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6769发布日期:2021-09-15 08:2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2.聚氨酯材料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产品应用领域涉及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等。其制备需要用到反应釜,现有的反应釜需要在物料反应过程中不断的搅拌,目前反应釜采用单一周转方向的搅拌混合方式,搅拌效率低下且无法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匀;
3.专利公开号为cn2118008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加热装置,具体公开了通过双向搅拌装置对物料进行搅拌,提高了物料的流动性,但是双向搅拌物料使其产生对流,其上下对流的物料混合速度比较慢,并且现在反应釜的清洗一般是将反应釜拆开,然后对其进行清洗,一般都是用刷把等工具进行人工清洗,这样的清洗效率比较低。
4.因此,发明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提高物料的混合速度,提高清洗效率,节约人工。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内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上设置有减速器,减速器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齿轮箱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伸入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轴包括内轴和外轴,所述外轴套设在内轴上,且与内轴反向转动连接,所述内轴活动连接壳体的底部,所述减速器通过齿轮箱分别带动内轴和外轴旋转;
7.所述内轴和外轴上均设置有刮料板以及多个搅拌杆,所述外轴的搅拌杆下方设置有第一伞状齿轮,所述第一伞状齿轮两侧均设置有横向旋转杆,横向旋转杆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伞状齿轮相匹配的第二伞状齿轮,另一端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固定部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旋转杆通过外轴的带动进行旋转,所述横向旋转杆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块,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清洗装置;
8.所述固定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一端设置有弹簧,另一端连接横向旋转杆;
9.进一步,所述隔板与横向旋转杆端部之间设置有相应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滚珠。
10.进一步,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带动左传动轴进行传动,左传动轴通过带轮对右传动轴进行传动,左传动轴还与外轴配合并带动其旋转,右传动轴与内轴配合并带动其旋转;
11.进一步,所述清洗装置为喷水管和喷头,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喷水管环
绕设置在壳体内的顶部,所述喷水管与进水口的底端连接,所述进水口的顶端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
12.进一步,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阀;
13.进一步,所述搅拌块上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孔洞;
14.进一步,所述刮料板为u型。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旋转杆上设置的搅拌块,可以使上下反向搅拌产生对流的物料进行打散以及推送,使上下对流的物料尽快的融合,加快搅拌时间,使其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匀;
17.通过壳体内顶部环绕设置的多个喷头可以无死角的清理反应釜内部,提高清洗效率;
18.通过固定块内设置的弹簧,可以有效防止壳体发生热胀冷缩时对横向旋转杆产生的损害。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齿轮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固定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壳体、2连接架、3齿轮箱、4减速器、5电机、6内轴、7外轴、8横向旋转杆、9喷水管、10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
24.如图1

3所示,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侧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架2,连接架2内设置有齿轮箱3,齿轮箱3上设置有减速器4,减速器4上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通过齿轮箱4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伸入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和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轴包括内轴6和外轴7,所述外轴7套设在内轴6上,且与内轴6反向转动连接,所述内轴6活动连接壳体1的底部,所述减速器4通过齿轮箱3分别带动内轴6和外轴7旋转;
25.所述内轴6和外轴7上均设置有刮料板以及多个搅拌杆,所述外轴7的搅拌杆下方设置有第一伞状齿轮,所述第一伞状齿轮两侧均设置有横向旋转杆8,横向旋转杆8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伞状齿轮相匹配的第二伞状齿轮,另一端与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固定部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旋转杆8通过外轴7的带动进行旋转,所述横向旋转杆8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块,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清洗装置;
26.所述固定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一端设置有弹簧,另一端连接横向旋转杆8,可以防止壳体1发生热胀冷缩时对横向旋转杆8产生的损害;
27.进一步,所述隔板与横向旋转杆8端部之间设置有相应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滚珠,可以使横向旋转杆8在转动时更加顺畅;
28.进一步,所述齿轮箱3内设置有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所述减速器4的输出端带动
左传动轴进行传动,左传动轴通过带轮对右传动轴进行传动,左传动轴还与外轴7配合并带动其旋转,右传动轴与内轴6配合并带动其旋转;
29.进一步,所述清洗装置为喷水管9和喷头10,所述喷水管9上设置有多个喷头10,喷水管9环绕设置在壳体1内的顶部,所述喷水管9与进水口的底端连接,所述进水口的顶端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
30.进一步,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阀;
31.进一步,所述搅拌块上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孔洞;
32.进一步,所述刮料板为u型。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横向旋转杆8上设置的搅拌块,可以使上下反向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其尽快的融合,加快搅拌时间,使其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匀;
34.通过壳体1内顶部环绕设置的多个喷头可以无死角的清理反应釜内部,提高清洗效率;
35.通过固定块内设置的弹簧,可以有效防止壳体1发生热胀冷缩时对横向旋转杆8产生的损害。
36.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侧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架(2),连接架(2)内设置有齿轮箱(3),齿轮箱(3)上设置有减速器(4),减速器(4)上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通过齿轮箱(3)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伸入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和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轴包括内轴(6)和外轴(7),所述外轴(7)套设在内轴(6)上,且与内轴(6)反向转动连接,所述内轴(6)活动连接壳体(1)的底部,所述减速器(4)通过齿轮箱(3)分别带动内轴(6)和外轴(7)旋转;所述内轴(6)和外轴(7)上均设置有刮料板以及多个搅拌杆,所述外轴(7)的搅拌杆下方设置有第一伞状齿轮,所述第一伞状齿轮两侧均设置有横向旋转杆(8),横向旋转杆(8)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伞状齿轮相匹配的第二伞状齿轮,另一端与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固定部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旋转杆(8)通过外轴(7)的带动进行旋转,所述横向旋转杆(8)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块,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清洗装置;所述固定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一端设置有弹簧,另一端连接横向旋转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横向旋转杆(8)端部之间设置有相应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滚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3)内设置有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所述减速器(4)的输出端带动左传动轴进行传动,左传动轴通过带轮对右传动轴进行传动,左传动轴还与外轴(7)配合并带动其旋转,右传动轴与内轴(6)配合并带动其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为喷水管(9)和喷头(10),所述喷水管(9)上设置有多个喷头(10),喷水管(9)环绕设置在壳体(1)内的顶部,所述喷水管(9)与进水口的底端连接,所述进水口的顶端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阀。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块上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孔洞。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为u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反应釜,属于反应釜领域。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内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上设置有减速器,减速器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齿轮箱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伸入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轴包括内轴和外轴,所述外轴套设在内轴上,且与内轴反向转动连接,所述内轴活动连接壳体的底部,所述减速器通过齿轮箱分别带动内轴和外轴旋转,所述固定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一端设置有弹簧,另一端连接横向旋转杆。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物料的混合速度,提高清洗效率节约人工,并有效防止热胀冷缩对横向旋转杆的损害。害。害。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庆 李文忠 沈华 吴胜东 朱士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向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7
技术公布日:2021/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