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喷洒装置

文档序号:28870249发布日期:2022-02-12 11:0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喷洒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喷洒装置。


背景技术:

2.生活中对液体进行雾化喷洒已经成为常见的举措,比如对消毒液、农药或防霉液等液体进行雾化喷洒。
3.现有喷雾设备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喷雾设备中的液体如果没有喷洒完,在长时间放置后会出现沉淀现象,不能对液体进行搅拌,且使用不便,喷洒效果差,且不具备加热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喷洒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方便消毒液、农药或防霉液等液体的雾化喷洒。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喷洒装置,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上固设有液体罐和竖直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固设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丝杆的顶端与所述上固定板转动配合,所述丝杆的底端与所述下固定板转动配合;所述下固定板上固设有能够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丝杆与升降臂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臂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且所述升降臂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所述升降臂上固设有第二电机和液泵,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中空导管的一端固连,所述中空导管穿过所述升降臂中的通液腔并伸入所述液体罐中,所述中空导管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中空,所述搅拌叶片表面设置有吸液口,所述吸液口和所述中空导管的中空腔分别与所述搅拌叶片的中空腔连通;所述中空导管与所述升降臂转动密封连接,位于所述通液腔中的所述中空导管上设置有通液孔,所述通液腔通过管路与所述液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液泵的出液口连接有高压软管,所述高压软管的出液端设置有喷头。
7.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为两个。
8.优选的,所述中空导管与所述液体罐同轴。
9.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中空导管的顶端固连。
10.优选的,所述中空导管通过轴承与所述液体罐的顶盖转动配合。
11.优选的,所述升降臂中和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通液腔的电加热片。
12.优选的,所述移动车上设置有扶手。
13.优选的,所述移动车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车轮。
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喷洒装置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00、雾化喷洒装置;1、移动车;2、液体罐;3、搅拌叶片;4、导向柱;5、第一电机;6、下固定板;7、丝杆;8、升降臂;9、上固定板;10、中空导管;11、进液口;12、通液孔;13、通液腔;14、联轴器;15、第二电机;16、液泵;17、高压软管;18、喷嘴;19、吸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喷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方便消毒液、农药或防霉液等液体的雾化喷洒。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喷洒装置100,包括移动车1,移动车1上固设有液体罐2和竖直的导向柱4,导向柱4上固设有上固定板9和下固定板6,丝杆7的顶端与上固定板9转动配合,丝杆7的底端与下固定板6转动配合;下固定板6上固设有能够驱动丝杆7转动的第一电机5,丝杆7与升降臂8螺纹连接,升降臂8套设在导向柱4上,且升降臂8与导向柱4滑动配合。
23.升降臂8上固设有第二电机15和液泵16,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4与中空导管10的顶端固连,中空导管10穿过升降臂8中的通液腔13并伸入液体罐2中,中空导管10与液体罐2同轴。
24.中空导管10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搅拌叶片3,搅拌叶片3中空,搅拌叶片3表面设置有吸液口19,吸液口19和中空导管10的中空腔分别与搅拌叶片3的中空腔连通;中空导管10与升降臂8转动密封连接,中空导管10通过轴承与液体罐2的顶盖转动配合。位于通液腔13中的中空导管10上设置有通液孔12,通液腔13通过管路与液泵16的进液口11连通,液泵16的出液口连接有高压软管17,高压软管17的出液端设置有喷头。
25.升降臂8中和设置有用于加热通液腔13的电加热片。移动车1上设置有扶手。移动车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车轮。
26.以防霉液的喷洒为例,本实施例雾化喷洒装置100的使用过程如下:
27.将具有防霉变作用的液体通过进液口11注入液体罐2中,然后启动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带动中空导管10和两个搅拌叶片3旋转,搅拌叶片3将液体罐2中的防霉液搅拌均匀,在上述过程中可以开启第一电机5驱动丝杆7转动,从而调节升降臂8、中空导管10和两个搅拌叶片3的高度,使得搅拌叶片3的高度可调,从而提高搅拌的均匀性。然后开启液泵
16,液泵16通过吸液口19、搅拌叶片3的中空腔、中空导管10的中空腔、通液孔12和通液腔13将液体罐2中的防霉液泵16入到高压软管17中,最后经喷嘴18雾化喷出。在需要加热防霉液时,还可以开启升降臂8中的电加热片,将通过通液腔13的防霉液加热。
28.本实施例雾化喷洒装置100在不使用时可以将高压软管17缠绕在升降臂8上,以方便收纳。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顶”、“底”、“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上固设有液体罐和竖直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固设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丝杆的顶端与所述上固定板转动配合,所述丝杆的底端与所述下固定板转动配合;所述下固定板上固设有能够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丝杆与升降臂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臂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且所述升降臂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所述升降臂上固设有第二电机和液泵,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中空导管的一端固连,所述中空导管穿过所述升降臂中的通液腔并伸入所述液体罐中,所述中空导管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中空,所述搅拌叶片表面设置有吸液口,所述吸液口和所述中空导管的中空腔分别与所述搅拌叶片的中空腔连通;所述中空导管与所述升降臂转动密封连接,位于所述通液腔中的所述中空导管上设置有通液孔,所述通液腔通过管路与所述液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液泵的出液口连接有高压软管,所述高压软管的出液端设置有喷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导管与所述液体罐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中空导管的顶端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导管通过轴承与所述液体罐的顶盖转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臂中和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通液腔的电加热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上设置有扶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车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喷洒装置,包括移动车,移动车上固设有液体罐和竖直的导向柱,导向柱上固设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下固定板上固设有能够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丝杆与升降臂螺纹连接,升降臂滑动套设在导向柱上,升降臂上固设有第二电机和液泵,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中空导管的一端固连,中空导管穿过升降臂中的通液腔并伸入液体罐中,中空导管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搅拌叶片表面设置有吸液口,吸液口和中空导管的中空腔分别与搅拌叶片的中空腔连通;位于通液腔中的中空导管上设置有通液孔,通液腔通过管路与液泵的进液口连通,液泵的出液口连接有高压软管,高压软管的出液端设置有喷头。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喷洒装置使用方便。装置使用方便。装置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孙林 吴晓光 薛艳林 肖燕子 卢强 王志军 娜娜 王超 李宇宇 撒多文 乌尼尔 殷国梅 房永雨 刘思博 冀超 田永雷 史志丹 刘星明 蔡莹 张文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21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