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9218发布日期:2020-07-17 16:0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气体在使用之前往往需要进行干燥操作,目前吸附法是最常用的干燥方法。吸附法是采用两个或多个吸附塔交替对气体进行吸附干燥。一只吸附塔在工作时,其余吸附塔加热再生,通过通入一部分干燥原料气的方法,使干燥剂充分再生。传统的吸附法在吸附过程中会出现气体的损耗,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原料气的浪费,增加能耗的同时,降低了气体的干燥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在对气体进行干燥过程中,不会出现原料气损耗的现象,减少了能耗,并且提高了原料气的干燥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体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加热器、位于所述加热器出口端的第一冷却塔、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塔出口端的干燥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干燥组件出口端的第二冷却塔;所述第一冷却塔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加热器连接,所述干燥组件与所述第一冷却塔之间设有进气阀组,所述干燥组件包括第一干燥器与第二干燥器,在所述进气阀组作用下,所述第一冷却塔能够与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交替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塔与所述干燥组件之间设有出气阀组,在所述出气阀组作用下,所述第二冷却塔能够与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交替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塔与所述第二冷却塔底部均设置有进水口与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干燥器与所述第二干燥器内均设置有干燥剂与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能够对干燥剂进行加热,使干燥剂内水分蒸发,进入对应冷却塔的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阀组包括若干进气电磁阀,在多个进气电磁阀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第一冷却塔与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之间的交替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电磁阀数量为四个且两两一组,所述进气电磁阀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气阀组包括若干出气电磁阀,在多个出气电磁阀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第二冷却塔与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之间的交替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电磁阀数量为四个且两两一组,所述出气电磁阀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出气阀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加热器、第一冷却塔、干燥组件以及第二冷却塔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原料气持续进行干燥操作,在进气阀组与出气阀组的配合作用下,第一干燥器与第二干燥器交替使用,大大提高了干燥效率,而干燥器内加热管的存在,能够对干燥器内的干燥剂进行加热,使干燥剂内的水分蒸发,进入对应的冷却塔内,从而实现干燥剂的循环利用,在此过程中,不会出现原料气损耗的现象,无需通入干燥后的原料气使干燥剂再生,减少了能耗,并且提高了原料气干燥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工作状态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另一工作状态流程图;

图中:1、加热器;2、第一冷却塔;3、干燥组件;31、第一干燥器;32、第二干燥器;4、第二冷却塔;5、第一电磁阀;6、进气阀组;7、出气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原料气从进气口进入加热器1内,使原料气加热至150℃左右,而后高温原料气经第一电磁阀5进入第一冷却塔2内,急速冷却,使原料气内的水分快速冷凝,从而脱除原料气中的部分水,从第一冷却塔2的排污口排出,而后,进气阀组6的一个电磁阀打开,使原料气从第一冷却塔2内进入第一干燥器31进行原料气的干燥操作,进一步去除原料气中的水分,得到所需低露点的原料气,而后出气阀组7的一个电磁阀打开,使原料气从第一干燥器31内进入第二冷却塔4,再进行冷凝操作,再次冷凝之后,进气阀组6的另外一个电磁阀打开,使第二冷却塔4内的原料气进入第二干燥器32内,再次进行干燥操作,干燥操作完成之后,出气阀组7的另外一个电磁阀打开,使原料气从出气口排出。

当第一干燥器31对原料气进行干燥时,第二干燥器32内的加热管在对第二干燥器32内的干燥剂进行加热,使干燥剂内的水分蒸发,实现干燥剂的循环利用,蒸发的水分进入第二冷却塔4,冷凝后由第二冷却塔4的排污口排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原料气从进气口进入加热器1内,使原料气加热至150℃左右,而后高温原料气经第一电磁阀5进入第一冷却塔2内,急速冷却,使原料气内的水分快速冷凝,从而脱除原料气中的部分水,从第一冷却塔2的排污口排出,而后,进气阀组6的一个电磁阀打开,使原料气从第一冷却塔2内进入第二干燥器32进行原料气的干燥操作,进一步去除原料气中的水分,得到所需低露点的原料气,而后出气阀组7的一个电磁阀打开,使原料气从第二干燥器32内进入第二冷却塔4,再进行冷凝操作,再次冷凝之后,进气阀组6的一个电磁阀打开,使第二冷却塔4内的原料气进入第一干燥器31内,再次进行干燥操作,干燥操作完成之后,出气阀组7的一个电磁阀打开,使气体从出气口排出。

当第二干燥器32对原料气进行干燥时,第一干燥器31内的加热管在对第一干燥器31内的干燥剂进行加热,使干燥剂内的水分蒸发,实现干燥剂的循环利用,蒸发的水分进入第一冷却塔2,冷凝后由第一冷却塔2的排污口排出。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在加热器1、第一冷却塔2、干燥组件3以及第二冷却塔4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原料气持续进行干燥操作,在进气阀组6与出气阀组7的配合作用下,第一干燥器31与第二干燥器32交替使用,大大提高了干燥效率,而干燥器内加热管的存在,能够对干燥器内的干燥剂进行加热,使干燥剂内的水分蒸发,进入对应的冷却塔内,从而实现干燥剂的循环利用,在此过程中,不会出现原料气损耗的现象,无需通入干燥后的原料气使干燥剂再生,减少了能耗,并且提高了原料气干燥率。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加热器、位于所述加热器出口端的第一冷却塔、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塔出口端的干燥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干燥组件出口端的第二冷却塔;所述第一冷却塔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加热器连接,所述干燥组件与所述第一冷却塔之间设有进气阀组,所述干燥组件包括第一干燥器与第二干燥器,在所述进气阀组作用下,所述第一冷却塔能够与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交替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塔与所述干燥组件之间设有出气阀组,在所述出气阀组作用下,所述第二冷却塔能够与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交替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塔与所述第二冷却塔底部均设置有进水口与排污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器与所述第二干燥器内均设置有干燥剂与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能够对干燥剂进行加热,使干燥剂内水分蒸发,进入对应冷却塔的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组包括若干进气电磁阀,在多个进气电磁阀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第一冷却塔与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之间的交替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电磁阀数量为四个且两两一组,所述进气电磁阀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阀组包括若干出气电磁阀,在多个出气电磁阀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第二冷却塔与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之间的交替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电磁阀数量为四个且两两一组,所述出气电磁阀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出气阀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加热器、位于所述加热器出口端的第一冷却塔、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塔出口端的干燥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干燥组件出口端的第二冷却塔;所述第一冷却塔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加热器连接,所述干燥组件与所述第一冷却塔之间设有进气阀组,所述干燥组件包括第一干燥器与第二干燥器,在所述进气阀组作用下,所述第一冷却塔能够与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交替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塔与所述干燥组件之间设有出气阀组,在所述出气阀组作用下,所述第二冷却塔能够与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交替连通。本实用新型在对气体进行干燥过程中,不会出现原料气损耗的现象,减少了能耗,并且提高了原料气的干燥率。

技术研发人员:丁亮;钱伟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新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