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4682发布日期:2021-12-04 12:4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分子生物学的一些实验操作当中,经常会用到缓冲液、培养液等,通过添加不同的配比,满足实验要求。这些缓冲液或是培养液如果频繁配置会浪费很多人力和时间,因此往往会配制较大的量满足一定时间段内的实验要求,但是配制量多是就会存在经常性拿取,进而造成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包括液体存放瓶1、移取装置;
6.所述液体存放瓶1的顶部设置有瓶塞2;所述瓶塞2与液体存放瓶1的瓶口螺纹连接;瓶塞2的中央竖直设置有第一输送管3;第一输送管3的一端设置在液体存放瓶1内底部,另一端穿过瓶塞设置在瓶塞2的外部;
7.第一输送管3的末端设置有橡胶接口4;橡胶接口4的定外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二输送管5;所述第二输送管5水平设置;第二输送管5上设置有液体缓存腔6;所述液体缓存腔6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气管7;液体缓存腔6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8;第二输送管5的末端设置有气泵9。
8.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口8上连接设置有第三输送管10;第三输送管10的底部设置有出液横管11;出液横管11水平设置;出液横管11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根出液竖管12;出液竖管12上设置有出液阀门13。
9.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竖管12上设置有刻度条14。
10.进一步的,所述出液横管1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气管15。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管3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腔体16;过滤腔体1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膜17;过滤膜17可活动拆卸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气管7和第二通气管15上设置有空气过滤网膜18;第一通气管7和第二通气管15上设置有通气阀19。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配置较大量的液体置于液体存放瓶1中,通过第一输送管3向外输送,通过设置橡胶接口4使第一输送管3和第二输送管5活动连接,可以实现第二输送管5的更换;每次移取液体时,更换一次第二输送管5,避免污染;
15.在气泵9的作用下,将液先移入液体缓存腔6中,如果液体需求量较大,则直接从出液口8放出使用;若是使用量较小,或精度要求高,则加装出液横管11;出液竖管12,然后按
需求量打开出液阀门13,由出液竖管12精确流出使用。
16.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适用储存较大量液体,同时便于分装和移取小剂量液体,并且在分装移取时避免了液体的污染风险,减少了液体的浪费,节约了配制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的人力耗费。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液体存放瓶1;瓶塞2;第一输送管3;橡胶接口4;第二输送管5;液体缓存腔6;第一通气管7;出液口8;气泵9;第三输送管10;出液横管11;出液竖管12;出液阀门13;刻度条14;第二通气管15;过滤腔体16;过滤膜17;空气过滤网膜18;通气阀19。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如图所示:
21.实施例1:
22.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包括液体存放瓶1、移取装置;
23.所述液体存放瓶1的顶部设置有瓶塞2;所述瓶塞2与液体存放瓶1的瓶口螺纹连接;瓶塞2的中央竖直设置有第一输送管3;第一输送管3的一端设置在液体存放瓶1内底部,另一端穿过瓶塞设置在瓶塞2的外部;
24.第一输送管3的末端设置有橡胶接口4;橡胶接口4的定外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二输送管5;所述第二输送管5水平设置;第二输送管5上设置有液体缓存腔6;所述液体缓存腔6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气管7;液体缓存腔6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8;第二输送管5的末端设置有气泵9。
25.实施例2:
2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出液口8上连接设置有第三输送管10;第三输送管10的底部设置有出液横管11;出液横管11水平设置;出液横管11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根出液竖管12;出液竖管12上设置有出液阀门13。
27.实施例3:
28.在实施例1

2的基础上,所述出液竖管12上设置有刻度条14。
29.实施例4:
30.在实施例1

3的基础上,所述出液横管1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气管15。
31.实施例5:
32.在实施例1

4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输送管3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腔体16;过滤腔体1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膜17;过滤膜17可活动拆卸设置。
33.实施例6:
34.在实施例1

5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通气管7和第二通气管15上设置有空气过滤网膜18;第一通气管7和第二通气管15上设置有通气阀19。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存放瓶(1)、移取装置;所述液体存放瓶(1)的顶部设置有瓶塞(2);所述瓶塞(2)与液体存放瓶(1)的瓶口螺纹连接;瓶塞(2)的中央竖直设置有第一输送管(3);第一输送管(3)的一端设置在液体存放瓶(1)内底部,另一端穿过瓶塞设置在瓶塞(2)的外部;第一输送管(3)的末端设置有橡胶接口(4);橡胶接口(4)的定外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二输送管(5);所述第二输送管(5)水平设置;第二输送管(5)上设置有液体缓存腔(6);所述液体缓存腔(6)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气管(7);液体缓存腔(6)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8);第二输送管(5)的末端设置有气泵(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8)上连接设置有第三输送管(10);第三输送管(10)的底部设置有出液横管(11);出液横管(11)水平设置;出液横管(11)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若干根出液竖管(12);出液竖管(12)上设置有出液阀门(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竖管(12)上设置有刻度条(1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横管(1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气管(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3)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腔体(16);过滤腔体(1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膜(17);过滤膜(17)可活动拆卸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7)和第二通气管(15)上设置有空气过滤网膜(18);第一通气管(7)和第二通气管(15)上设置有通气阀(19)。

技术总结
液体自动化移取装置,包括液体存放瓶1、移取装置;所述液体存放瓶1的顶部设置有瓶塞2;所述瓶塞2与液体存放瓶1的瓶口螺纹连接;瓶塞2的中央竖直设置有第一输送管3;第一输送管3的一端设置在液体存放瓶1内底部,另一端穿过瓶塞设置在瓶塞2的外部;第一输送管3的末端设置有橡胶接口4;橡胶接口4的定外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二输送管5。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适用储存较大量液体,同时便于分装和移取小计量液体,并且在分装移取是避免了液体的污染风险,减少了液体的浪费,节约了配置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的人力耗费。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的人力耗费。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的人力耗费。


技术研发人员:韩佃刚 张冲 叶玲玲 王晓洪 王修庚 谢琳娟 李瑶瑶 张光培 罗倩敏 何昌霖 李明炬 刘敏 郑云 宋桂强 谢银杰 刘晓丹 张梓洋 王志良 戴晓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佃刚
技术研发日:2021.01.19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