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8773发布日期:2022-01-12 02:1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2.磷酸盐一般作为软水剂使用,可促进老旧水垢脱落,在锅炉内表面与金属作用,生成一层金属保护膜,可防止钢板腐蚀,常常用来防止锅炉产生钙垢和碱性腐蚀,现有的炉水加磷酸盐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具体存在如下问题;
3.1、现有的部分装置虽然可以先将水与磷酸盐进行混合配比搅拌,但是不具备粉碎磷酸盐的功能,导致部分的磷酸盐颗粒较大,混合溶解的速度慢,效率较低;
4.2、磷酸盐颗粒加入后,溶解过程需要一定时间,而大量未溶解的磷酸盐颗粒容易堆积在加药罐底部的出药口处,导致这部分药剂难以充分溶解,造成加药罐内药物浓度降低,且这部分药剂逐渐溶解,造成出药口药物浓度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提高磷酸盐的溶解速度,提高药剂浓度的精确性。
6.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药罐与计量泵,还包括磷酸盐存储罐、搅拌装置与进料装置,所述加药罐顶部连接有补水管道,所述加药罐的一侧顶部安装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置于所述磷酸盐存储罐的正下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道、设置在进料管道内部的粉碎螺杆与驱动电机,所述粉碎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加药罐的底部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出药口的内壁贴合的过药滤件,所述过药滤件的内部为中空的通孔。
8.进一步地,所述过药滤件包括弧形部与竖直部,所述弧形部的顶端与所述加药罐的底端处于同一平面上。
9.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部的顶端设置有滤网。
10.进一步地,所述加药罐的侧壁顶端设置有支架平台,所述搅拌装置通过所述支架平台安装在所述加药罐上。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桨倾斜伸入所述加药罐内部。
12.进一步地,所述加药罐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溢流管道,所述加药罐的底端设置有排污管道,所述溢流管道与排污管道的末端与排污槽相连接。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管道的中部设置有溢流槽。
14.进一步地,所述加药罐的一侧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加药罐相连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加药装置中通过进料装置将磷酸盐输送至加药罐内,大颗粒的磷酸
盐经过粉碎螺杆进行粉碎,便于小颗粒磷酸盐与水混合,提高磷酸盐的溶解速度,缩短溶解时间,提高处理工艺效率;
17.2、在加药罐底部安装过药滤件,避免短时间内尚未溶解的磷酸盐颗粒堆积在加药罐底部的出药口处,提高药剂的溶解效率,避免药剂堆积在出药口处不易溶解,导致加药罐内药物浓度不够、出药口药物浓度过高的问题,同时避免未溶解的磷酸盐颗粒堵塞出药口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中加药罐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中过药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加药罐1、计量泵2、磷酸盐存储罐3、搅拌装置4、补水管道5、进料装置6、出药口7、过药滤件8、支架平台9、搅拌桨10、溢流管道101、排污管道102、排污槽103、溢流槽104、液位计105、进料管道601、粉碎螺杆602、驱动电机603、通孔801、弧形部802、竖直部803、滤网804。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4.如图1-4所示,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药罐1与计量泵2,还包括磷酸盐存储罐3、搅拌装置4与进料装置6,所述加药罐1顶部连接有补水管道5,所述加药罐1的一侧顶部安装有进料装置6,所述进料装置6置于所述磷酸盐存储罐3的正下方,所述进料装置6包括进料管道601、设置在进料管道601内部的粉碎螺杆602与驱动电机603,所述粉碎螺杆602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料管道601与所述驱动电机603相连接,所述加药罐1的底部设置有出药口7,所述出药口7处设置有与所述出药口7的内壁贴合的过药滤件8,所述过药滤件8的内部为中空的通孔801。
25.本实用新型加药装置中通过进料装置6将磷酸盐输送至加药罐1内,大颗粒的磷酸盐经过粉碎螺杆602进行粉碎,便于小颗粒磷酸盐与水混合,提高磷酸盐的溶解速度,缩短溶解时间,提高处理工艺效率。
26.在加药罐1底部安装过药滤件8,避免短时间内尚未溶解的磷酸盐颗粒堆积在加药罐1底部的出药口7处,提高药剂的溶解效率,避免药剂堆积在出药口7处不易溶解,导致加药罐内药物浓度不够、出药口药物浓度过高的问题,同时避免未溶解的磷酸盐颗粒堵塞出药口的问题。
27.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药滤件8包括弧形部802与竖直部803,所述弧形部802的顶端与所述加药罐1的底端处于同一平面上。
28.其中,所述弧形部802的顶端设置有滤网804。
29.尚未溶解的磷酸盐颗粒下沉后落在过药滤件8顶部的滤网804,避免堆积在加药罐1底部的出药口7处。
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药罐1的侧壁顶端设置有支架平台9,所述搅拌装置4通过所述支架平台9安装在所述加药罐1上。
31.其中,所述搅拌装置4的搅拌桨10倾斜伸入所述加药罐1内部。
32.通过搅拌装置4的搅拌桨10促进磷酸盐颗粒与水溶液混合,加快磷酸盐颗粒的溶解速度。
3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药罐1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溢流管道101,所述加药罐1的底端设置有排污管道102,所述溢流管道101与排污管道102的末端与排污槽103相连接。
34.其中,所述溢流管道101的中部设置有溢流槽104。
35.通过溢流管道101及溢流槽104可以将溢出的药液回收再利用,减少损耗。
3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药罐1的一侧设置有液位计105,所述液位计105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加药罐1相连通。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药罐(1)与计量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磷酸盐存储罐(3)、搅拌装置(4)与进料装置(6),所述加药罐(1)顶部连接有补水管道(5),所述加药罐(1)的一侧顶部安装有进料装置(6),所述进料装置(6)置于所述磷酸盐存储罐(3)的正下方,所述进料装置(6)包括进料管道(601)、设置在进料管道(601)内部的粉碎螺杆(602)与驱动电机(603),所述粉碎螺杆(602)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料管道(601)与所述驱动电机(603)相连接,所述加药罐(1)的底部设置有出药口(7),所述出药口(7)处设置有与所述出药口(7)的内壁贴合的过药滤件(8),所述过药滤件(8)的内部为中空的通孔(8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药滤件(8)包括弧形部(802)与竖直部(803),所述弧形部(802)的顶端与所述加药罐(1)的底端处于同一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802)的顶端设置有滤网(8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罐(1)的侧壁顶端设置有支架平台(9),所述搅拌装置(4)通过所述支架平台(9)安装在所述加药罐(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4)的搅拌桨(10)倾斜伸入所述加药罐(1)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罐(1)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溢流管道(101),所述加药罐(1)的底端设置有排污管道(102),所述溢流管道(101)与排污管道(102)的末端与排污槽(103)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道(101)的中部设置有溢流槽(10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罐(1)的一侧设置有液位计(105),所述液位计(105)的上部与下部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加药罐(1)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磷酸盐加药装置,包括加药罐与计量泵,还包括磷酸盐存储罐、搅拌装置与进料装置,所述加药罐顶部连接有补水管道,所述加药罐的一侧顶部安装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置于所述磷酸盐存储罐的正下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道、设置在进料管道内部的粉碎螺杆与驱动电机,所述粉碎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加药罐的底部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出药口的内壁贴合的过药滤件,所述过药滤件的内部为中空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加药装置中大颗粒的磷酸盐经过粉碎螺杆进行粉碎,便于提高磷酸盐的溶解速度;在加药罐底部安装过药滤件,避免磷酸盐颗粒堆积在加药罐底部的出药口处。药罐底部的出药口处。药罐底部的出药口处。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禹能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0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