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9538发布日期:2021-04-06 12:1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沉淀池排泥斗,一般为方形排泥斗或圆锥排泥斗。

方形泥斗,采用四块钢板焊接而成、焊缝位置无法打磨抛光加上钢板夹角小,易于适成污泥搭桥及堵塞。圆锥排泥斗,采用钢板卷制而成,排泥效果较好。但用于方形沉淀池,死角区域大小,积泥量也就更大。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死角面积小、不易积泥、易于模块化制造的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死角面积小、不易积泥、易于模块化制造的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方形锥斗;方形锥斗,设有一方形漏斗,以及一置于所述方形漏斗下方的圆锥形漏斗;圆锥形漏斗与所述方形漏斗之间平滑连接;使用时,方形锥斗间通过边拼接,以形成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方形漏斗下方设置圆锥形漏斗,这样方形漏斗的角边长度就缩短了,因此使角边之间的距离在在出料口处增大,避免了因传统方形排泥斗在出料口因角边互相靠拢,而形成的污泥搭桥;同时,方形漏斗与方形漏斗通过边框拼接,减少拼接死角区域的面积;克服了传统圆锥形排泥斗,因圆与圆拼接形成的大面积死角区域,进而造成积渣、积泥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方形漏斗包括:方框和与所述方框连接的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方形漏斗的方框为整体框架。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方框不仅可以作为入料口,还能为与方形漏斗连接的面板定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面板由至少两块曲面板拼接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相较于用一块大板整体加工成面板,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两块曲面板拼接制成,不仅降低了加工的难度,还节省了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曲面板沿所述方框任一边的垂直中心线进行拼接。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曲面板沿所述方框任一边的垂直中心线进行拼接,可以将拼接打磨光滑,进而避免泥渣的滞留,提高排泥效率;而传统方形漏斗的侧面拼接,一般位于方框的四个角线处,这样会形成死角区域,造成方形漏斗积渣、积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圆锥形漏斗,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所述方形漏斗平滑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圆锥形漏斗采用不锈钢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圆锥形漏斗内表面,采用研磨抛光处理,以形成镜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方形漏斗的材质为不锈钢。

采用上述方案,不锈钢材质能降低漏斗侧壁因生锈而增加粗糙度的可能性,进一步保证排泥的效率。同时,圆锥形漏斗的内表面,采用研磨抛光处理,以形成镜面板,可以进一步提高排泥的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方形漏斗下方设置圆锥形漏斗,避免了因传统方形排泥斗在出料口,因角边互相靠拢而形成的污泥搭桥;

2.方形漏斗与方形漏斗通过边框拼接,克服了传统圆锥形排泥斗,因圆与圆拼接形成的大面积死角区域,进而造成积渣、积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标示:10-方框,11-曲面板,12-角边,13-拼接段,20-圆锥开口,21-圆锥形漏斗内表面,22-出料口,30-方形漏斗,40-圆锥形漏斗,50-方形锥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

一种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包括:若干方形锥斗50;方形锥斗50,设有一方形漏斗30,以及一置于所述方形漏斗30下方的圆锥形漏斗40;圆锥形漏斗40与方形漏斗30之间平滑连接;使用时,方形锥斗50间通过边拼接,以形成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方形漏斗30下方设置圆锥形漏斗40,这样方形漏斗30的角边12长度就缩短了,因此使角边12之间的距离在在出料口22处增大,避免了因传统方形排泥斗在出料口22因角边12互相靠拢,而形成的污泥搭桥;同时,方形漏斗30与方形漏斗30通过边框拼接,减少拼接死角区域的面积;克服了传统圆锥形排泥斗,因圆与圆拼接形成的大面积死角区域,进而造成积渣、积泥的问题。

进一步的,方形漏斗30包括:方框10,以及与方框10连接的面板。

进一步的,方形漏斗30的方框10为整体框架。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方框10不仅可以作为入料口,还能为与方形漏斗30连接的面板定形。

进一步的,面板由至少两块曲面板11拼接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相较于用一块大板整体加工成面板,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两块曲面板11拼接制成,不仅降低了加工的难度,还节省了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曲面板11沿所述方框10任一边的垂直中心线进行拼接。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曲面板11沿所述方框10任一边的垂直中心线进行拼接,可以将拼接打磨光滑,进而避免泥渣的滞留,提高排泥效率;而传统方形漏斗的侧面拼接,一般位于方框10的四个角线处,这样会形成死角区域,造成方形漏斗积渣、积泥。

进一步的,圆锥形漏斗40,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所述方形漏斗30平滑连接。

进一步的,圆锥形漏斗40采用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的,圆锥形漏斗内表面21,采用研磨抛光处理,以形成镜面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若干方形锥斗;

所述方形锥斗,设有一方形漏斗,以及一位于所述方形漏斗下方的圆锥形漏斗;

所述圆锥形漏斗与所述方形漏斗之间平滑连接;使用时,方形锥斗间通过边拼接,以形成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漏斗包括:方框和与所述方框连接的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漏斗的方框为整体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由至少两块曲面板拼接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曲面板沿所述方框任一边的垂直中心线进行拼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漏斗,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所述方形漏斗平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漏斗采用不锈钢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漏斗的内表面,采用研磨抛光处理,以形成镜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漏斗的材质为不锈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包括:若干方形锥斗;方形锥斗,设有一方形漏斗,以及一置于所述方形漏斗下方的圆锥形漏斗;圆锥形漏斗与所述方形漏斗之间平滑连接;使用时,方形锥斗间通过边拼接,以形成用于方形沉淀池的排泥装置。方形漏斗下方设置圆锥形漏斗,避免了因传统方形排泥斗在出料口因角边互相靠拢,而形成的污泥搭桥;方形漏斗与方形漏斗通过边框拼接,克服了传统圆锥形排泥斗,因圆与圆拼接形成的大面积死角区域,进而造成积渣、积泥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孙路;李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科路达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