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煤泥进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3226发布日期:2022-03-23 10:5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煤泥进料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煤泥进料斗。


背景技术:

2.水煤泥是煤粉和水混合而形成的半固体物,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产品,随着煤炭加工和生产的深度发展,煤泥的产量明显上升,煤泥的二次利用成为重要的生产环节。
3.现有技术中,煤泥的二次利用需要将煤泥输送至破碎机中进行破碎,由于煤泥的持水性比较弱,煤泥在煤厂长期堆放以后,再由进料斗进入破碎机等装置中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一种水煤泥进料斗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煤泥在煤厂长期堆放以后,再由进料斗进入破碎机等装置中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水煤泥进料斗。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煤泥进料斗,包括:
6.底板;
7.抑尘结构i,其包括:导料板i,设置在底板上,其上端通过支撑板与底板连接,所述导料板i与底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水的腔体,所述导料板i的下端与底板之间形成出水口,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腔体相通的进水口。
8.优选的,还包括抑尘结构ii,所述抑尘结构ii与抑尘结构i的结构相同,所述抑尘结构ii中的导料板ii设置在导料板i的上方,所述导料板ii的下端与导料板i的上端形成出水口。
9.优选的,所述抑尘结构ii设置有多个。
10.优选的,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水管,水管上均布设置有多个朝向出料方向的喷头。
11.优选的,所述导料板i和导料板ii均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i或导料板ii与底板之间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
°‑
20
°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底板相垂直设置,抑尘结构ii中的支撑板与底板背离出水口的一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挡料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煤泥进料斗,其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煤泥进料斗上设置的抑尘结构,在送料的时,将水源从进水口接入腔体内,水从出水口喷出,将煤泥冲入料斗内,避免了煤泥下落后扬起浮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抑尘结构,煤泥能够通过水力进料,使得煤泥落入导料板后能够迅速被水冲走,同时能够避免煤泥粘附在导料板上。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左视方向的剖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左视方向的剖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挡料板;2、底板;3、导料板i;4、进水口;5、支撑板;6、导料板ii;7、出水口;8、水管;9、喷头;10、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1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3.实施例1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煤泥进料斗,包括底板2,还包括抑尘结构i,抑尘结构i包括倾斜设置在底板2上的导料板i3,导料板i3上端通过支撑板5与底板2连接,导料板i3与底板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水的腔体10,所述导料板i3与底板2之间形成出水口7,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与腔体10相通的进水口4。
25.在进料时,将水源从进水口4接入,水从出水口7流出,能够将倒入导料板i3上的煤泥及时冲走,避免煤泥产生扬尘,同时避免煤泥粘附在导料板i3上。
26.为了使本装置有更好的抑尘效果,还包括抑尘结构ii,所述抑尘结构ii与抑尘结构i结构相同,所述抑尘结构ii中的导料板ii6设置在导料板i3的上方,所述导料板ii6的下端与导料板i3背离支撑板5的一侧形成出水口7。
27.抑尘结构ii依次排布设置有多个,优选地设置两个。
28.为了使导料板与底板2之间的出水口较小的情况下腔体10还能有足够的容量,所述导料板i3和导料板ii6均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i3或导料板ii6与底板2之间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
°‑
20
°

2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5与底板2的方向相垂直设置,抑尘结构ii中的支撑板5与底板2上端连接。
30.靠近底板2上端的导料板ii6的高度小于300mm。
31.进一步地,导料板i3和导料板ii6均由10mm的钢板制成。
32.进一步地,底板2的两侧设置有挡料板1。
33.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3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进料之前,先将水管与进水口4接通,使水源进入腔体10内,从出水口7喷出沿着导料板i3流下,此时,开始将煤泥倒入料斗,煤泥在水力的冲刷下从料斗流出,避免了煤泥落下后浮起扬尘。
35.实施例2
36.如附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煤泥进料斗,为了使得从出水口7流出的水具有足够的水压,腔体10内靠近出水口7的一侧设置有水管8,水管8上均布设置有多个朝向进料方向的喷头9,水管8从进水口4穿设入腔体10中。
37.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3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煤泥在水力的作用下沿导流板流出,在进料之前,先将水源与水管8接通,使水进入水管8内,水管8均布连接有多个喷头9,喷头9将水从出水口7喷出沿着底板2流下,此时,开始将煤泥倒入料斗内,煤泥在水力的冲刷下从沿着导料板i3和导料板ii6冲出,避免了煤泥落下后浮起扬尘。
3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煤泥进底板上设置抑尘结构i和多个抑尘结构ii,将水源从进水口接入腔体内,水从出水口喷出,将煤泥通过水力从导料板i3和导料板ii6冲出,避免了煤泥下落后扬起浮尘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能够避免煤泥粘附在料斗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40.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煤泥进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抑尘结构i,其包括:导料板i(3),设置在底板(2)上,其上端通过支撑板(5)与底板(2)连接,所述导料板i(3)与底板(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水的腔体(10),所述导料板i(3)的下端与底板(2)之间形成出水口(7),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与腔体(10)相通的进水口(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泥进料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抑尘结构ii,所述抑尘结构ii与抑尘结构i的结构相同,所述抑尘结构ii中的导料板ii(6)设置在导料板i(3)的上方,所述导料板ii(6)的下端与导料板i(3)的上端形成出水口(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泥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尘结构ii设置有多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泥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0)内设置有水管(8),水管(8)上均布设置有多个朝向出料方向的喷头(9)。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泥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i(3)和导料板ii(6)均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i(3)或导料板ii(6)与底板(2)之间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
°‑
20
°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泥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与底板(2)相垂直设置,抑尘结构ii中的支撑板(5)与底板(2)背离出水口(7)的一侧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煤泥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两侧设置有挡料板(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煤泥进料斗,包括底板,还包括抑尘结构I,抑尘结构I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导料板I,导料板I上端通过支撑板与底板连接,导料板I与底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水的腔体,所述导料板I与底板之间形成出水口,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腔体相通的进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煤泥进底板上设置抑尘结构,将水源从进水口接入腔体内,水从出水口喷出,将煤泥通过水力从底板冲入,避免了煤泥下落后扬起浮尘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能够避免煤泥粘附在料斗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斌 张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一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