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剂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9600发布日期:2021-03-16 22:3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粉剂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渔业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渔业用粉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剂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造兽粉药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剂等粉剂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搅拌装置将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现有的搅拌装置仅通过搅拌叶片对粉剂进行搅拌,位于搅拌装置内侧壁的粉剂有可能会出现搅拌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手搅拌均匀的粉剂搅拌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粉剂搅拌装置,包括设置有柱形搅拌腔的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搅拌腔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搅拌桶固定连接有气缸的缸体,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搅拌桶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圈,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搅拌圈在所述搅拌腔内往复运动,所述搅拌圈与所述搅拌腔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8~1.2cm。

根据

本技术:
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气缸驱动搅拌圈在搅拌腔内往复运动,搅拌圈能够不断搅动位于搅拌腔侧壁周围的粉剂,使得粉剂混合更加均匀,提高了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粉剂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粉剂搅拌装置的搅拌圈与活塞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粉剂搅拌装置的搅拌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的粉剂搅拌装置,包括设置有柱形搅拌腔11的搅拌桶10,搅拌桶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0,转轴20位于搅拌腔11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22,搅拌桶10固定连接有电机23,电机23驱动转轴20转动,搅拌桶10固定连接有气缸30的缸体31,气缸30的活塞杆32穿过搅拌桶10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圈40,气缸30带动搅拌圈40在搅拌腔11内往复运动,搅拌圈40与搅拌腔11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46,间隙46的宽度为0.8~1.2cm。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搅拌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电机驱动转轴转动,带动搅拌叶片在搅拌腔内运动,搅拌叶片将搅拌腔内的粉剂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桶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动作带动搅拌圈在搅拌腔内运动,使得搅拌腔内的粉剂混合更加均匀。搅拌圈沿着搅拌腔的径向往复运动,并且搅拌圈与搅拌腔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的宽度为0.8~1.2cm,在搅拌圈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搅动位于搅拌腔侧壁的粉剂,使得粉剂混合更加均匀。气缸的缸体可以通过连接夹与搅拌桶固定连接,避免损伤气缸的缸体。

进一步的,搅拌桶10的顶部通过轴承21转动连接有转轴2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搅拌桶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轴承能够减小搅拌桶与转轴之间转动的摩擦力,减小能耗,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活塞杆32与搅拌桶10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活塞杆与搅拌桶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避免粉剂从活塞杆与搅拌桶顶部之间的间隙脱离搅拌腔,避免不必要的原料损耗。

进一步的,搅拌桶10固定连接有三个气缸30,任意相邻的两个活塞杆32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搅拌桶固定连接有三个气缸的缸体,每个气缸均设置有活塞杆,也就是有三个活塞杆,三个活塞杆分别与搅拌圈固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活塞杆之间的距离相等,也就是三个活塞杆均匀分布在搅拌圈上,三个气缸同步驱动搅拌圈往复运动,保证了搅拌圈运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搅拌圈40的横截面为环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搅拌圈的横截面为环形,避免搅拌圈在运动过程中与转动的搅拌叶片干涉,保证了粉剂搅拌装置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搅拌圈40的纵截面面向转轴20的一侧设置有突出部41,搅拌圈40的纵截面面向搅拌桶10顶部的一侧为第一内推部42,搅拌圈40的纵截面背向搅拌桶10顶部的一侧为第二内推部43,突出部41的宽度大于第一内推部42的宽度,突出部41的宽度大于第二内推部43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搅拌圈向靠近搅拌桶顶部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内推部会推动位于搅拌圈与搅拌桶顶部之间的粉剂流经突出部,突出部会将粉剂顺势推向搅拌叶片方向,对粉剂进行充分混合,提高了粉剂混合效率以及粉剂混合的均匀度。在搅拌圈向远离搅拌桶顶部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内推部会推动位于搅拌圈与搅拌桶底部之间的粉剂流经突出部,突出部会将粉剂顺势推向搅拌叶片方向,对粉剂进行充分混合,提高了粉剂混合效率以及粉剂混合的均匀度。

进一步的,第一内推部42与突出部41通过第一圆弧44过渡。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内推部与突出部通过第一圆弧过渡,能够减小粉剂与搅拌圈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的,第二内推部43与突出部41通过第二圆弧45过渡。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内推部与突出部通过第二圆弧过渡,能够减小粉剂与搅拌圈之间的摩擦。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粉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柱形搅拌腔的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搅拌腔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搅拌桶固定连接有气缸的缸体,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搅拌桶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圈,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搅拌圈在所述搅拌腔内往复运动,所述搅拌圈与所述搅拌腔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8~1.2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所述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搅拌桶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固定连接有三个所述气缸,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活塞杆之间的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圈的横截面为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圈的纵截面面向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突出部,所述搅拌圈的纵截面面向所述搅拌桶顶部的一侧为第一内推部,所述搅拌圈的纵截面背向所述搅拌桶顶部的一侧为第二内推部,所述突出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内推部的宽度,所述突出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内推部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推部与所述突出部通过第一圆弧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推部与所述突出部通过第二圆弧过渡。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粉剂搅拌装置,包括设置有柱形搅拌腔的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搅拌腔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搅拌桶固定连接有气缸的缸体,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搅拌桶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圈,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搅拌圈在所述搅拌腔内往复运动,所述搅拌圈与所述搅拌腔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8~1.2cm。通过气缸驱动搅拌圈在搅拌腔内往复运动,搅拌圈能够不断搅动位于搅拌腔侧壁周围的粉剂,使得粉剂混合更加均匀,提高了搅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鑫洋(江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6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