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搅拌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2662发布日期:2021-12-08 10:3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新型搅拌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搅拌桨。


背景技术:

2.目前帘帆布浸胶体系中一浴的反应物主要为封闭异氰酸酯、缩水甘油醚、纯水,在反应釜中使用传统搅拌桨经过搅拌至反应完全约需要4

6小时(转速 60

120转/分),如一浴反应不完全,则浸胶后布面容易出现白色固体浆斑等可视疵点;二浴的主要反应物主要为氢氧化钠、间苯二酚、甲醛、丁吡胶乳,丁苯胶乳,在反应釜中使用传统搅拌桨经过搅拌至反应完全约需要3

6小时,而后还需要静置熟化12

16小时。传统搅拌桨存在反应温度不易控制,反应时间较长,反应物中部分固体成分难以均匀分散在整个液相体系中等等缺点,在实际生产中会造成成品浸胶帘帆布面出现小面积浆色不匀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搅拌桨。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新型搅拌桨,包括搅拌轴、若干支撑台及若干搅拌桨,所述支撑台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搅拌轴的外圈,所述搅拌桨固定在支撑台的外侧,所述支撑台及搅拌桨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撑台为圆形支撑台,其圆心位于搅拌轴的轴线上,所述搅拌桨自上而下呈倾斜状固定在支撑台的外侧,倾斜角度可设置为与搅拌轴夹角0
°
~45
°

6.所述支撑台的数目为3。
7.所述搅拌桨的数目为4。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在支撑台及搅拌桨的表面开设通孔,大大增加了物料的流动性,能够迅速混合物料并均匀分散,同时保证反应体系中的温度均匀,有效控制稳定每釜间质量;本实用新型搅拌效果好,适用于各种物料的搅拌。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搅拌轴;2、支撑台;3、搅拌桨;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3.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一种新型搅拌桨,包括搅拌轴1、三个支撑台2及四个搅拌桨3,支撑台2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搅拌轴1的外圈,支撑台2为圆形支撑台,其圆心位于搅拌轴1的轴线上,搅拌桨3自上而下呈倾斜状固定在支撑台2的外侧,倾斜角度可设置为与搅拌轴夹角0
°
~45
°
,支撑台2及搅拌桨 3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通孔4。
14.使用时,由于支撑台及搅拌桨表面设有通孔,增加了物料的流动性,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桨能够将物料迅速搅拌均匀,同时反应体系的温度也易控制,温度曲线平稳。
15.以常规ep浸胶帆布为例,使用新型搅拌桨后,反应温度的波动平缓,固体反应物分散均匀。调胶过程中缩聚反应被严格控制,无胶液粘并现象,无固体胶状物析出。每釜rf树脂控制反应温度稳定保证了rfl胶液质量稳定。
16.原一浴搅拌过程耗时4

6小时,使用新型搅拌桨后,仅需1

2小时,反应釜底部无固体物沉淀。
17.原二浴搅拌过程总耗时6小时,熟化12

16小时。使用使用新型搅拌桨后 4

5小时后即达到反应终点,最终浸胶后的帆布及帘布浆色均匀,无外观疵点。
18.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搅拌桨,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轴(1)、若干支撑台(2)及若干搅拌桨(3),所述支撑台(2)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搅拌轴(1)的外圈,所述搅拌桨(3)固定在支撑台(2)的外侧,所述支撑台(2)及搅拌桨(3)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通孔(4),所述支撑台(2)为圆形支撑台,其圆心位于搅拌轴(1)的轴线上,所述搅拌桨(3)自上而下呈倾斜状固定在支撑台(2)的外侧,倾斜角度可设置为与搅拌轴夹角0
°
~4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的数目为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3)的数目为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搅拌桨,属于搅拌技术领域。包括搅拌轴、若干支撑台及若干搅拌桨,所述支撑台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在搅拌轴的外圈,所述搅拌桨固定在支撑台的外侧,所述支撑台及搅拌桨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在支撑台及搅拌桨的表面开设通孔,大大增加了物料的流动性,能够迅速混合物料并均匀分散,同时保证反应体系中的温度均匀;本实用新型搅拌效果好,适用于各种物料的搅拌。种物料的搅拌。种物料的搅拌。


技术研发人员:徐玥 陈玮 毛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太极实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2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