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2470发布日期:2022-03-20 01:00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固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光固化相对于其他固化方式具有速度块、费用低、污染少的有点,光固化的产品质量,不仅取决于树脂配方,而且取决于所采用的固化工艺及设备。现有的光固化产品的厚度较薄,如uv漆膜厚付一般在15-25μm,固化相对容易,而对于复合材料而言,厚度较厚,固化难度较大,现有的光固化装置不能满足固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其根据固化材料的性能排列布置对应数量的uv灯,确保固化的稳定可靠进行。
4.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5.框架,其包括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下部设置有安装腔;
6.若干uv灯,每个所述uv灯包括壳体、uv灯源;
7.下支撑架;
8.上支撑架;
9.所述上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中部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上凸的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沿着上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两块所述下支撑架之间的所述上安装板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连通下部的安装腔;
10.所述上支撑架叠装于所述下支撑架的上部,所述上支撑架外接有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将驱动装置驱动上支撑架升降作业;
11.所述上支撑架、下支撑架的侧部分别排列设置有uv灯固定孔,所述uv灯固定孔沿着上支撑架、下支承架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
12.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固定孔,固接设备贯穿uv灯固定孔后固插于所述支架固定孔、完成uv灯的组装;
13.uv灯组装于所述上支撑架后、形成上层uv灯且uv灯源朝向下布置,uv灯组装于所述下支承架后、形成下层uv灯且uv灯源朝向上布置,待固化原料通过上层uv灯、下层uv灯之间的固化空间,下层uv灯的uv灯本体内置于安装腔内。
14.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15.支架固定孔间距与uv灯固定孔间距不相等,支架固定孔和uv灯固定孔的排布规律为单位长度内数量比1:2~4:5的比例,其使得uv灯可在支撑架上前后移动固定;
16.所述壳体上还集成有通风口,所述uv灯源上集成有进风口,其使得uv灯形成冷却通道;
17.其还包括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固装于所述下支撑架或上支撑架,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检测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是否闭合,在非完全闭合情况下不允许开机运行;
18.其还包括若干个微波检测器,若干个所述微波检测器布置于所述上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两侧位置,所述微波检测器用于检测uv灯向外泄露的微波,超过设定数值后报警停机,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uv灯分别按照需求固装在上支撑架、下支撑架上,形成若干相向布置的上层uv灯、下层uv灯,待固化原料通过上层uv灯、下层uv灯之间的固化空间,其根据固化材料的性能排列布置对应数量的uv灯,确保固化的稳定可靠进行;且由于上支撑板可升降作业,在穿纱或者设备发生故障、产品发生质量问题,可打开检查,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腔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22.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23.框架10、上安装板11、安装腔12、安装槽13、uv灯20、壳体21、uv灯源22、支架固定孔23、通风口24、进风口25、下支撑架30、上支撑架40、气缸50、接近开关60、微波检测器70、uv灯固定孔80。
具体实施方式
24.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见图1和图2,其包括框架10、若干uv灯20、下支撑架30、上支撑架40;
25.框架10,包括有上安装板11,上安装板11的下部设置有安装腔12;
26.每个uv灯20包括壳体21、uv灯源22;
27.上安装板11的宽度方向中部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上凸的下支撑架30,下支撑架30沿着上安装板11的长度方向布置,两块下支撑架30之间的上安装板11开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连通下部的安装腔12;
28.上支撑架40叠装于下支撑架30的上部,上支撑架40外接有升降驱动装置,升将驱动装置驱动上支撑架40升降作业;具体实施时,升降驱动装置具体为气缸50,上支撑架40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接对应气缸50的输出端布置,两侧的两端的气缸50同步作业设置;
29.上支撑架40、下支撑架30的侧部分别排列设置有uv灯固定孔80,uv灯固定孔80沿着上支撑架40、下支承架30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
30.壳体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固定孔23,螺栓设备贯穿uv灯固定孔80后固插于支架固定孔23、完成uv灯20的组装;
31.uv灯20组装于上支撑架40后、形成上层uv灯且uv灯源22朝向下布置,uv灯组20装于下支承架30后、形成下层uv灯且uv灯源22朝向上布置,待固化原料通过上层uv灯、下层uv灯之间的固化空间,下层uv灯的uv灯本体内置于安装腔12内。
32.具体实施时,支架固定孔23间距与uv灯固定孔80间距不相等,支架固定孔23和uv灯固定孔80的排布规律为单位长度内数量比1:2~4:5的比例,其使得uv灯20可在支撑架上前后移动固定;
33.壳体21上还集成有通风口24,uv灯源22上集成有进风口25,其使得uv灯20形成冷却通道;
34.其还包括有接近开关60,接近开关60固装于或上支撑架40,接近开关60用于检测上支撑板40和下支撑板30的是否闭合,在非完全闭合情况下不允许开机运行;
35.其还包括若干个微波检测器70,若干个微波检测器70布置于上安装板11的宽度方向两侧位置,微波检测器70用于检测uv灯20向外泄露的微波,超过设定数值后报警停机,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36.其工作原理如下:将uv灯分别按照需求固装在上支撑架、下支撑架上,形成若干相向布置的上层uv灯、下层uv灯,待固化原料通过上层uv灯、下层uv灯之间的固化空间,其根据固化材料的性能排列布置对应数量的uv灯,确保固化的稳定可靠进行;且由于上支撑板可升降作业,在穿纱或者设备发生故障、产品发生质量问题,可打开检查,便于操作。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框架,其包括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下部设置有安装腔;若干uv灯,每个所述uv灯包括壳体、uv灯源;下支撑架;上支撑架;所述上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中部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上凸的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沿着上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两块所述下支撑架之间的所述上安装板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连通下部的安装腔;所述上支撑架叠装于所述下支撑架的上部,所述上支撑架外接有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将驱动装置驱动上支撑架升降作业;所述上支撑架、下支撑架的侧部分别排列设置有uv灯固定孔,所述uv灯固定孔沿着上支撑架、下支承架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固定孔,固接设备贯穿uv灯固定孔后固插于所述支架固定孔、完成uv灯的组装;uv灯组装于所述上支撑架后、形成上层uv灯且uv灯源朝向下布置,uv灯组装于所述下支承架后、形成下层uv灯且uv灯源朝向上布置,待固化原料通过上层uv灯、下层uv灯之间的固化空间,下层uv灯的uv灯本体内置于安装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固定孔间距与uv灯固定孔间距不相等,支架固定孔和uv灯固定孔的排布规律为单位长度内数量比1:2~4:5的比例,其使得uv灯可在支撑架上前后移动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集成有通风口,所述uv灯源上集成有进风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固装于所述下支撑架或上支撑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若干个微波检测器,若干个所述微波检测器布置于所述上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两侧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固化装置,其根据固化材料的性能排列布置对应数量的UV灯,确保固化的稳定可靠进行。其包括:框架,其包括有上安装板,上安装板的下部设置有安装腔;若干UV灯,每个UV灯包括壳体、UV灯源;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上安装板的宽度方向中部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上凸的下支撑架,下支撑架沿着上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两块下支撑架之间的上安装板开有安装槽,安装槽连通下部的安装腔;上支撑架叠装于下支撑架的上部,上支撑架外接有升降驱动装置,升将驱动装置驱动上支撑架升降作业;上支撑架、下支撑架的侧部分别排列设置有UV灯固定孔,UV灯固定孔沿着上支撑架、下支承架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下支承架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下支承架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


技术研发人员:史兵振 魏明 姚建华 王文 张保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德晴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