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5569发布日期:2023-06-03 08:33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器,更具体一点说,涉及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属于石油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1、航煤中若含杂质和水分,会对飞机的发动机带来不良影响,固体杂质可能会引起油滤堵塞、控制阀卡涩、部件磨损等情况,而航煤中的微量溶解水如果不加脱除,这部分水可能会在飞机飞行时因环境温度低在发动机燃料系统的过滤器等部位产生结晶,导致过滤器堵塞供油中断发动机熄火,造成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因此,提高航煤洁净度,去除航煤中的水份,对于防止发动机故障、保障飞行安全有重要作用。为了保证航煤水分不超标,目前行业规范要求在航煤生产、储运装置必须设置专用聚结分离器以除去航煤中的微量溶解水。传统的聚结器在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聚结器通常是聚结滤芯和分离滤芯独立设置,空间利用率有限。聚结器的脱水能力通常只能满足正常操作期间的工况,遇到操作波动上游带水严重时,聚结器的脱水效率无法满足要求,造成航煤水含量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能够有效提高了脱水能力,延长了滤芯使用寿命,避免了操作波动造成的产品含水量超标,保证了产品质量等技术特点的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内部带有空腔的滤后油收集器和集水槽,所述筒体上端连接有出口管道,所述出口管道伸进筒体内连通滤后油收集器,所述筒体下端分别连接有进口管道、切口水管道,所述进口管道、切口水管道均伸进筒体内并且同时连接在集水槽上,所述滤后油收集器和集水槽上至少连接有两组多层结构的滤芯,位于内层的滤芯与滤后油收集器连通,每组滤芯中,不同层间的滤芯空间与集水槽连通。

4、优选的,每组滤芯包括分离滤芯、聚结滤芯,所述聚结滤芯套设在分离滤芯外,所述分离滤芯、聚结滤芯的上部均与滤后油收集器相连,所述分离滤芯、聚结滤芯的下部均与集水槽相连,所述滤后油收集器下端部设有一号开口、二号开口,两个所述分离滤芯的上端口分别与一号开口、二号开口连通以实现分离滤芯内部空间与滤后油收集器内部空间相连通,每组滤芯中所述分离滤芯、聚结滤芯间的空间与集水槽相连通。

5、优选的,还包括一号上端盖、二号上端盖,所述一号上端盖、二号上端盖上均开设有排油口,两个所述分离滤芯的上端口分别与一号上端盖、二号上端盖的排油口连通,所述二号上端盖连接在滤后油收集器上,并且一号上端盖、二号上端盖的排油孔分别与一号开口、二号开口连通。

6、优选的,还包括一号下端盖、二号下端盖,所述一号下端盖、二号下端盖上设有排水口,所述集水槽与排水口相连通,其中一组中的所述分离滤芯、聚结滤芯的下部均连接在一号下端盖上,该组中所述分离滤芯、聚结滤芯间的环形空间与排水口相连通;另一组中的分离滤芯、聚结滤芯的下部均连接在二号下端盖上,该组中所述分离滤芯、聚结滤芯间的环形空间与排水口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环绕所述一号下端盖、二号下端盖的下端面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垫片。

8、优选的,由外向内所述聚结滤芯包括第一保护网套层、聚结滤芯滤材层、第一内衬骨架层,由外向内所述分离滤芯包括第二保护网套层、分离滤芯滤材层、第二内衬骨架层。

9、优选的,所述筒体上端开口设置,所述筒体上端口通过法兰可拆卸的连接有头盖,所述头盖上端连接有出口管道,所述出口管道伸进筒体内连通滤后油收集器。

10、优选的,所述筒体底部连接有排污口。

11、优选的,所述滤后油收集器和集水槽均与筒体共轴心线设置,两组所述滤芯对称排布,所述滤后油收集器和集水槽大小尺寸相同。

12、优选的,所述分离滤芯上端口、排油口、一号开口、二号开口间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排水口均匀分布在分离滤芯、聚结滤芯间的下端盖上。

13、有益效果:有效提高了脱水能力,延长了滤芯使用寿命,避免了操作波动造成的产品含水量超标,保证了产品质量;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有内部带有空腔的滤后油收集器(2)和集水槽(3),所述筒体(1)上端连接有出口管道(4),所述出口管道(4)伸进筒体(1)内连通滤后油收集器(2),所述筒体(1)下端分别连接有进口管道(5)、切口水管道(6),所述进口管道(5)、切口水管道(6)均伸进筒体(1)内并且同时连接在集水槽(3)上,所述滤后油收集器(2)和集水槽(3)上至少连接有两组多层结构的滤芯,位于内层的滤芯与滤后油收集器(2)连通,每组滤芯中,不同层间的滤芯空间与集水槽(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滤芯包括分离滤芯(7)、聚结滤芯(8),所述聚结滤芯(8)套设在分离滤芯(7)外,所述分离滤芯(7)、聚结滤芯(8)的上部均与滤后油收集器(2)相连,所述分离滤芯(7)、聚结滤芯(8)的下部均与集水槽(3)相连,所述滤后油收集器(2)下端部设有一号开口(9)、二号开口(10),两个所述分离滤芯(7)的上端口分别与一号开口(9)、二号开口(10)连通以实现分离滤芯(7)内部空间与滤后油收集器(2)内部空间相连通,每组滤芯中所述分离滤芯(7)、聚结滤芯(8)间的空间与集水槽(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号上端盖(11)、二号上端盖(12),所述一号上端盖(11)、二号上端盖(12)上均开设有排油口(13),两个所述分离滤芯(7)的上端口分别与一号上端盖(11)、二号上端盖(12)的排油口(13)连通,所述二号上端盖(12)连接在滤后油收集器(2)上,并且一号上端盖(11)、二号上端盖(12)的排油孔()分别与一号开口(9)、二号开口(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号下端盖、二号下端盖,所述一号下端盖、二号下端盖上设有排水口(23),所述集水槽(3)与排水口(23)相连通,其中一组中的所述分离滤芯(7)、聚结滤芯(8)的下部均连接在一号下端盖上,该组中所述分离滤芯(7)、聚结滤芯(8)间的环形空间与排水口(23)相连通;另一组中的分离滤芯(7)、聚结滤芯(8)的下部均连接在二号下端盖上,该组中所述分离滤芯(7)、聚结滤芯(8)间的环形空间与排水口(23)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一号下端盖、二号下端盖的下端面设置环形凹槽(24),所述环形凹槽(24)内设有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由外向内所述聚结滤芯(8)包括第一保护网套层(16)、聚结滤芯滤材层(17)、第一内衬骨架层(18),由外向内所述分离滤芯(7)包括第二保护网套层(19)、分离滤芯滤材层(20)、第二内衬骨架层(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端开口设置,所述筒体(1)上端口通过法兰可拆卸的连接有头盖(22),所述头盖(22)上端连接有出口管道(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底部连接有排污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后油收集器(2)和集水槽(3)均与筒体(1)共轴心线设置,两组所述滤芯对称排布,所述滤后油收集器(2)和集水槽(3)大小尺寸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滤芯(7)上端口、排油口(13)、一号开口(9)、二号开口(10)间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排水口(23)均匀分布在分离滤芯(7)、聚结滤芯(8)间的下端盖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双组合滤芯航煤聚结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内部带有空腔的滤后油收集器和集水槽,所述筒体上端连接有出口管道,所述出口管道伸进筒体内连通滤后油收集器,所述筒体下端分别连接有进口管道、切口水管道,所述进口管道、切口水管道均伸进筒体内并且同时连接在集水槽上,所述滤后油收集器和集水槽上至少连接有两组多层结构的滤芯,位于内层的滤芯与滤后油收集器连通,每组滤芯中,不同层间的滤芯空间与集水槽连通,有效提高了脱水能力,延长了滤芯使用寿命,避免了操作波动造成的产品含水量超标,保证了产品质量;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郭建伟,高伟,袁正江,贾生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