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6404发布日期:2020-07-14 17:2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的排泥系统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水处理工艺中的絮凝沉淀池的排泥管,是絮凝沉淀池排泥管的一种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絮凝沉淀池是水处理工艺中比较常见的构筑物之一,一般分为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为了保证沉淀池运行的稳定性,需要设置排泥系统来及时清除沉淀池底部积泥,避免积泥过多影响沉淀效果,造成矾花上浮,影响出水水质。对于平流沉淀池,主要采用虹吸或泵吸刮泥机,而对于斜管沉淀池或以斜管沉淀池为原型的其他衍生池型,排泥方式则一般多采用重力穿孔排泥管排泥,这种排泥方式的排泥管一般布设在集泥斗底部的上表面,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且排泥管上用于清洗排泥管的孔是开口朝下的或对称交错排列开孔,其结构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然而这样结构的重力穿孔排泥管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1、传统的重力穿孔排泥管排泥经常会遇到排泥不彻底的时候,容易发生堵塞,这就需要人工对排泥管定期进行清洗或者维修,费时费力;

2、传统的重力穿孔排泥管安装在集泥斗底部的上表面,由于池底结构比较复杂,这样在安装排泥管时的施工就变得尤为复杂,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沉淀池排泥管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对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包括配套使用的排泥管和集泥斗,所述排泥管埋设在所述集泥斗的底部,且排泥管设置在所述集泥斗的中轴线上,在所述排泥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冲洗孔,每个所述冲洗孔的开口都向上设置且位于集泥斗底部的中心处,每个所述冲洗孔的开口上方处均连接一高压水管道,所述排泥管的一端还设有排泥阀。

优选的,所述冲洗孔的开口顶部与所述集泥斗的下表面齐平。

优选的,靠近所述排泥阀一侧的冲洗孔的孔口直径小于远离所述排泥阀一侧的冲洗孔的孔口直径。

更优选的,所述冲洗孔的孔口直径为100~150mm。

优选的,每个所述冲洗孔开口上方的高压水管道汇集在一根总高压水管道上,所述的高压水管道为自来水管道。

更有选的,所述高压水管道的管径为dn25mm。

优选的,所述排泥管靠近排泥阀的一端外表面设有防水套管,所述排泥管远离排泥阀的一端设有法兰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沉淀池排泥管设计是对传统多斗重力排泥管的一种改进,通过将排泥管设置埋设在集泥斗的底部,且设置在集泥斗的中轴线上,并在排泥管上开设若干个开口向上的冲洗孔,再将冲洗孔与高压水管道相连接,这样开启在高压水管道后,通过冲洗孔对排泥管进行清洗,进一步地,所述的冲洗管开口向上且与集泥斗的下表面齐平,如此高压水至上往下进行冲洗,效果更好,排泥管被冲洗干净,就不易发生堵塞,也就无需定期人工清洗或维修,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将排泥管埋设在集泥斗底部的施工过程只需开槽将排泥管埋入抹平即可,与传统的排泥管布置方式相比具有施工简洁方便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沉淀池排泥管的布置方式图。

图2是图1中的a-a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沉淀池排泥管布置方式图。

图4是图3中的b-b断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沉淀池排泥管布置方式的另一方向视图。

图中所示:1-排泥管,2-集泥斗,3-冲洗孔,4-高压水管道,5-排泥阀,6-防水套管,7-法兰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写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包括配套使用的排泥管1和集泥斗2,所述排泥管1埋设在所述集泥斗2的底部,且排泥管1设置在所述集泥斗2的中轴线上,在所述排泥管1上开设有若干个冲洗孔3,每个所述冲洗孔3的开口都向上设置且位于所述集泥斗2底部的中心处,所述冲洗孔3的开口顶部与所述集泥斗2的下表面齐平,每个所述冲洗孔3的开口上方处均连接一高压水管道4,在所述排泥管1的一端还设有排泥阀5。如此当排泥阀5打开时,高压水管道4通过冲洗孔3向下出水,高压进入到排泥管中,可有效清理排泥管,不易发生堵塞。

具体的,由于靠近排泥阀5附近的冲洗孔3孔口汇集的泥量少一些,远离排泥阀5一侧的冲洗孔3的孔口汇集的泥量多一些,因此将靠近所述排泥阀5一侧的冲洗孔3的孔口直径设计小一些,远离所述排泥阀5一侧的冲洗孔3的孔口直径设计大一些。

优选的,所有所述冲洗孔3的孔口直径设计在100~150mm之间。

具体的,每个所述冲洗孔3开口上方的高压水管道4都汇集在一根总高压水管道4上,在本实施例中我们选用自来水管道为高压水管道4。

优选的,所述高压水管道4的管径为dn25mm。

具体的,所述排泥管1靠近排泥阀5的一端外表面设有防水套管6,所述排泥管1远离排泥阀5的一端设有法兰堵头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沉淀池排泥管改进结构是对现有排泥管布置方式的一种改进,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排泥管1是埋设在集泥斗2底部的,排泥管1上的冲洗孔3开口朝上,在孔口上方安装一高压水管道4,当排泥阀5打开排泥时,高压水管道4出水,对冲洗孔3进行冲洗,确保了有效的排泥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其尺寸不受限制,可根据具体池型设计,适应性强。

说明书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该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价置换等修改均认为是落入该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包括配套使用的排泥管(1)和集泥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1)埋设在所述集泥斗(2)的底部,且排泥管(1)设置在所述集泥斗(2)的中轴线上,在所述排泥管(1)上开设有若干个冲洗孔(3),每个所述冲洗孔(3)的开口都向上设置且位于所述集泥斗(2)底部的中心处,每个所述冲洗孔(3)的开口上方处均连接一高压水管道(4),在所述排泥管(1)的一端还设有排泥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孔(3)的开口顶部与所述集泥斗(2)的下表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排泥阀(5)一侧的冲洗孔(3)的孔口直径小于远离所述排泥阀(5)一侧的冲洗孔(3)的孔口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孔(3)的孔口直径为100~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冲洗孔(3)开口上方的高压水管道(4)汇集在一根总高压水管道(4)上,所述的高压水管道(4)为自来水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管道(4)的管径为dn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1)靠近排泥阀(5)的一端外表面设有防水套管(6),所述排泥管(1)远离排泥阀(5)的一端设有法兰堵头(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淀池排泥管的改进结构,包括配套使用的排泥管和集泥斗,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泥管埋设在所述集泥斗的底部,且排泥管设置在所述集泥斗的中轴线上,在所述排泥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冲洗孔,每个所述冲洗孔的开口都向上设置且位于所述集泥斗底部的中心处,每个所述冲洗孔的开口上方处均连接一高压水管道,在所述排泥管的一端还设有排泥阀。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排泥管排泥不彻底,需定期人工清洗;池底结构复杂,施工困难;容易堵塞,维修困难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尤鑫;王星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