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2790发布日期:2022-02-26 00:3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综合治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国内三元材料的产能和销量也是迅猛增长,锂电池材料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四大材料组成,在正极材料当中,最常用的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镍钴锰的聚合物),目前的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主要采用共沉淀法进行生产,反应完成后将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对产品进行洗涤除杂后干燥包装,常用的过滤、洗涤设备就是压滤机。
3.然而,现有的压滤机压紧滤板时,滤板受力不均衡,容易造成滤板变形损坏,滤室内物料容易分布不均匀,洗涤水从滤饼厚度薄或没有滤饼的位置穿过,导致洗涤效果差,普遍存在设备操作不方便、产品杂质含量高、速度慢、产量低、产品收率低等缺点,因此,现提出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包括垂直设置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一侧垂直设有浓缩机,所述反应釜与浓缩机上均设有驱动搅拌系统,所述反应釜与浓缩机之间设有隔膜泵,所述反应釜上部一侧插设固定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下端与隔膜泵进料口法兰连接,所述隔膜泵出料口法兰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远离隔膜泵一端插设固定于浓缩机底面,所述浓缩机远离反应釜一侧下部插设固定有回流管,且回流管远离浓缩机一端插设于反应釜上部一侧,所述回流管两端分别设有控制进料与回流的调节机构,所述反应釜与浓缩机底部外壁均垂直焊接有多个支腿。
7.优选的,所述驱动搅拌系统包括所述反应釜与浓缩机上部外壁均垂直螺栓固定的电机,且电机输出端分别穿过反应釜与浓缩机内部顶壁垂直键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下端均水平键连接有搅拌叶片。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相对远离一端分别与反应釜与浓缩机内部相连通,所述回流管两端分别与反应釜与浓缩机内部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所述回流管靠近浓缩机一端位置处安装的回流调节阀,所述回流管靠近反应釜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进料调节阀。
10.优选的,所述回流管水平部靠近进料调节阀一端水平螺纹连接有进料管,且进料管远离回流管一端连接有三元前驱体浆料储存器,所述浓缩机远离反应釜一侧上部水平插设固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远离浓缩机一端连通有滤液槽。
11.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部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设置的反应釜与反应釜一侧设置的浓缩机,再将反应釜与浓缩机之间管路连接,配合管路连接处设置的隔膜泵,使得本系统稳定高效的同时降低成本,集原料过滤、浆料增稠、半成品洗涤和过滤于一体,各个设备间实现了合理有效的衔接,浓缩机精度高,密闭的过滤不给环保治理带来成本,脱水效果好,不给后续设备带来负担降低干燥成本,实现了无残液过滤,减少了物料的浪费。
14.2.通过在反应釜以及浓缩机上部螺栓固定的电机以及内部与电机输出端键连接的搅拌叶片使得反应釜内部搅拌原件完全在釜体静密封腔体内旋转,不伸出釜体外部,彻底解决了填料密封无法克制的泄漏问题,使原材料处于密封的状态中,无任何泄漏和污染。结构设计合理,实现反应釜与外部的完全隔绝,减少了机械摩擦,减少了维护保养费用。
15.3.本系统具有plc控制功能及直观的测温、转速、压力,均采用数字显示,操作简单方便,过滤精度高,可以滤住0.2μm以上的颗粒,物料回收率高,粉体滤饼洗涤可以静止洗涤,也可搅拌洗涤,洗涤充分,设备密闭性好,无断点,物料损耗少,操作过程的劳动强度低,后期维护便利,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的平面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反应釜、2传动轴、3搅拌叶片、4支腿、5电机、6回流管、7浓缩机、8第一连接管、9隔膜泵、10第二连接管、11进料调节阀、12回流调节阀、13进料管、14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包括垂直设置的反应釜1,反应釜1一侧垂直设有浓缩机7,反应釜1与浓缩机7上均设有驱动搅拌系统,反应釜1与浓缩机7之间设有隔膜泵9,反应釜1 上部一侧插设固定有第一连接管8,且第一连接管8下端与隔膜泵9 进料口法兰,隔膜泵9出料口法兰有第二连接管10,且第二连接管 10远离隔膜泵9一端插设固定于浓缩机7底面,浓缩机7远离反应釜1一侧下部插设固定有回流管6,且回流管6远离浓缩机7一端插设于反应釜1上部一侧,回流管6两端分别设有控制进料与回流的调节机构,反应釜1与浓缩机7底部外壁均垂直焊接有多个支腿4。
20.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搅拌系统包括反应釜1与浓缩机7上部外壁均垂直螺栓固定的电机5,且电机5输出端分别穿过反应釜1与浓缩机7内部顶壁垂直键连接有传动轴2,传动轴2下端均水平键连接有搅拌叶片3,第一连接管8与第二连接管10相对远离一端分别与反应釜1与浓缩机7内部相连通,回流管6两端分别与反应釜1与浓缩机7内部相连通,调节机构包括回流管6靠近浓缩机7一端位置处安装的回流调节阀12,回流管6靠近反应釜1一端位置处
安装有进料调节阀11,回流管6水平部靠近进料调节阀11一端水平螺纹连接有进料管13,且进料管13远离回流管6一端连接有三元前驱体浆料储存器,浓缩机7远离反应釜1一侧上部水平插设固定有出料管14,且出料管14远离浓缩机7一端连通有滤液槽,反应釜1内部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21.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开启进料调节阀11使得浆料开始往反应釜 1内部进料,反应釜1浆料到一定液位后,浆料由反应釜1顶部在隔膜泵9的作用下从浓缩机7底部泵入,待一定液位后开启浓缩机7搅拌,浓缩机7进行浆料过滤浓缩,浓浆通过回流调节阀12返回反应釜1继续合成涨球,回流调节阀12与反应釜1液位联锁,需控制反应釜1液位波动在
±
0.05m以内,初期滤液含有少量颗粒穿滤则返回反应釜1,滤液清澈后由出料管14外排至滤液槽,滤液需控制流量,同时稳定浓缩机液位。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包括垂直设置的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一侧垂直设有浓缩机(7),所述反应釜(1)与浓缩机(7)上均设有驱动搅拌系统,所述反应釜(1)与浓缩机(7)之间设有隔膜泵(9),所述反应釜(1)上部一侧插设固定有第一连接管(8),且第一连接管(8)下端与隔膜泵(9)进料口法兰连接,所述隔膜泵(9)出料口法兰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且第二连接管(10)远离隔膜泵(9)一端插设固定于浓缩机(7)底面,所述浓缩机(7)远离反应釜(1)一侧下部插设固定有回流管(6),且回流管(6)远离浓缩机(7)一端插设于反应釜(1)上部一侧,所述回流管(6)两端分别设有控制进料与回流的调节机构,所述反应釜(1)与浓缩机(7)底部外壁均垂直焊接有多个支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搅拌系统包括所述反应釜(1)与浓缩机(7)上部外壁均垂直螺栓固定的电机(5),且电机(5)输出端分别穿过反应釜(1)与浓缩机(7)内部顶壁垂直键连接有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下端均水平键连接有搅拌叶片(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8)与第二连接管(10)相对远离一端分别与反应釜(1)与浓缩机(7)内部相连通,所述回流管(6)两端分别与反应釜(1)与浓缩机(7)内部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所述回流管(6)靠近浓缩机(7)一端位置处安装的回流调节阀(12),所述回流管(6)靠近反应釜(1)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进料调节阀(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6)水平部靠近进料调节阀(11)一端水平螺纹连接有进料管(13),且进料管(13)远离回流管(6)一端连接有三元前驱体浆料储存器,所述浓缩机(7)远离反应釜(1)一侧上部水平插设固定有出料管(14),且出料管(14)远离浓缩机(7)一端连通有滤液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部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原材料浓缩增稠系统,包括垂直设置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一侧垂直设有浓缩机,所述反应釜与浓缩机上均设有驱动搅拌系统,所述反应釜与浓缩机之间设有隔膜泵,所述第一连接管下端与隔膜泵进料口法兰连接,所述隔膜泵出料口法兰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远离隔膜泵一端插设固定于浓缩机底面,所述浓缩机远离反应釜一侧下部插设固定有回流管,且回流管远离浓缩机一端插设于反应釜上部一侧,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合理有效的衔接,浓缩机精度高,密闭的过滤不给环保治理带来成本,脱水效果好,不给后续设备带来负担降低干燥成本,实现了无残液过滤,减少了物料的浪费,操作过程的劳动强度低,后期维护便利,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祁常伟 陈劲 王修涛 牛苗宇 余建凯 刘晓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珀(上海)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9
技术公布日:2022/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