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4670发布日期:2021-06-22 15:3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工地施工的过程中,一般会扬起许多扬尘,污染了工人的施工环境,为了增加工人工作时的舒适度,需要使用扬尘处理装置对扬尘进行处理。

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建筑工程用扬尘处理装置采用喷雾的形式进行降尘,不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雾水易与工地的泥土混合,使得施工环境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孔,且主体另一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主体内部的中间设置有连接道,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连接道远离进风孔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主体处于空腔上方的顶部贯穿有烟囱,所述烟囱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连接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布袋,所述主体的顶部贯穿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挡板前后两侧的上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道与进风孔连通,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第一连接管远离连接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管的底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与主体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挡板的底部处于连接道的内部,所述橡胶垫与连接道的内壁接触,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与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移动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主体底部的四个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远离进风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与主体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的外壁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外接有电源,所述电动缸和风机与开关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扬尘处理装置方便移动,通过进风孔、连接道、矩形块、布袋、第一连接管、风机、第二连接管和烟囱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无水扬尘处理的功能,既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工地场地的施工环境,且通过电动缸、连接块、挡板和橡胶垫之间的配合使用,在该扬尘处理装置在闲置时将连接道关闭,防止收集的扬尘飞出,防止造成二次扬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中主视图的剖面图。

图3为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中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主体;2、移动轮;3、开关;4、把手;5、进风孔;6、烟囱;7、挡板;8、电动缸;9、连接块;10、空腔;11、连接道;12、风机;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布袋;16、矩形框;1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轮2,移动轮2设置有四个,四个移动轮2分别固定安装在主体1底部的四个角处,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孔5,且主体1另一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0,主体1远离进风孔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4,把手4与主体1相适配,主体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连接道11,空腔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12,连接道11远离进风孔5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3,主体1处于空腔10上方的顶部贯穿有烟囱6,烟囱6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4,连接道11与进风孔5连通,风机12的输入端与第一连接管13远离连接道11的一端连通,风机12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管14的底部连通,连接道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矩形框16,矩形框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布袋15,主体1的顶部贯穿有挡板7,挡板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7,且挡板7前后两侧的上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缸8,挡板7与主体1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挡板7的底部处于连接道11的内部,橡胶垫17与连接道11的内壁接触,电动缸8的输出端与连接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开关3,开关3外接有电源,电动缸8和风机12与开关3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首先通过把手4和移动轮2将该装置移动至建筑工地所需除尘的位置,然后通过开关3分别控制电动缸8和风机12分别工作,电动缸8做功带动连接块9向上移动,连接块9带动挡板7向上移动并从连接道11内部移出,然后风机12做功,工地上的扬尘通过进风孔5进入连接道11的内部,通过布袋15将扬尘进行收集,空气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从烟囱6排出,实现了无水扬尘处理的功能,既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工地场地的施工环境,当扬尘处理完成后,再通过开关3控制电动缸8工作,电动缸8做功通过连接块9带动挡板7向下移动,使挡块7的底部进入连接道11的内部,即可将连接道11关闭,防止布袋15内收集的扬尘飞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孔(5),且主体(1)另一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0),所述主体(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连接道(11),所述空腔(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12),所述连接道(11)远离进风孔(5)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主体(1)处于空腔(10)上方的顶部贯穿有烟囱(6),所述烟囱(6)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4),所述连接道(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矩形框(16),所述矩形框(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布袋(15),所述主体(1)的顶部贯穿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7),且挡板(7)前后两侧的上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缸(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道(11)与进风孔(5)连通,所述风机(12)的输入端与第一连接管(13)远离连接道(11)的一端连通,所述风机(12)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管(14)的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与主体(1)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挡板(7)的底部处于连接道(11)的内部,所述橡胶垫(17)与连接道(11)的内壁接触,所述电动缸(8)的输出端与连接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移动轮(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移动轮(2)分别固定安装在主体(1)底部的四个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远离进风孔(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把手(4)与主体(1)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开关(3),所述开关(3)外接有电源,所述电动缸(8)和风机(12)与开关(3)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孔,且主体另一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主体内部的中间设置有连接道,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连接道远离进风孔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风孔、连接道、矩形块、布袋、第一连接管、风机、第二连接管和烟囱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无水扬尘处理的功能,既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工地场地的施工环境,且通过电动缸、连接块、挡板和橡胶垫之间的配合使用,在该扬尘处理处理装置在闲置时将连接道关闭,防止收集的扬尘飞出,防止造成二次扬尘。

技术研发人员:邓开慧;张怡;李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7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