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8310发布日期:2022-07-09 09:1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2.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高效除尘器,它利用纤维编织物制作的滤袋来捕捉收集含尘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物。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尘粒在穿过滤布时被滤布纤维拦截,而后跟着气流惯性进入灰斗,过滤后的干净气体从出气口排放。
3.现有内滤式布袋除尘器的结构件之间多都采用焊接方式,在焊接过程中,结构件局部受热后冷却不均匀,将产生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对结构件的设计尺寸、稳定性、美观性、防腐蚀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避免生锈漏雨的情况发生,在安装现场必须进行密封和喷漆防腐处理,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造成整体成本偏高,而且焊接式的结构不利于产品后期的维护保养以及改造升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以解决现有的内滤布袋除尘器结构件焊接后产生变形,需要现场进行除锈防腐处理,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气室、中层框架和灰斗,所述气室的右侧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管道通过螺栓固定在进风口外的气室的侧壁上;气室右侧壁的高度高于左侧壁的高度;气室的侧壁底部通过上圈梁与中层框架的顶部密封连接,中层框架的底部通过下圈梁与灰斗的顶端密封连接;下圈梁通过螺栓安装在支腿的顶端;
7.中层框架包括上花板、数根立柱、安装在立柱构成的框架内侧的滤袋和下花板,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安装有百叶窗,百叶窗位于滤袋的外侧,滤袋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花板和下花板上;上花板的边缘通过螺栓连接在上圈梁上;下花板的边缘通过螺栓连接在下圈梁上;立柱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圈梁和下圈梁上;
8.喇叭状灰斗底部的出灰口安装有排灰装置。
9.优选的,所述排灰装置包括螺旋绞龙和闭风器,螺旋绞龙与减速电机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中层框架的外侧设置有上检修层和下检修层,上检修层位于上圈梁的外侧,上检修层与立柱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斜支撑杆;下检修层位于下圈梁的外侧,下检修层与支腿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斜支撑杆。
11.优选的,所述上检修层和下检修层的一侧均设置有爬梯。
12.优选的,相邻的所述支腿之间安装有连接杆。
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14.带有灰尘的气体通过进气管道从进风口进入气室的顶部后,分散到中层框架内部的滤袋中,经过滤袋过滤后的洁净气体从百叶窗排放到大气中,灰尘下落到灰斗内,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灰斗的底部,启动减速电机,带动螺旋绞龙转动,将灰尘从灰斗的排灰口排
出,统一收集、处理。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中气室、上圈梁、中层框架、下圈梁、灰斗及支腿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并且在连接处安装密封条或密封垫圈,保证了气密性;各个零部件在连接时不会发生形变、脱漆的现象,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即可,工作效率高,维修更换方便,产品可靠性得到保证;
17.(2)本实用新型中气室的进风口所在侧壁的高度高于相对置的另一侧的高度,顶部为斜坡状,进入的夹杂有灰尘的气流被聚集后能够更加均匀的分散到各个滤袋中,使得气流分布均匀;
18.(3)本实用新型在灰斗的底部设置螺栓绞龙输送堆积在灰斗底部的灰尘,提高了清灰效率;
19.(4)本实用新型在上圈梁、下圈梁的外侧均设置检修层,便于巡检、更换维修滤袋和百叶窗。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气室,2、中层框架,3、灰斗,4、上检修层,5、排灰装置,6、上圈梁,7、上花板,8、百叶窗,9、下检修层,10、下圈梁,11、减速电机,12、闭风器,13、螺旋绞龙,14、支腿,15、下花板,16、进风口,17、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4.如图1、图2所示,一种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气室1、中层框架2和灰斗3,气室1的右侧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6,进风管道通过螺栓固定在进风口16外的气室1的侧壁上;气室1右侧壁的高度高于左侧壁的高度;气室1的侧壁底部通过上圈梁6与中层框架2的顶部密封连接,中层框架2的底部通过下圈梁10与灰斗3的顶端密封连接;下圈梁10通过螺栓安装在支腿14的顶端;
25.中层框架2包括上花板7、数根立柱17、安装在立柱17构成的框架内侧的滤袋和下花板15,两个相邻的立柱17之间安装有百叶窗8,百叶窗8位于滤袋的外侧,滤袋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花板7和下花板15上;上花板7的边缘通过螺栓连接在上圈梁6上;下花板15的边缘通过螺栓连接在下圈梁10上;立柱17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圈梁6和下圈梁10上;
26.喇叭状灰斗3底部的出灰口安装有排灰装置5。
27.排灰装置5包括螺旋绞龙13和闭风器12,螺旋绞龙13与减速电机11相连接。
28.中层框架2的外侧设置有上检修层4和下检修层9,上检修层4位于上圈梁6的外侧,上检修层4与立柱17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斜支撑杆;下检修层9位于下圈梁10的外侧,下检修层9与支腿14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斜支撑杆。上检修层4和下检修层9的一侧均设置有爬梯。
29.相邻的支腿14之间安装有连接杆。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31.带有灰尘的气体通过进气管道从进风口16进入气室1的顶部后,分散到中层框架2内部的滤袋中,经过滤袋过滤后的洁净气体从百叶窗8排放到大气中,灰尘下落到灰斗3内,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灰斗3的底部,启动减速电机11,带动螺旋绞龙13转动,将灰尘从灰斗3的排灰口排出,统一收集、处理。
32.本实用新型中气室、上圈梁、中层框架、下圈梁、灰斗及支腿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并且在连接处安装密封条或密封垫圈,保证了气密性;各个零部件在连接时不会发生形变、脱漆的现象,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即可,工作效率高,维修更换方便,产品可靠性得到保证。


技术特征:
1.一种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气室(1)、中层框架(2)和灰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1)的右侧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6),进风管道通过螺栓固定在进风口(16)外的气室(1)的侧壁上;气室(1)右侧壁的高度高于左侧壁的高度;气室(1)的侧壁底部通过上圈梁(6)与中层框架(2)的顶部密封连接,中层框架(2)的底部通过下圈梁(10)与灰斗(3)的顶端密封连接;下圈梁(10)通过螺栓安装在支腿(14)的顶端;中层框架(2)包括上花板(7)、数根立柱(17)、安装在立柱(17)构成的框架内侧的滤袋和下花板(15),两个相邻的立柱(17)之间安装有百叶窗(8),百叶窗(8)位于滤袋的外侧,滤袋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花板(7)和下花板(15)上;上花板(7)的边缘通过螺栓连接在上圈梁(6)上;下花板(15)的边缘通过螺栓连接在下圈梁(10)上;立柱(17)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圈梁(6)和下圈梁(10)上;喇叭状灰斗(3)底部的出灰口安装有排灰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装置(5)包括螺旋绞龙(13)和闭风器(12),螺旋绞龙(13)与减速电机(1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框架(2)的外侧设置有上检修层(4)和下检修层(9),上检修层(4)位于上圈梁(6)的外侧,上检修层(4)与立柱(17)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斜支撑杆;下检修层(9)位于下圈梁(10)的外侧,下检修层(9)与支腿(14)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斜支撑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修层(4)和下检修层(9)的一侧均设置有爬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支腿(14)之间安装有连接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内滤布袋除尘器,包括气室、中层框架和灰斗,气室右侧壁的高度高于左侧壁的高度;气室的侧壁底部通过上圈梁与中层框架的顶部密封连接,中层框架的底部通过下圈梁与灰斗的顶端密封连接;下圈梁通过螺栓安装在支腿的顶端;中层框架包括上花板、数根立柱、滤袋和下花板,上花板的边缘通过螺栓连接在上圈梁上;下花板的边缘通过螺栓连接在下圈梁上;立柱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圈梁和下圈梁上。本实用新型中气室、上圈梁、中层框架、下圈梁、灰斗及支腿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各个零部件在连接时不会发生形变、脱漆的现象,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即可,工作效率高,维修更换方便,产品可靠性得到保证。产品可靠性得到保证。产品可靠性得到保证。


技术研发人员:贾峻 李明远 刘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7/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