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8986发布日期:2022-03-23 11:4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提高,对汽车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要求汽车内饰在提高车内的装饰性同时兼具与车外的隔热、绝热效果,并且能够降低车内噪声,提高乘坐体验。
3.汽车内饰件涂装工序中,遮蔽是一种保护方法,在对内饰件进行喷漆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喷漆区域以外如工艺孔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不受油漆等涂料的污染,因此就要对非喷漆区域进行覆盖保护,即遮蔽。
4.内饰门板上体补胶时,由于上体复合件需要将pvc表皮包覆在骨架内侧,需要在内侧进行补胶,同时又要避免将胶水喷溅到骨架内侧的结构筋位和柱子上,所以需要对上体骨架内侧筋位和柱子进行遮蔽,目前缺少合适的遮蔽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其可以实现在进行车门上体补胶时,对上体骨架内侧筋位和柱子进行遮蔽,避免喷胶。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包括底板和遮蔽治具,所述遮蔽治具包括用于遮蔽车门上体正面的上盖板以及设置在上盖板一侧的用于遮蔽车门上体侧面的侧板,所述上盖板和侧板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盖板相对于底板可向外翻转,所述上盖板还包括分别用于遮蔽车门上体两端的第一遮蔽板和第二遮蔽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车门上体的支撑块。
7.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和侧板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更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通过设置在侧板中部的插销结构以及2个分别设置于侧板两端的第一合页与上盖板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与底板铰接,更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通过两个设置在上盖板内侧的第二合页与底板连接,最优选地,所述第二合页选择锌合金合页。
9.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可以将底板提起的把手。
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两端还设置有用于车门上体定位的定位装置。
11.进一步的,所述补胶遮蔽工装还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隔板,底板被隔板分割成左右对称的左底板和右底板,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对称设置有上述遮蔽治具。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轮廓形状、大小与汽车门板内饰件内侧形状、大小相匹配的遮蔽工装,工装为对称结构,中间设有隔板,可以遮挡喷涂胶水,防止喷涂过程中胶水飞溅,形成污染。
14.2、车门上体放置在底板后,遮蔽治具恰好覆盖在车门上体的表面,遮蔽治具包括
了可以对其需要喷涂胶水的各个部位进行遮蔽的多个遮蔽装置,确保车门上体不会被喷溅到胶水,另外,通过设置可翻转上盖板和侧板,通过翻转上盖板,便于对车门上体进行更换,同时侧板相对于上盖板可拆卸安装,便于对侧板进行更换,以满足不同结构或型号的车门上体的喷涂遮蔽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补胶遮蔽工装在放置有车门上体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补胶遮蔽工装一侧放置有车门上体工件,一侧未放置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的俯视图。
19.图5为图3的主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底板;11-隔板;12-左底板;13-右底板;2—上盖板;21—第一遮蔽板;22—第二遮蔽板;3—侧板;31—插销结构;32—第一合页;4—支撑块;5—把手;6—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包括底板1和遮蔽治具,所述遮蔽治具包括用于遮蔽车门上体正面的上盖板2以及设置在上盖板一侧的用于遮蔽车门上体侧面的侧板3,上盖板2和侧板3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盖板2相对于底板1可向外翻转,上盖板2还包括分别用于遮蔽车门上体两端的第一遮蔽板21和第二遮蔽板22,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车门上体的支撑块4,为了确保车门上体放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底板2上设置有3块支撑块4,分别用来支撑车门上体的前、中、后三个部位。使用时,将上盖板2以及侧板3向外翻转露出底板1,将车门上体放置于底板1,并支撑于支撑块4上,然后将上盖板2和侧板3向内翻转,覆盖在车门上体上方,将其与底板1固定,接着进行补胶工作,本实用新型的遮蔽工装,在车门上体的待补胶时可能会喷溅到的正面、两端以及侧面均设置有相应的遮蔽装置,有效防止了补胶过程中胶水的喷溅。
24.为了适应不同型号内饰件的喷涂遮蔽,上盖板2和侧板3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本实施例中,侧板3通过设置在侧板3中部的插销结构31以及2个分别设置于侧板3两端的第一合页32与上盖板2连接。
25.所述上盖板2与底板1铰接,本实施例中,上盖板2通过两个设置在上盖板2内侧的第二合页24与底板1连接,通过合页的设置实现上盖板2的可翻转,为了加强底部强度,第二合金24可以选择锌合金合页。
26.为了方便补胶遮蔽工装在工作平台的安装和使用,本实施例的补胶遮蔽工装在底板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可以将底板1提起的把手5。
27.为了方便车门上体工件的放置,本实用新型的补胶遮蔽工装的底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6,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6有2个,分别固定在底板1两
端,定位装置6的安装位置,可以从方便补胶等方面出发选择合适的位置,对应车门上体特定位置,使用时,按照设计的特定位置,快速、准确地将车门上体工件放置在底板1上,同时确保补胶工作的顺利进行。
28.为了增加工装的使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补胶遮蔽工装还包括设置于底板1上的隔板11,底板1被隔板11分割成左右对称的左底板12和右底板13,所述左底板12和右底板13对称设置有上述遮蔽治具。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实现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补胶,实现方便快速补胶,同时中间隔板的设置可以防止一边补胶时胶水飞溅至另一边的产品上。
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胶遮蔽工装包括底板(1)和遮蔽治具,所述遮蔽治具包括用于遮蔽车门上体正面的上盖板(2)以及设置在上盖板一侧用于遮蔽车门上体侧面的侧板(3),所述上盖板(2)和侧板(3)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盖板(2)相对于底板(1)可向外翻转,所述上盖板(2)还包括分别用于遮蔽车门上体两端的第一遮蔽板(21)和第二遮蔽板(22),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车门上体的支撑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和侧板(3)的连接方式为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通过设置在侧板(3)中部的插销结构(31)以及2个分别设置于侧板(3)两端的第一合页(32)与上盖板(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与底板(1)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可以将底板(1)提起的把手(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两端还设置有用于车门上体定位的定位装置(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胶遮蔽工装还包括设置于底板(1)上的隔板(11),底板(1)被隔板(11)分割成左右对称的左底板(12)和右底板(13),所述左底板(12)和右底板(13)对称设置有上述遮蔽治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内饰板上体的补胶遮蔽工装,其包括底板和遮蔽治具,所述遮蔽治具包括用于遮蔽车门上体正面的上盖板以及设置在上盖板一侧的用于遮蔽车门上体侧面的侧板,所述上盖板和侧板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盖板相对于底板可向外翻转,所述上盖板还包括分别用于遮蔽车门上体两端的第一遮蔽板和第二遮蔽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车门上体的支撑块。通过设置可以对需要喷涂胶水的各部位进行遮蔽的遮蔽治具,确保工件不会被喷溅到胶水,另外,通过设置可翻转上盖板和侧板,便于对工件进行更换,同时侧板为可拆卸安装,便于对侧板进行更换,以满足不同结构或型号的车门上体的喷涂遮蔽需求。蔽需求。蔽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亮 王一郎 郭玉伟 牛启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河西(襄阳)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2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