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6699发布日期:2022-04-07 04:0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以及臭气除臭净化等,由于废气产生情况多样化,很多废气成分复杂,往往不同时间段产生的废气成分都不同,给处理时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废气处理无法达到需要的效果,不利于环境保护;
3.但现有的废气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废气进行预处理,使废气的中各种杂质混合在一起,在处理过程中不彻底,导致设备工作效率变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废气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废气进行预处理,使废气的中各种杂质混合在一起,在处理过程中不彻底,导致设备工作效率变低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进气仓,所述进气仓一侧设有盖板,所述进气仓与盖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盖板外壁的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盖板外壁的另一侧设有与进气管相通的导气管,所述进气管顶部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进气仓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定位板内部安装有与第一螺纹槽相适配的锁紧螺杆,所述进气仓顶部贯穿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输出端设有喷淋仓,所述喷淋仓顶部安装有喷水盘。
6.优选的,所述喷淋仓的下方且位于进气仓的一侧设有净水仓,所述净水仓一侧设有中和仓。
7.优选的,所述净水仓与中和仓之间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两端均设有导水管。
8.优选的,所述中和仓外壁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内壁套接有传动杆,所述定位盘一侧设有与传动杆相贴合的定位螺杆。
9.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板,所述搅板内部等间距开设有矩形孔。
10.优选的,所述中和仓一侧设有净化仓,所述中和仓与净化仓之间通过网板连接,所述净化仓内部设有活性炭层,所述净化仓一端设有排水管。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进气管将废气排入进气仓,废气通过导管喷在过滤板上,通过过滤板对废气中的颗粒物质进行排除,同时通过铰链可以打开盖板,便于对进气仓进行清理,通过滑孔滑动过滤板,方便拆装更换,然后使废气通过输送管进入喷淋仓,
通过喷淋仓对废气中有害物质加湿,使其落入净水仓,然后通过水泵排入中和仓,对废气进行加工,通过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搅板,使中和仓内部的药液与净水仓排入的废水进行中和,进一步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活性炭层对有害物质进行吸附,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出,方便用户使用,本装置具有预处理结构,可以对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排除,并且具有搅拌结构,能够使中和仓内部液体均匀混合,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便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传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进气仓;2、盖板;3、铰链;4、进气管;5、滑孔;6、过滤板;7、定位板;8、锁紧螺杆;9、输送管;10、喷淋仓;11、喷水盘;12、净水仓;13、中和仓;14、水泵;15、导水管;16、电机;17、定位盘;18、传动杆;19、定位螺杆;20、搅板;21、净化仓;22、活性炭层;2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18.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进气仓1,所述进气仓1一侧设有盖板2,所述进气仓1与盖板2之间通过铰链3连接,所述盖板2外壁的一侧设有进气管4,所述盖板2外壁的另一侧设有与进气管4相通的导气管,所述进气管4顶部设有滑孔5,所述滑孔5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所述进气仓1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定位板7内部安装有与第一螺纹槽相适配的锁紧螺杆8,所述进气仓1顶部贯穿有输送管9,所述输送管9的输出端设有喷淋仓10,所述喷淋仓10顶部安装有喷水盘11。
19.所述喷淋仓10的下方且位于进气仓1的一侧设有净水仓12,所述净水仓12一侧设有中和仓13,所述净水仓12与中和仓13之间设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两端均设有导水管15,通过喷淋仓10对废气中有害物质加湿,使其落入净水仓12,然后通过水泵14排入中和仓13,对废气进行加工。
20.所述中和仓13外壁一侧设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输出端设有定位盘17,所述定位盘17内壁套接有传动杆18,所述定位盘17一侧设有与传动杆18相贴合的定位螺杆19,所述传动杆18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板20,所述搅板20内部等间距开设有矩形孔,通过电机16带动传动杆18转动,传动杆18带动搅板20,使中和仓13内部的药液与净水仓12排入的废水进行中和,进一步对废水进行处理。
21.所述中和仓13一侧设有净化仓21,所述中和仓13与净化仓21之间通过网板连接,所述净化仓21内部设有活性炭层22,所述净化仓21一端设有排水管23,废水通过网板进入净化仓21,通过活性炭层22对有害物质进行吸附,然后通过排水管23排出,方便用户使用。
22.该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使用时通过进气管4将废气排入进气仓1,废气通过导管喷在过滤板6上,通过过滤板6对废气中的颗粒物质进行排除,同时通过铰链3
可以打开盖板2,便于对进气仓1进行清理,通过滑孔5滑动过滤板6,方便拆装更换,然后使废气通过输送管9进入喷淋仓10,通过喷淋仓10对废气中有害物质加湿,使其落入净水仓12,然后通过水泵14排入中和仓13,对废气进行加工,通过电机16带动传动杆18转动,传动杆18带动搅板20,使中和仓13内部的药液与净水仓12排入的废水进行中和,进一步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活性炭层22对有害物质进行吸附,然后通过排水管23排出,方便用户使用,本装置具有预处理结构,可以对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排除,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并且具有搅拌结构,能够使中和仓13内部液体均匀混合,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便于用户使用。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仓(1),所述进气仓(1)一侧设有盖板(2),所述进气仓(1)与盖板(2)之间通过铰链(3)连接,所述盖板(2)外壁的一侧设有进气管(4),所述盖板(2)外壁的另一侧设有与进气管(4)相通的导气管,所述进气管(4)顶部设有滑孔(5),所述滑孔(5)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所述进气仓(1)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定位板(7)内部安装有与第一螺纹槽相适配的锁紧螺杆(8),所述进气仓(1)顶部贯穿有输送管(9),所述输送管(9)的输出端设有喷淋仓(10),所述喷淋仓(10)顶部安装有喷水盘(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仓(10)的下方且位于进气仓(1)的一侧设有净水仓(12),所述净水仓(12)一侧设有中和仓(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仓(12)与中和仓(13)之间设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两端均设有导水管(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仓(13)外壁一侧设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输出端设有定位盘(17),所述定位盘(17)内壁套接有传动杆(18),所述定位盘(17)一侧设有与传动杆(18)相贴合的定位螺杆(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18)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板(20),所述搅板(20)内部等间距开设有矩形孔。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仓(13)一侧设有净化仓(21),所述中和仓(13)与净化仓(21)之间通过网板连接,所述净化仓(21)内部设有活性炭层(22),所述净化仓(21)一端设有排水管(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处理成分复杂气体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进气仓,所述进气仓一侧设有盖板,所述进气仓与盖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盖板外壁的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盖板外壁的另一侧设有与进气管相通的导气管,所述进气管顶部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进气仓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定位板内部安装有与第一螺纹槽相适配的锁紧螺杆,所述进气仓顶部贯穿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输出端设有喷淋仓;本装置具有预处理结构,可以对废气中的颗粒杂质进行排除,并且具有搅拌结构,能够使中和仓内部液体均匀混合,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便于用户使用。便于用户使用。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华 杜太禄 朱连春 严江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钦江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