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8290发布日期:2020-06-02 19:5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



背景技术:

废气吸收塔又称为废气净化塔、废气处理塔、酸雾净化塔、酸雾处理塔等是环保设备中的废气处理的主流产品设备。工作原理主要是尾气通过该设备,尾气中的有机物质在低温下冷凝后,进行收集。该类设备的优点在于:1.降低了尾气中的有机溶剂的质量,降低了气体的危险系数;2.适当对有机溶剂进行收集,避免材料的浪费。

现阶段尾气吸收的主要形式包括:1.自然凝固的方式,促使有机溶剂凝结;2.结合地下水喷轮的水冷却的方式,促使有机溶剂凝结;3.建立一套带有冷却机的冷却系统促进凝结,而该设备的缺点在于易结冰块,有机溶剂结冰后,相当于报废;4.喷淋水冷却,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对废气吸收塔的改进主要存在于如下方面:1.改进结构,提高其废气吸收效率;2.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废气中的溶剂含量。在降低溶剂含量的方向,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申请号为201711459486.5,名为硫磺焚烧后尾气钠法深度脱硫控碱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经碱液喷淋以实现初步脱硫除尘降温,然后通入脱硫塔本体中的装置,以实现溶剂的冷萃进一步与尾气脱离,降低尾气溶剂含量,申请号为201820388663.9,名为一种尾气吸收塔的装置塔体的上部设有尾气出管,所述塔体的下部设有反应液排出管,所述反应液排出管上设有一端与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塔体上部连通的反应液循环管,所述塔体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反应液循环管相连的喷淋装置通过大面积的喷淋,实现溶剂的冷萃。

但是申请人认为现有技术中,仍旧存在如下的不足之处,具体的:1.对于三筒式尾气吸收塔来讲,设备本身决定了喷淋时间和喷淋面积不足以使尾气内的溶剂充分凝固;2.冷萃后废液的处理难度大,影响废气处理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淋冷凝时间短、冷凝效率低导致废气化学物质含量依旧居高不下,且废料难以清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

设计一种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包括竖直安装的筒体,所述筒体包括上端、中端、和下端,所述上端与中端之间,所述中端与下端之间安装有隔板,所述筒体内安装3根气道管,在所述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焊接挡板以使3根气道管间形成依次首尾相连通的气道,所述尾气进口处于下端、与一根气道管的底部连通,所述尾气出口处于上端、与另一根气道管的顶部连通;在所述筒体上端安装液体喷淋机构,在所述筒体下端设置溶剂液体出口和喷淋水出水口,所述筒体的筒壁上设有换热夹层,所述筒体底部设有支架。

具体实施中,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自所述筒体的上端引入喷淋液体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方对应气道管的位置设置3个朝向所述气道管内部的喷头。所述筒体为两端粗中部细的杠铃状回转体。在所述筒体上端还设有视镜,所述筒体底部设有排空管。

具体实施中,所述溶剂液体出口高于所述喷淋水出水口。所述换热夹层连接换热水管道以实现所述筒体内气体的热交换,所述筒体中部填充换热液体,在所述筒体中部外接液体的进出口。在所述筒体的底部还设置液位计结构以并联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整个冷却流道长,热交换时间长,热交换更为彻底,进而溶剂的冷凝效果更好;

2.喷淋头的设计保证了喷淋的精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3.出液口类似溢流阀的设计,保证了冷凝后溶剂的合理导出;

4.并联的液位计的设计,进一步便于工人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e-e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尾气流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7是图1中d-d向剖视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1.筒体;2.下隔板;3.法兰;4.气道管;5.视镜;6.喷淋管;7.上隔板;8.尾气出口;9.喷淋水进水口;10.筒体冷冻水出口;11.筒体冷冻水进口;12.夹套冷冻水出口;13.夹套冷冻水进口;14.尾气进口;15.溶剂液体出口;16.喷淋水出水口;17.排空管;18.液位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参见图1至图7,设计包括竖直安装的筒体1,筒体1包括上端、中端、和下端,上端与中端之间,中端与下端之间安装有隔板,筒体1内安装3根气道管4,在筒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焊接挡板以使3根气道管4间形成依次首尾相连通的气道,尾气进口14处于下端、与一根气道管4的底部连通,尾气出口8处于上端、与另一根气道管4的顶部连通;在筒体1上端安装液体喷淋机构,在筒体1下端设置溶剂液体出口和喷淋水出水口,筒体1的筒壁上设有换热夹层,筒体1底部设有支架。

喷淋机构包括自筒体1的上端引入喷淋液体的喷淋管6,喷淋管6下方对应气道管4的位置设置3个朝向气道管4内部的喷头。

筒体1为两端粗中部细的杠铃状回转体。

在筒体1上端还设有视镜5。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及时观察内部情况,筒体1底部设有排空管17。

溶剂比重小于水,所以凝固后浮于冷却水上方,在所述下端设有溶剂液体出口15和喷淋水出水口16,溶剂液体出口高于喷淋水出水口。

换热夹层连接换热水管道以实现筒体1内气体的热交换,筒体1中部填充换热液体,在筒体1中部外接液体的进出口。

在筒体1的底部还设置液位计结构以并联液位计。便于从液位计观察筒体1内的液位。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剖视图与各个视图的结合,可以得出,尾气从尾气进口14进,在限定后的唯一通路下向出口流动,流动过程中经过喷淋和热交换冷凝出有机溶剂,沉降于筒体1下端,再经由处于不同高度的出口排出,筒体1中部的主要作用的换热,加速冷凝的过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安装的筒体(1),所述筒体(1)包括上端、中端、和下端,在所述上端与中端之间,所述中端与下端之间安装有隔板,所述筒体(1)内安装3根气道管(4),在所述筒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焊接挡板以使3根气道管(4)间形成依次首尾相连通的气道,尾气进口(14)处于下端、与一根气道管(4)的底部连通,尾气出口(8)处于上端、与另一根气道管(4)的顶部连通;在所述筒体(1)上端安装液体喷淋机构,在所述筒体(1)下端设置溶剂液体出口(15)和喷淋水出水口(16),所述筒体(1)的筒壁上设有换热夹层,所述筒体(1)底部设有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自所述筒体(1)的上端引入喷淋液体的喷淋管(6),所述喷淋管(6)下方对应气道管(4)的位置设置3个朝向所述气道管(4)内部的喷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为两端粗中部细的杠铃状回转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上端还设有视镜(5),所述筒体(1)底部设有排空管(1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液体出口高于所述喷淋水出水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夹层连接换热水管道以实现所述筒体(1)内气体的热交换,所述筒体(1)中部填充换热液体,在所述筒体(1)中部外接液体的进出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的底部还设置液位计结构以并联液位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溶剂效果好的浸出三筒式尾气吸收塔。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尾气吸收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竖直安装的筒体,筒体包括上端、中端、和下端,在上端与中端之间,中端与下端之间安装有隔板,筒体内安装3根气道管,在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焊接挡板以使3根气道管间形成依次首尾相连通的气道,尾气进口处于下端、与一根气道管的底部连通,尾气出口处于上端、与另一根气道管的顶部连通;在筒体上端安装液体喷淋机构。优点在于:整个冷却流道长,热交换时间长,热交换更为彻底,进而溶剂的冷凝效果更好;喷淋头的设计保证了喷淋的精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出液口类似溢流阀的设计,保证了冷凝后溶剂的合理导出。

技术研发人员:韩家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市鼎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