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生产用高效兑稀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8483发布日期:2021-03-30 20:0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生产用高效兑稀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生产用高效兑稀釜。



背景技术:

兑稀釜是一种用来将物料混合稀释的反应釜,传统的兑稀釜内部混合稀释不均匀,导致内部出现浓度不一致,尤其,对于粘度较大的物料的混合,物料的搅拌和分散很难做到均匀性,导致混合的效率较低,进而使得后期产品的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脂生产用高效兑稀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树脂生产用高效兑稀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安装设有均散孔隔板,所述均散孔隔板将所述釜体内腔分为第一混腔和第二混腔,所述釜体内腔中设有穿过所述均散孔隔板的搅拌轴,位于所述第一混腔内的所述搅拌轴上固接有搅拌框板,所述第一混腔内侧壁上固定设有助力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混腔内的所述搅拌轴上螺栓固定有卡座,所述卡座上固接有翻式搅拌扇叶,所述第二混腔内侧壁上固定设有分散切块,所述釜体内腔中设有穿过所述均散孔隔板的助剂进管,所述助剂进管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釜体顶部设有主料进口,且连通有压缩气管。

所述釜体设有夹层,且所述夹层上连通有进液管和出液管。

所述搅拌框板上焊接有搅拌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混腔和第二混腔的双混腔方式进行物料混合,保证物料混合分散的均匀。

2.本实用新型第一混腔内侧壁上固定设有助力挡板,能够使得搅拌引起的物料旋转方向发生改变,实现返混,进而使得物料混合的均一性提高。

3.本实用新型分散切块可切散开搅拌旋转的物料,尤其是粘度较大的物料,使得靠近釜体内壁的物料混合更加均匀;搅拌轴上卡座的设置,使得搅拌叶可以更换以保证适应更多不同物性的物料,而卡座上固接的翻式搅拌扇叶,可使得物料上下翻转,进而使得物料混合更加均匀。

4.本实用新型助剂进管穿过均散孔隔板位于第一混腔和第二混腔内,可使得助剂分开加入主物料内,进而使得混合物料的均匀程度进一步提高。

5.本实用新型均散孔隔板的设置可使得在第一混腔内混合的物料均匀的进入第二混腔内混合,提高了物料在第二混腔内混合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釜体;2.均散孔隔板;3.第一混腔;4.第二混腔;5.搅拌轴;6.搅拌框板;7.助力挡板;8.卡座;9.翻式搅拌扇叶;10.分散切块;11.助剂进管;12.进料口;13.出料口;14.主料进口;15.压缩气管;16.夹层;17.进液管;18.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所示的一种树脂生产用高效兑稀釜,包括釜体1,釜体1内安装设有均散孔隔板2,均散孔隔板2将釜体1内腔分为第一混腔3和第二混腔4,釜体1内腔中设有穿过均散孔隔板2的搅拌轴5,位于第一混腔3内的搅拌轴5上固接有搅拌框板6,第一混腔3内侧壁上固定设有助力挡板7,位于第二混腔4内的搅拌轴5上螺栓固定有卡座8,卡座8上固接有翻式搅拌扇叶9,第二混腔4内侧壁上固定设有分散切块10,釜体1内腔中设有穿过均散孔隔板2的助剂进管11,助剂进管11上开设有进料口12,釜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13。

釜体1顶部设有主料进口14,且连通有压缩气管15,压缩气管15与外部设置的压缩装置连通,保证压缩气体进入釜体1内,进而使得具有一定粘度的物料能够顺畅的从第一混腔3经过均散孔隔板2进入第二混腔4内。

釜体1设有夹层16,且夹层16上连通有进液管17和出液管18,通过进液管17进热液进入夹层16内,出液管18出热液,使得釜体1内的物料受热,利于混合均匀度的提高。

搅拌框板6上焊接有搅拌叶。

主物料由主料进口14进入釜体1内的第一混腔3,助剂从助剂进管11进入釜体1内的第一混腔3和第二混腔4,启动位于釜体1顶部,且固接搅拌轴5顶端的驱动电机带动整个搅拌轴5旋转,使得搅拌框板6及翻式搅拌扇叶9进行搅拌,启动外部设置的压缩装置将压缩气体通过压缩气管15压缩进釜体1内,使得第一混腔3内混合液通过均散孔隔板2均匀顺畅的进入第二混腔4内进行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完毕后的物料由出料口13排出,出料口13上安装有阀门。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树脂生产用高效兑稀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安装设有均散孔隔板(2),所述均散孔隔板(2)将所述釜体(1)内腔分为第一混腔(3)和第二混腔(4),所述釜体(1)内腔中设有穿过所述均散孔隔板(2)的搅拌轴(5),位于所述第一混腔(3)内的所述搅拌轴(5)上固接有搅拌框板(6),所述第一混腔(3)内侧壁上固定设有助力挡板(7),位于所述第二混腔(4)内的所述搅拌轴(5)上螺栓固定有卡座(8),所述卡座(8)上固接有翻式搅拌扇叶(9),所述第二混腔(4)内侧壁上固定设有分散切块(10),所述釜体(1)内腔中设有穿过所述均散孔隔板(2)的助剂进管(11),所述助剂进管(11)上开设有进料口(12),所述釜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生产用高效兑稀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顶部设有主料进口(14),且连通有压缩气管(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生产用高效兑稀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设有夹层(16),且所述夹层(16)上连通有进液管(17)和出液管(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生产用高效兑稀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框板(6)上焊接有搅拌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生产用高效兑稀釜,包括釜体,釜体内安装设有均散孔隔板,均散孔隔板将釜体内腔分为第一混腔和第二混腔,釜体内腔中设有穿过均散孔隔板的搅拌轴,位于第一混腔内的搅拌轴上固接有搅拌框板,第一混腔内侧壁上固定设有助力挡板,位于第二混腔内的搅拌轴上螺栓固定有卡座,卡座上固接有翻式搅拌扇叶,第二混腔内侧壁上固定设有分散切块,釜体内腔中设有穿过均散孔隔板的助剂进管,助剂进管上开设有进料口,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混腔和第二混腔的双混腔方式进行物料混合,保证物料混合分散的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田骏;秦宽彬;朱恒凯;胡文杰;朱龙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伦纳路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6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