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1924发布日期:2021-12-01 10:5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树脂生产过程中由反应釜输入兑稀釜后,其原料温度较高,所以会造成兑稀釜内的溶剂易挥发,影响配比的稳定性、原料浪费等。所以一般操作会在兑稀釜表面盘设冷却水管进行冷却,但是由于兑稀釜内树脂持续输入,冷却效果差,还是会有溶剂挥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能有效提升对兑稀釜内的树脂进行冷却,减少溶剂挥发。
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包括兑稀釜及设置在兑稀釜上的进料管和出料管,在兑稀釜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层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兑稀釜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外壳体与兑稀釜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一号环形腔体,在一号环形腔体内部盘设有一号冷却水管,在兑稀釜外部的出料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套管,所述套管与出料管之间形成密闭的二号环形腔体,在二号环形腔体内部盘设有二号冷却水管,二号环形腔体下端的二号冷却水管端部延伸至套管外部,并作为冷却水输入端与冷却水源连接,二号环形腔体上端的二号冷却水管端部延伸至套管外部,并与一号环形腔体上端的一号冷却水管端部连通,一号环形腔体下端的一号冷却水管端部延伸至外壳体外部,并作为冷却水输出端;在一号环形腔体、二号环形腔体内部充满冷却介质。
5.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冷却介质为水或者盐水。在树脂进入兑稀釜后,与溶剂混合后由出料管输出,冷却水首先进入出料管外部的二号冷却水管内部对出料管处进行冷却,由于冷却水温度较低,所以对出料管处的冷却效果更好,即便有溶剂挥发至出料管处时,也会遇冷凝结回落至兑稀釜;而对出料管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水再输送至一号冷却水管内对兑稀釜进行冷却,虽然此时的冷却水温度相对升高,但远远低于兑稀釜的温度,可以对兑稀釜进行很好的冷却。上述过程中能实现冷却水对兑稀釜及出料管进行冷却,且始终保持出料管的冷却效果,从而减少溶剂挥发。另外,在一号环形腔体、二号环形腔体内均充满冷却介质,能更好的实现出料管与二号冷却水管、兑稀釜与一号冷却水管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能更加高效的对兑稀釜、出料管内的原料进行冷却,减少溶剂挥发。
6.在靠近兑稀釜一侧的一号冷却水管上设置有一片或多片一号导热板,所述一号导热板与兑稀釜的外壁连接,且一号导热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在靠近出料管一侧的二号冷却水管上设置有二号导热板,二号导热板与出料管连接,在二号导热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该结构的设计,可以通过一号导热板、二号导热板实现热量传递,进一步提升了对出料管、兑稀釜的冷却效果。
7.在外壳体和套管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能有效的减少外界温度对兑稀釜、出料管内部的冷却效果的影响,设备运行更加可靠稳定。
8.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实现对兑稀釜及出料管进行冷却,且保持出料管的温度较低,冷却效果更好,减少溶剂挥发。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12.实施例1:
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包括兑稀釜1及设置在兑稀釜1上的进料管7和出料管2,在兑稀釜1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层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与兑稀釜1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外壳体3与兑稀釜1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一号环形腔体,在一号环形腔体内部盘设有一号冷却水管5,在兑稀釜1外部的出料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套管4,所述套管4与出料管2之间形成密闭的二号环形腔体,在二号环形腔体内部盘设有二号冷却水管6,二号环形腔体下端的二号冷却水管6端部延伸至套管4外部,并作为冷却水输入端与冷却水源连接,二号环形腔体上端的二号冷却水管6端部延伸至套管4外部,并与一号环形腔体上端的一号冷却水管5端部连通,一号环形腔体下端的一号冷却水管5端部延伸至外壳体3外部,并作为冷却水输出端;在一号环形腔体、二号环形腔体内部充满冷却介质8。
14.如图2所示,在靠近兑稀釜1一侧的一号冷却水管5上设置有一片或多片一号导热板10,所述一号导热板10与兑稀釜1的外壁连接,且一号导热板10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1,在靠近出料管2一侧的二号冷却水管6上设置有二号导热板12,二号导热板12与出料管2连接,在二号导热板12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1。
15.在外壳体3和套管4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9。
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包括兑稀釜及设置在兑稀釜上的进料管和出料管,其特征是:在兑稀釜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层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兑稀釜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外壳体与兑稀釜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一号环形腔体,在一号环形腔体内部盘设有一号冷却水管,在兑稀釜外部的出料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套管,所述套管与出料管之间形成密闭的二号环形腔体,在二号环形腔体内部盘设有二号冷却水管,二号环形腔体下端的二号冷却水管端部延伸至套管外部,并作为冷却水输入端与冷却水源连接,二号环形腔体上端的二号冷却水管端部延伸至套管外部,并与一号环形腔体上端的一号冷却水管端部连通,一号环形腔体下端的一号冷却水管端部延伸至外壳体外部,并作为冷却水输出端;在一号环形腔体、二号环形腔体内部充满冷却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其特征是:在靠近兑稀釜一侧的一号冷却水管上设置有一片或多片一号导热板,所述一号导热板与兑稀釜的外壁连接,且一号导热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在靠近出料管一侧的二号冷却水管上设置有二号导热板,二号导热板与出料管连接,在二号导热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其特征是:在外壳体和套管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包括兑稀釜及设置在兑稀釜上的进料管和出料管,在一号环形腔体内部盘设有一号冷却水管,在二号环形腔体内部盘设有二号冷却水管,二号环形腔体下端的二号冷却水管端部延伸至套管外部,并作为冷却水输入端与冷却水源连接,二号环形腔体上端的二号冷却水管端部延伸至套管外部,并与一号环形腔体上端的一号冷却水管端部连通,一号环形腔体下端的一号冷却水管端部延伸至外壳体外部,并作为冷却水输出端。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树脂兑稀釜的夹套冷却机构,能有效实现对兑稀釜及出料管进行冷却,且保持出料管的温度较低,冷却效果更好,减少溶剂挥发。减少溶剂挥发。减少溶剂挥发。


技术研发人员:董月林 杨立峰 刘传奇 高祎梁 黄靖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1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