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间歇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8246发布日期:2022-09-30 17:3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曝气间歇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厌氧池、缺氧池等搅拌的曝气间歇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即是将污水及工业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使之达到再利用的目的,可节省大量的水资源。
3.污水处理中一些反应池需要对污水进行搅拌,如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污泥池、混凝池、絮凝池等。
4.常用的搅拌方式为搅拌机搅拌或曝气穿孔管搅拌。
5.搅拌机搅拌为连续性搅拌,需要一直供电,每个立方的水体搅拌的功率大约为8w。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污水处理池体较小,对于小型池体因受空间限制,无法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
6.曝气穿孔管搅拌,是将管道固定在需搅拌的池体底部,管道上均匀开小孔,通过鼓风机连续向管道内充气,气流从小孔喷出,对水体形成搅拌。管道开孔一般6~8mm,如开孔较大气流容易从少数孔流出,搅拌不均匀;如开孔较小搅拌力度不够,且水池内的固体污染物容易堵死小孔,也容易搅拌不均匀。对于厌氧池、缺氧池要求溶解氧较低,曝气穿孔搅拌不能将溶解氧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对于农村污水处理领域,污水处理池较小,厌氧池、缺氧池通常没有较好的搅拌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7.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搅拌机搅拌能耗高、小型池体不能使用、穿孔管搅拌不均匀、控制不住溶解氧等问题,尤其适用于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厌氧池、缺氧池的搅拌,可将连续气流转换成曝气间歇且用途广泛的曝气间歇搅拌装置。
8.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曝气间歇搅拌装置,固定安装在池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进气管、排气管和集气筒,所述进气管通过支架其上端固定在液面之上且端口连通供气气源,下端延伸至液面之下且端口与集气筒的顶端密封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上端的端口旁安装设有气流调节阀,所述集气筒开口朝下且下端边缘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池体内,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从集气筒的开口处伸入且弯曲延伸至集气筒内与进气管的下端相对间隔设置,另一端在集气筒外弯曲后向上延伸且端口位置高于另一端的端口位置。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气筒的上半部分呈圆锥体型,下半部分呈圆筒形。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气气源为提供持续气流的鼓风机。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端部均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池体内。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还包括支腿,所述集气筒的下端边缘通过间隔设置的支腿固定安装在池体内。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曝气间歇搅拌装置的零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该搅拌装置解决了传统搅拌机搅拌能耗高、小型池体不能使用、穿孔管搅拌不均匀、控制不住溶解氧等技术问题;
16.2,该搅拌装置可通过气流调节阀调节搅拌强度,比搅拌机更节能;
17.3,该搅拌装置用于容积较小的池体,尤其适用于农村污水处理领域,也可以多个装置组合,用于较大的污水处理厂;
18.4,该搅拌装置通过大气团对水体进行搅拌,搅拌强度高,污水混合度好,不存在曝气穿孔管堵死的问题;
19.5,该搅拌装置使用集中加强气流搅拌方式,没有微小气泡,不对水体充氧,尤其适用于缺氧池的活性污泥搅拌;
20.6,该搅拌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气体的聚集与释放实现间歇搅拌,没有外加动力,整个装置没有运动部件,后期不需要维护。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曝气间歇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曝气间歇搅拌装置安装在池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示意:1-支架;11-固定板;12-支腿;2-进气管;3-排气管;31-排气管内管;32-排气管外管;4-集气筒;5-气流调节阀;6-池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曝气间歇搅拌装置,固定安装在池体6内,包括支架1、进气管2、排气管3和集气筒4,所述进气管2通过支架1其上端固定在液面之上且端口连通供气气源,下端延伸至液面之下且端口与集气筒4的顶端密封相连通,所述进气管2的上端的端口旁安装设有气流调节阀5,所述集气筒4开口朝下且下端边缘通过支架1固定安装在池体6内,所述排气管3的一端从集气筒4的开口处伸入且弯曲延伸至集气筒4内与进气管2的下端相对间隔设置,另一端在集气筒4外弯曲后向上延伸且端口位置高于另一端的端口位置。所述供气气源为提供持续气流的鼓风机(未画出)。鼓风机提供持续气流,一台鼓风机可以给多个装置供气。
26.如图1所示,所述集气筒4的上半部分呈圆锥体型,下半部分呈圆筒形。所述曝气间歇搅拌装置的零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27.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1还包括固定板11,所述进气管2和排气管3的端部均通过固
定板11固定在池体6内。所述支架1还包括支腿12,所述集气筒4的下端边缘通过间隔设置的支腿12固定安装在池体6内。
28.如图2所示,集气筒4及大部分管路浸没于水下,管路由支架1、固定板11和支腿12与池体6固定连接。排气管3位于集气筒4内的一段为排气管内管31,排气管3内最低点处标记为a点,位于集气筒4外的一段为排气管外管32且该端口标记为b点。
29.装置初始状态时,集气筒4内充满污水;鼓风机启动,打开气流调节阀5,气流从进气管2进入,随着气体在集气筒4内累积,集气筒4内水位及排气管内管31水位被下压,当液位降至a点高度时,气体从排气管内管31流到排气管外管32,并在排气管3内形成连续气流,此时排气管3的出口b点压力小于a点,a点处液面上升,集气筒4内的气体从排气管3迅速排出,形成气流对池体6内水体产生搅拌作用。集气筒4内气体排出后,集气筒4和排气管3再次充满水体,回到初始状态,如此,周而复始对水体实现搅拌,该过程也可称为气虹吸搅拌过程。
30.搅拌的频率通过气流调节阀5实现,气流调大搅拌频次增加,水体搅拌强度增大;气流调小搅拌频次减少,水体搅拌强度减小。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曝气间歇搅拌装置,固定安装在池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进气管、排气管和集气筒,所述进气管通过支架其上端固定在液面之上且端口连通供气气源,下端延伸至液面之下且端口与集气筒的顶端密封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上端的端口旁安装设有气流调节阀,所述集气筒开口朝下且下端边缘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池体内,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从集气筒的开口处伸入且弯曲延伸至集气筒内与进气管的下端相对间隔设置,另一端在集气筒外弯曲后向上延伸且端口位置高于另一端的端口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间歇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筒的上半部分呈圆锥体型,下半部分呈圆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曝气间歇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气源为提供持续气流的鼓风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间歇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端部均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池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间歇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支腿,所述集气筒的下端边缘通过间隔设置的支腿固定安装在池体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间歇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间歇搅拌装置的零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曝气间歇搅拌装置,固定安装在池体内,包括支架、进气管、排气管和集气筒,进气管通过支架其上端固定在液面之上且端口连通供气气源,下端延伸至液面之下且端口与集气筒的顶端密封相连通,进气管的上端的端口旁安装设有气流调节阀,集气筒开口朝下且下端边缘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池体内,排气管的一端从集气筒的开口处伸入且弯曲延伸至集气筒内与进气管的下端相对间隔设置,另一端在集气筒外弯曲后向上延伸且端口位置高于另一端的端口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搅拌机搅拌能耗高、小型池体不能使用、穿孔管搅拌不均匀、控制不住溶解氧等问题,可将连续气流转换成曝气间歇且用途广泛的曝气间歇搅拌装置。成曝气间歇且用途广泛的曝气间歇搅拌装置。成曝气间歇且用途广泛的曝气间歇搅拌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赵廷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绿源智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6
技术公布日:2022/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