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4125发布日期:2021-07-02 19:3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液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



背景技术:

汽液分离器可安装在管道、气体压缩机的出入口用于汽液分离,制冷行业以及各种气体塔器设备气相除雾等。汽液分离器也可应用于气体除尘,油水分离及液体脱除杂质等多种工业及民用应用场合。

汽液分离器具体工作原理是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汽液分离器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汽液分离有很多种方法,其中重力分离由于气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在与气体一起流动时,液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而气体仍然朝着原来的方向流动,产生汽液分离倾向,最后液体汇聚一起排出。现阶段的汽液分离器体积相对来说较大,占用空间多,况且壳体内部用于凝聚液体的只有中间挡板,汽液分离效率较低,且中间挡板直接与上封头焊接,无法检测筒体与上封头的焊缝,使得工作不稳定,从而影响了其他设备使用的寿命。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汽液分离器中,凝聚液体的只有中间挡板,汽液分离效率较低,且工作也不稳定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包括壳体,和用于凝聚液相的挡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为半包围结构,所述半包围挡板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用于凝聚气液中的液体,所述壳体为挡板机构提供液体来源。

进一步的,所述半包围挡板机构包括用于阻挡气液向上流动的上挡板,和用于困住气液的中间挡板,所述上挡板与中间挡板垂直设置在壳体内壁上,用于半包围气液。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挡板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凝聚气液中液体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分为长度相等的数小段板结构,所述数小段折流板上下交替分布在中间挡板和壳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和封头机构,所述封头机构通过焊接与筒体连接,所述筒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进入气液的进气口,和用于排出气液中气体的出气口,所述筒体与封头机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支脚。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机构包括用于连接筒体上部的上封头,和用于连接筒体下部的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上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监测筒体内部压力的压力表接口,所述上封头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监测筒体内部温度的温度计接口,所述下封头下方设置有用于排放气液中液体的疏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设置的上挡板和中间挡板设置在进气口一侧的筒体内壁上,用于分离出气液中的液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垂直设置的上挡板和中间挡板焊接在进气口一侧的筒体内壁上,解决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交替的折流板来实现气液中液体的凝聚,凝聚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由疏水口排出,从而提高汽液分离效率,使工作得以稳定,且与其他设备连接时,还能延长其他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挡板机构;3、上挡板;4、中间挡板;5、折流板;6、筒体;7、封头机构;8、进气口;9、出气口;10、支脚;11、上封头;12、下封头;13、压力表接口;14、温度计接口;15、疏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包括壳体1,和用于凝聚液相的挡板机构2,挡板机构2为半包围结构,半包围挡板机构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用于凝聚气液中的液体,壳体1为挡板机构2提供液体来源。

为了便于安装挡板机构2,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半包围挡板机构2包括用于阻挡气液向上流动的上挡板3,和用于困住气液的中间挡板4,上挡板3与中间挡板4垂直设置在壳体1内壁上,用于半包围气液。

为了便于安装折流板5,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中间挡板4与壳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凝聚气液中液体的折流板5,折流板5分为长度相等的数小段板结构,数小段折流板5上下交替分布在中间挡板4和壳体1内壁上。

为了便于安装壳体1,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壳体1包括筒体6和封头机构7,封头机构7通过焊接与筒体6连接,筒体6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进入气液的进气口8,和用于排出气液中气体的出气口9,筒体6与封头机构7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支脚10。

为了便于安装封头机构7,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封头机构7包括用于连接筒体上部的上封头11,和用于连接筒体下部的下封头12,上封头11上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监测筒体内部压力的压力表接口13,上封头11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监测筒体内部温度的温度计接口14,下封头下方设置有用于排放气液中液体的疏水口15。

为了便于安装上挡板3和中间挡板4,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垂直设置的上挡板3和中间挡板4设置在进气口8一侧的筒体6内壁上,用于分离出气液中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结构完成后,混有液体的蒸汽由进气口8进入筒体6内,通过压力表接口13和温度计接口14监测筒体6内的压力和温度,蒸汽经过上挡板3挡住蒸汽向上,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遇到中间挡板4阻挡,气体会通过折流板5折流而走,由于液体的惯性,会有继续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会附着在折流板5上,然而气体在折流的同时,会有少量已附着的液体向着气体流动的方向流动,通过上下交替分布的数小段折流板5,反复折流后气体和液体会完全分离,气体会由出气口9排出,而液体会在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疏水口15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包括壳体,和用于凝聚液体的挡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为半包围结构,所述半包围挡板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用于凝聚气液中的液体,所述壳体为挡板机构提供液体来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包围挡板机构包括用于阻挡气液向上流动的上挡板,和用于困住气液的中间挡板,所述上挡板与中间挡板垂直设置在壳体内壁上,用于半包围气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挡板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凝聚气液中液体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分为长度相等的数小段板结构,数小段所述折流板上下交替分布在中间挡板和壳体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和封头机构,所述封头机构通过焊接与筒体连接,所述筒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进入气液的进气口,和用于排出气液中气体的出气口,所述筒体与封头机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支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机构包括用于连接筒体上部的上封头,和用于连接筒体下部的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上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监测筒体内部压力的压力表接口,所述上封头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监测筒体内部温度的温度计接口,所述下封头下方设置有用于排放气液中液体的疏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设置的上挡板和中间挡板设置在进气口一侧的筒体内壁上,用于分离出气液中的液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凝聚结构,包括壳体,和用于凝聚液相的挡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为半包围结构,所述半包围挡板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用于凝聚气液中的液体,所述壳体为挡板机构提供液体来源。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垂直设置的上挡板和中间挡板焊接在进气口一侧的筒体内壁上,解决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问题;采用上下交替的折流板来实现气液中液体的凝聚,凝聚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由疏水口排出,从而提高汽液分离效率,使工作得以稳定,且与其他设备连接时,还能延长其他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管永杰;马健;蔡云芳;吴连;任栋栋;钱明敏;李佳翼;王龙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大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8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