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5652发布日期:2021-07-30 13:2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水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

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减水剂需要对减水剂生产时的原料配比,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做出更好的控制,现有的进水机合成用投料装置无法对减水剂的原料配比控制效果较差,投料过程开放,无法应对高性能减水剂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封闭环境,能够有效控制减水剂原料配比,均匀混合原料以实现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部设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顶部一侧连通设有第二进料结构,所述第二进料结构的底端一侧连通设有第一进料结构,所述第一进料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部连通设有和所述第二进料结构相连通的进料管,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连接设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内设有称重模块,所述箱体内且连接于所述进料口的外侧壁上设有和所述开关板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第二进料结构上设有辅助进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所述搅拌结构用于对减水剂原料的充分混合,所述第二进料结构和所述搅拌结构均为封闭结构,能够防止入料过程进入杂物,所述第二进料结构能够有效提升物料高度,所述承重模块能够对进入进料口的原料承重,所述液压杆能够有效控制开关板的开合,确保进如进料口的原料终了在许可误差范围内才予以进入。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进料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外侧顶部固定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伸入所述筒体且连接设有绞龙,所述绞龙的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筒体的底部,能够有效提升物料,封闭式环境能够防止有异物进入。

作为改进:所述搅拌结构包括连接设于所述架体顶端的搅拌桶,所述搅拌桶顶部固定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伸入所述搅拌桶,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连接设有搅拌杆,使进入搅拌桶内的物料充分混匀,促进生产效果的提高。

作为改进:所述搅拌桶内底部呈弧面,提高搅拌效果,弧面便于物料依靠自重出料,避免残留。

作为改进:所述辅助进料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进料结构顶端侧壁上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远离所述第二进料结构的一端设有进风板,所述安装箱内设有风机,所述安装箱内且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进风板之间设有过滤结构,避免第二进料结构上有残留物料未进入搅拌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倾斜设于所述安装箱内的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和所述风机之间固定设有吸附板,所述阻挡板能够阻止大颗粒杂物进入,所述吸附板能够吸附小颗粒杂物,保证进入空气的整洁。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箱底部且位于所述阻挡板下方设有通孔,使所述阻挡板阻挡下的杂物直接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的第一进料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的辅助进料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架体,2、搅拌结构,21、搅拌桶,22、电机二、23、搅拌杆,3、第一进料结构,31、箱体,32、进料口,33、进料管,34、安装腔,35、液压杆,36、开关板,37、称重模块,38、限位块,4、第二进料结构,41、筒体,42、电机一,43、绞龙,5、辅助进料结构,51、安装箱,52、进风板,53、风机,54、阻挡板,55、吸附板,5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3,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顶部设有搅拌结构2,所述搅拌结构2顶部一侧连通设有第二进料结构4,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的底端一侧连通设有第一进料结构3,所述第一进料结构3包括箱体31,所述箱体31顶部设有进料口32,所述进料口32底部连通设有和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相连通的进料管33,所述箱体31内且位于所述进料口32的一侧设有安装腔34,所述安装腔34内固定设有液压杆35,所述液压杆35的输出端连接设有开关板36,所述开关板36内设有称重模块37,所述箱体31内且连接于所述进料口32的外侧壁上设有和所述开关板36相配合的限位块38,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上设有辅助进料结构5。

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包括筒体41,所述筒体41外侧顶部固定设有电机一42,所述电机一42的输出端伸入所述筒体41且连接设有绞龙43,所述绞龙43的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筒体41的底部。

所述搅拌结构2包括连接设于所述架体1顶端的搅拌桶21,所述搅拌桶21顶部固定设有电机二22,所述电机二22的输出端伸入所述搅拌桶21,所述电机二22的输出端连接设有搅拌杆23。

所述搅拌桶21内底部呈弧面。

所述辅助进料结构5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顶端侧壁上的安装箱51,所述安装箱51远离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的一端设有进风板52,所述安装箱51内设有风机53,所述安装箱51内且位于所述风机53和所述进风板52之间设有过滤结构。

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倾斜设于所述安装箱51内的阻挡板54,所述阻挡板54和所述风机53之间固定设有吸附板55。

所述安装箱51底部且位于所述阻挡板54下方设有通孔56。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从进料口32投入物料,开关板36阻挡物料的同时其内的称重模块37会对物料承重,在物料重量达到许可误差范围时作出提示,物料过多时发出警报,当物料重量在许可范围内且不再变化时,所述电推杆带动所述开关板36收缩,物料进入进料管33,所述电机一42运行带动所述绞龙43转动,使物料在筒体41内提升并进入搅拌桶21,所述风机53能够保证绞龙43没有残留物料,且使物料更为分散,所述电机二22带动所述搅拌杆23转动能够使物料混合的更为均匀。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顶部设有搅拌结构(2),所述搅拌结构(2)顶部一侧连通设有第二进料结构(4),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的底端一侧连通设有第一进料结构(3),所述第一进料结构(3)包括箱体(31),所述箱体(31)顶部设有进料口(32),所述进料口(32)底部连通设有和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相连通的进料管(33),所述箱体(31)内且位于所述进料口(32)的一侧设有安装腔(34),所述安装腔(34)内固定设有液压杆(35),所述液压杆(35)的输出端连接设有开关板(36),所述开关板(36)内设有称重模块(37),所述箱体(31)内且连接于所述进料口(32)的外侧壁上设有和所述开关板(36)相配合的限位块(38),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上设有辅助进料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包括筒体(41),所述筒体(41)外侧顶部固定设有电机一(42),所述电机一(42)的输出端伸入所述筒体(41)且连接设有绞龙(43),所述绞龙(43)的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筒体(4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2)包括连接设于所述架体(1)顶端的搅拌桶(21),所述搅拌桶(21)顶部固定设有电机二(22),所述电机二(22)的输出端伸入所述搅拌桶(21),所述电机二(22)的输出端连接设有搅拌杆(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21)内底部呈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进料结构(5)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顶端侧壁上的安装箱(51),所述安装箱(51)远离所述第二进料结构(4)的一端设有进风板(52),所述安装箱(51)内设有风机(53),所述安装箱(51)内且位于所述风机(53)和所述进风板(52)之间设有过滤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倾斜设于所述安装箱(51)内的阻挡板(54),所述阻挡板(54)和所述风机(53)之间固定设有吸附板(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51)底部且位于所述阻挡板(54)下方设有通孔(5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用投料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部设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顶部一侧连通设有第二进料结构,所述第二进料结构的底端一侧连通设有第一进料结构,所述第一进料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部连通设有和所述第二进料结构相连通的进料管,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连接设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内设有称重模块,所述第二进料结构上设有辅助进料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封闭环境,能够有效控制减水剂原料配比,均匀混合原料以实现高性能减水剂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昌吉州圣新合工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8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