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尿素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9540发布日期:2021-05-11 15:0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式尿素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式尿素搅拌机。



背景技术:

搅拌机是生产尿素的一种必要的设备,用于将尿素原料和水充分混合,现有的搅拌机是通过搅拌机构对混合筒中的不同液体进行搅拌,已达到充分混合的效果,该结构的搅拌机的混合方式相对单一,仅能带动筒内溶液进行漩涡式运动,不同类型的溶液之间难以进行快速和充分的接触融合,从而导致了混合的程度和速度不足。

为了生产出质量更佳的尿素和提高生产效率,有必要对现有的尿素搅拌机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尿素搅拌机,包括机架,机架连接有混合筒,混合筒包括筒盖和筒身,筒盖开设有入料口,筒身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出设置有出料阀,混合筒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片,搅拌片呈螺旋状,搅拌片转动时将液体向上引导,筒身内壁设有引流片,引流片呈螺旋形,引流片的螺旋方向与搅拌杆旋转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说明的是,混合筒与机架旋转连接,混合筒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混合筒的旋转方向与搅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电动马达和减速器,电动马达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与混合筒的筒身底部中心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电动马达和减速器,减速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混合筒的筒身外壁套设有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

进一步说明的是,混合筒的筒身底部为圆锥状。

进一步说明的是,入料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入料口对称的设置于筒盖顶面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现有的搅拌机,本实用新型在搅拌杆和内筒壁分别设置方向相反的螺旋机构,通过螺旋结构的转动引导溶液做纵向的循环运动,能在原本的漩涡式旋转运动的基础上,大幅增加不同溶液的混合速度和混合密度,使得搅拌机生产的尿素质量更佳,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式尿素搅拌机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式尿素搅拌机剖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混合筒、21-筒身、22-筒盖、23-入料口、24-出料口、3-搅拌轴、31-搅拌片、4-引流片、5-出料阀、6-第一驱动装置、7-第二驱动装置、71-电动马达、72-减速器、73-输出轴、74-第一传动轮、75-第二传动轮、76-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说明。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式尿素搅拌机,包括机架1,机架1连接有混合筒2,混合筒2包括筒盖22和筒身21,筒盖22开设有入料口23,筒身21开设有出料口24,出料口24出设置有出料阀5,混合筒2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搅拌轴3,搅拌轴3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6,搅拌轴3上连接有搅拌片31,搅拌片31呈螺旋状,搅拌片31转动时将液体向上引导,筒身21内壁设有引流片4,引流片4呈螺旋形,引流片4的螺旋方向与搅拌杆旋转方向相反。

其中,混合筒2与机架1旋转连接,混合筒2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7,混合筒2的旋转方向与搅拌轴3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二驱动装置7包括电动马达71和减速器72,电动马达71与减速器72连接,减速器72连接有输出轴73,输出轴73与混合筒2的筒身21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入料口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入料口23对称的设置于筒盖22顶面的两侧。

具体的,请参阅图1,向混合筒2注入溶液后,搅拌轴3开始转动,搅拌轴3上连接的搅拌片31呈螺旋状,搅拌片31的旋转不仅能对带动溶液做漩涡式的旋转运动,螺旋状的结构还可以带动搅拌片31周围的溶液向上运动,筒身21内壁设有螺旋形的引流片4,引流片4的螺旋方向与搅拌杆的旋转方向相反,远离搅拌轴3的溶液受到的向上引导力较小并且将受到筒身21内壁的引流片4的阻隔作用,因此筒内的溶液除了作螺旋式的旋转运动,还会形成筒身21中心的溶液向上流动、筒壁溶液向下流动的纵向循环运动,使得溶液能更快速更充分的混合。

混合筒2的筒身21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轴73,输出轴73与减速电机连接,筒身21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使得筒身21内壁的引流片4加强对筒壁附近溶液的引流作用,增强筒内纵向循环运动的速度。

筒盖22处设置的入料口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入料口23对称的设置于筒盖22顶面的两侧,不同的溶液能够同步加入混合筒2中,避免造成分层现象,有助于加快混合效率。

如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式尿素搅拌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不再赘述,第二驱动装置7包括电动马达71和减速器72,减速器72连接有第一传动轮74,混合筒2的筒身21外壁套设有第二传动轮75,第一传动轮74和第二传动轮75通过传动带76连接。

其中,混合筒2的筒身21底部为圆锥状。

具体的,请参阅图2,筒身21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轮75,机架1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连接有第一传动轮74,第一传动轮74和第二传动轮75之间通过传动带76连接,通过减速电机和带传动结构驱动筒身21转动,加强筒壁的引流片4对溶液的引流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式尿素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连接有混合筒(2),所述混合筒(2)包括筒盖(22)和筒身(21),所述筒盖(22)开设有入料口(23),所述筒身(21)开设有出料口(24),所述出料口(24)出设置有出料阀(5),所述混合筒(2)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搅拌轴(3),所述搅拌轴(3)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6),所述搅拌轴(3)上连接有搅拌片(31),所述搅拌片(31)呈螺旋状,所述搅拌片(31)转动时将液体向上引导,所述筒身(21)内壁设有引流片(4),所述引流片(4)呈螺旋形,所述引流片(4)的螺旋方向与搅拌杆旋转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循环式尿素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2)与机架(1)旋转连接,所述混合筒(2)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7),所述混合筒(2)的旋转方向与搅拌轴(3)的旋转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循环式尿素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包括电动马达(71)和减速器(72),所述电动马达(71)与减速器(72)连接,所述减速器(72)连接有输出轴(73),所述输出轴(73)与混合筒(2)的筒身(21)底部中心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循环式尿素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包括电动马达(71)和减速器(72),所述减速器(72)连接有第一传动轮(74),所述混合筒(2)的筒身(21)外壁套设有第二传动轮(75),所述第一传动轮(74)和第二传动轮(75)通过传动带(7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循环式尿素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2)的筒身(21)底部为圆锥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循环式尿素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入料口(23)对称的设置于筒盖(22)顶面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式尿素搅拌机,包括机架,机架连接有混合筒,混合筒包括筒盖和筒身,筒盖开设有入料口,筒身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出设置有出料阀,混合筒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片,搅拌片呈螺旋状,搅拌片转动时将液体向上引导,筒身内壁设有引流片,引流片呈螺旋形,引流片的螺旋方向与搅拌杆旋转方向相反。相比于现有的搅拌机,本实用新型在搅拌杆和内筒壁分别设置方向相反的螺旋机构,通过螺旋结构的转动引导溶液做纵向的循环运动,能在原本的漩涡式旋转运动的基础上,大幅增加不同溶液的混合速度和混合密度,使得搅拌机生产的尿素质量更佳,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曹劲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加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