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钢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8814发布日期:2020-06-26 20:2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钢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钢锻。



背景技术:

耐磨钢锻,是一种用于球磨机中的粉碎介质,用于粉碎磨机中的物料。在磨介钢段疲劳损耗中,钢段其表层的损伤占大多数。而且,钢段表层磨损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金属体沉积在球磨机内。这些金属体基本不起磨矿作用。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金属体逐渐占据了有效磨矿空间,使有效磨矿介质的充填率下降,需要将金属体换出,造成资源的浪费。

申请号为201521049307.7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组合式耐磨钢段,其包括钢段本体和若干圆环状耐磨体,钢段本体具有圆柱状的基体部和两个分别位于基体部两端的半球部;半球部与基体部同轴设置,且半球部的半径小于基体部半径;耐磨体内径等于基体部外径,基体部外周设置有外螺纹,各耐磨体内周均设置有与基体部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各耐磨体均通过螺纹旋合方式套装在基体部外周,各耐磨体的宽度之和与基体部长度之比为(0.9-1.1):1;从基体部中段向两端方向,耐磨体的宽度逐渐变大。该专利公开的组合式耐磨钢段,其材料回收率高,资源节约性好,但各耐磨体均通过螺纹旋合方式套装在基体部外周,当研磨产生的细小颗粒进入到耐磨体之间的缝隙,将会影响耐磨体与圆柱体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钢锻,以避免该耐磨钢锻在与耐磨衬板撞击时灰尘进入环形耐磨体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影响环形耐磨体与圆柱体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钢锻,包括第一半球体、圆柱体、第二半球体和多个环形耐磨体,第一半球体、圆柱体和第二半球体依次设置;

圆柱体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每个环形耐磨体内侧均设有与圆柱体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多个环形耐磨体依次套设在圆柱体上且与圆柱体螺纹连接;

第m个环形耐磨体靠近第m+1个环形耐磨体的一侧向外均匀延伸形成环形延伸部,第m+1个环形耐磨体靠近第m个环形耐磨体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其中,m为正整数;

环形延伸部与环形凹槽可沿自身轴线滑动连接,环形延伸部和环形凹槽在圆柱体轴向上的宽度相等,多个环形耐磨体的外侧面均设有纵横交错的凸起,凸起形成加强筋。

优选地,第一半球体和第二半球体上均设有多个撞击凸起。

优选地,第一半球体、圆柱体和第二半球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从圆柱体中端向两端方向,环形耐磨体在圆柱体轴向上的宽度逐渐变大。

优选地,环形延伸部和环形凹槽之间设有弹性密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柱体上螺纹套设多个环形耐磨体,以适用于不同的不同位置的使用频率,以提高耐磨钢锻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而且相邻的环形耐磨体之间通过环形延伸部和环形凹槽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可避免该耐磨钢锻在与耐磨衬板撞击时灰尘进入环形耐磨体之间的缝隙,从而进入环形耐磨体与圆柱体之间的缝隙,从而影响环形耐磨体与圆柱体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钢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钢锻,包括第一半球体1、圆柱体2、第二半球体3和多个环形耐磨体4,第一半球体1、圆柱体2和第二半球体3依次设置;

圆柱体2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每个环形耐磨体4内侧均设有与圆柱体2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多个环形耐磨体4依次套设在圆柱体2上且与圆柱体2螺纹连接;

第m个环形耐磨体4靠近第m+1个环形耐磨体4的一侧向外均匀延伸形成环形延伸部41,第m+1个环形耐磨体4靠近第m个环形耐磨体4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其中,m为正整数;

环形延伸部41与环形凹槽可沿自身轴线滑动连接,环形延伸部41和环形凹槽在圆柱体2轴向上的宽度相等,多个环形耐磨体4的外侧面均设有纵横交错的凸起,凸起形成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柱体上螺纹套设多个环形耐磨体4,以适用于不同的不同位置的使用频率,以提高耐磨钢锻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而且相邻的环形耐磨体4之间通过环形延伸部41和环形凹槽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可避免该耐磨钢锻在与耐磨衬板撞击时灰尘进入环形耐磨体4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灰尘进入环形耐磨体4与圆柱体2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影响环形耐磨体4与圆柱体2的连接。此外,纵横交错的凸起可进一步提高耐磨钢锻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半球体1和第二半球体3上均设有多个撞击凸起,以增加耐磨钢锻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半球体1、圆柱体2和第二半球体3一体成型,增加整体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圆柱体2中端向两端方向,环形耐磨体4在圆柱体2轴向上的宽度逐渐变大,以根据耐磨钢锻的使用频率设定不同位置的环形耐磨体4在圆柱体2轴向上的宽度,以提高耐磨钢锻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延伸部41和环形凹槽之间设有弹性密封件,进一步避免灰尘的进入同时弹性密封件可吸收振动,避免环形耐磨体4与耐磨衬板撞击时对相邻环形耐磨体4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钢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球体(1)、圆柱体(2)、第二半球体(3)和多个环形耐磨体(4),第一半球体(1)、圆柱体(2)和第二半球体(3)依次设置;

圆柱体(2)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每个环形耐磨体(4)内侧均设有与圆柱体(2)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多个环形耐磨体(4)依次套设在圆柱体(2)上且与圆柱体(2)螺纹连接;

第m个环形耐磨体(4)靠近第m+1个环形耐磨体(4)的一侧向外均匀延伸形成环形延伸部(41),第m+1个环形耐磨体(4)靠近第m个环形耐磨体(4)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其中,m为正整数;

环形延伸部(41)与环形凹槽可沿自身轴线滑动连接,环形延伸部(41)和环形凹槽在圆柱体(2)轴向上的宽度相等,多个环形耐磨体(4)的外侧面均设有纵横交错的凸起,凸起形成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钢锻,其特征在于,第一半球体(1)和第二半球体(3)上均设有多个撞击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钢锻,其特征在于,第一半球体(1)、圆柱体(2)和第二半球体(3)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钢锻,其特征在于,从圆柱体(2)中端向两端方向,环形耐磨体(4)在圆柱体(2)轴向上的宽度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钢锻,其特征在于,环形延伸部(41)和环形凹槽之间设有弹性密封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钢锻,包括第一半球体、圆柱体、第二半球体和多个环形耐磨体,第一半球体、圆柱体和第二半球体依次设置,圆柱体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每个环形耐磨体内侧均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多个环形耐磨体依次套设在圆柱体上且与圆柱体螺纹连接,第m个环形耐磨体靠近第m+1个环形耐磨体的一侧向外均匀延伸形成环形延伸部,第m+1个环形耐磨体靠近第m个环形耐磨体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其中,M为正整数,环形延伸部与环形凹槽可沿自身轴线滑动连接,环形延伸部和环形凹槽在圆柱体轴向上的宽度相等。本实用新型可避免该耐磨钢锻在与耐磨衬板撞击时灰尘进入环形耐磨体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影响环形耐磨体与圆柱体的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心;吴明忠;周峰;陈灿光;桂劲松;王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国市华丰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