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工程用的机油回收装置

文档序号:29907459发布日期:2022-05-06 00:24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工程用的机油回收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回收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工程用的机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被誉为汽车的“血液”。机油在车内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杂质,继续使用时会影响汽车的运行,此时需要对这些机油进行过滤回收来处理其中的杂质,但是现有的机油回收装置一般不方便对其中的过滤机构进行清理或更换,从而影响机油的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工程用的机油回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4.一种车辆工程用的机油回收装置,包括箱体、进油筒、连接筒及过滤筒,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油孔,所述箱体在进油孔处同轴设置有固定筒,所述进油筒与固定筒螺纹连接,所述进油筒中固定有油斗,所述连接筒位于进油孔中且其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的过滤筒,所述连接筒的内壁上对称设有折叠把手,所述箱体的前侧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有手动阀门。
5.优选的,所述油斗的下端设有延伸至连接筒中的延长管。
6.优选的,沿过滤筒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导向槽,所述过滤筒在导向槽的下方设有与导向槽连通的限位槽,沿连接筒的外壁上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限位块,所述连接筒的顶部固定有固定边,所述固定边的底部固定有卡环,所述固定筒上设有与卡环配合的卡槽。
7.优选的,所述折叠把手包括连接板、把手主体及扭簧,所述连接板为弧形结构并与连接筒的内壁固定,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凵”字形且开口朝下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把手主体固定于转轴上,所述扭簧套设于转轴上且其一端抵接在把手主体上,另一端抵接在连接板上。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机油回收装置的进油筒与固定筒、连接筒与箱体以及连接筒与过滤筒之间均是可拆卸连接的,此外在连接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折叠把手,当需要对过滤筒进行全面清洗或更换时,可以将过滤筒十分便捷的从箱体中取出,提高了机油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油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进油筒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图3位安装连接筒和过滤筒时的俯视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筒和过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7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8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箱体,11、进油孔,2、固定筒,21、卡槽,3、进油筒,31、油斗,32、延长管,4、连接筒,41、限位块,42、固定边,43、卡环,5、过滤筒,51、导向槽,52、限位槽,6、折叠把手,61、连接板,62、固定板,63、转轴,64、把手主体,65、扭簧,7、出油管,8、手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20.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工程用的机油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进油筒3、连接筒4及过滤筒5,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进油孔11,所述箱体1在进油孔11处同轴设置有固定筒2,所述进油筒3与固定筒2螺纹连接,所述进油筒3中固定有油斗31,所述连接筒4位于进油孔11中且其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的过滤筒5,所述连接筒4的内壁上对称设有折叠把手6,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有出油管7,所述出油管7上设有手动阀门8。
21.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油斗31的下端设有延伸至连接筒4中的延长管32,避免机油在进入箱体1时会残留在连接筒4的固定边42上,造成取下连接筒4时残留的机油扩散至箱体1外侧。
22.此外,沿过滤筒5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导向槽51,所述过滤筒5在导向槽51的下方设有与导向槽51连通的限位槽52,沿连接筒4的外壁上设有与导向槽51配合的限位块41,便于对连接筒4和过滤筒5进行连接,所述连接筒4的顶部固定有固定边42,所述固定边42的底部固定有卡环43,所述固定筒2上设有与卡环43配合的卡槽21。
23.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折叠把手6包括连接板61、把手主体64及扭簧65,所述连接板61为弧形结构并与连接筒4的内壁固定,所述连接板61上设有“凵”字形且开口朝下的固定板62,所述固定板62中转动连接有转轴63,所述把手主体64固定于转轴63上,所述扭簧65套设于转轴63上且其一端抵接在把手主体64上,另一端抵接在连接板61上,在扭簧65的作用下对使用后的把手主体64转动至固定板62中进行折叠收纳。
24.具体实施方式及原理:
25.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当需要对过滤筒5进行全面清洗或更换时,操作者首先戴上手套,然后将进油筒3从箱体1上的固定筒2上旋转下来,双手分别握住连接筒4内壁两侧的折叠把手6上的把手主体64,将连接筒4和过滤筒5从箱体1的进油孔11中取出,然后松开把手主体64并在扭簧65的作用下,把手主体64旋转至固定板62中,接着将连接筒4和过滤筒5进行分离,即首先转动连接筒4使其在过滤筒5上的限位槽52中旋转,当连接筒4上的限位块41对准过滤筒5上的导向槽51时,向上移动连接筒4,将连接筒4从过滤筒5中取出,接着将过滤筒5进行清洗或更换,当过滤筒5清洗或更换完成后,将连接筒4上的限位块41对准过
滤筒5上的导向槽51,向下移动连接筒4,将连接筒4插入过滤筒5中,接着转动连接筒4使其上的限位块41远离导向槽51,即完成连接筒4和过滤筒5的安装,然后将连接筒4和过滤筒5插入箱体1的进油孔11中,当连接筒4安装完成后其上的卡环43会位于固定筒2上的卡槽21中,接着将进油筒3放在固定筒2上,转动进油筒3使其与固定筒2螺纹连接,此时油斗31下端的延长管32位于连接筒4中,此时即完成对过滤筒5在箱体1中的安装。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机油回收装置的进油筒与固定筒、连接筒与箱体以及连接筒与过滤筒之间均是可拆卸连接的,此外在连接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折叠把手,当需要对过滤筒进行全面清洗或更换时,可以将过滤筒十分便捷的从箱体中取出,提高了机油回收效率。
2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工程用的机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进油筒(3)、连接筒(4)及过滤筒(5),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进油孔(11),所述箱体(1)在进油孔(11)处同轴设置有固定筒(2),所述进油筒(3)与固定筒(2)螺纹连接,所述进油筒(3)中固定有油斗(31),所述连接筒(4)位于进油孔(11)中且其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的过滤筒(5),所述连接筒(4)的内壁上对称设有折叠把手(6),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有出油管(7),所述出油管(7)上设有手动阀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工程用的机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斗(31)的下端设有延伸至连接筒(4)中的延长管(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工程用的机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过滤筒(5)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导向槽(51),所述过滤筒(5)在导向槽(51)的下方设有与导向槽(51)连通的限位槽(52),沿连接筒(4)的外壁上设有与导向槽(51)配合的限位块(41),所述连接筒(4)的顶部固定有固定边(42),所述固定边(42)的底部固定有卡环(43),所述固定筒(2)上设有与卡环(43)配合的卡槽(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工程用的机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把手(6)包括连接板(61)、把手主体(64)及扭簧(65),所述连接板(61)为弧形结构并与连接筒(4)的内壁固定,所述连接板(61)上设有“凵”字形且开口朝下的固定板(62),所述固定板(62)中转动连接有转轴(63),所述把手主体(64)固定于转轴(63)上,所述扭簧(65)套设于转轴(63)上且其一端抵接在把手主体(64)上,另一端抵接在连接板(6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工程用的机油回收装置,涉及机油回收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箱体、进油筒、连接筒及过滤筒,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油孔,所述箱体在进油孔处同轴设置有固定筒,所述进油筒与固定筒螺纹连接,所述进油筒中固定有油斗,所述连接筒位于进油孔中且其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的过滤筒,所述连接筒的内壁上对称设有折叠把手,所述箱体的前侧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有手动阀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油筒与固定筒、连接筒与箱体以及连接筒与过滤筒之间均是可拆卸连接的,在需要对过滤筒进行全面清洗或更换时,十分的方便。十分的方便。十分的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吴迎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20
技术公布日:2022/5/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