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0586发布日期:2022-04-27 11:5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今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通常都将秸秆进行打碎进行处理,用于饲料或者助燃物,为了保证对环境的保护,减少纸制品使用,可将秸秆废渣加工成烟花底座原材料,也就是秸秆废渣代替传统烟花底座的废纸。
3.市场上的秸秆废渣回收装置都是采用直接粉碎的方式,来将秸秆进行处理,但秸秆中会残留着水分,导致其质地较软,无法更好的被粉碎,影响到后续加工成烟花底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包括:
6.筒体,所述筒体的外部四周设置有四组支撑立脚;
7.出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撑立脚的内侧顶端;
8.粉碎加工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撑立脚的上端顶部;
9.所述粉碎加工机构包括:
10.第二升降杆,其分别设置于四组所述支撑立脚的上端处;
11.连接杆,其分别设置于四组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上端一侧;
12.顶板,其设置于所述四组连接杆的底端;
13.驱动电机,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上端顶部;
14.粉碎辊,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底部。
15.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处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块,且凸块均匀分布在顶板底部。
16.优选的,所述第二升降杆通过连接杆和顶板构成液压传动结构,且顶板外径和筒体内径尺寸相嵌合。
17.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和粉碎辊构成传动结构,且粉碎辊呈锥形状顶端朝下。
18.优选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
19.第一升降杆,其分布设置于所述四周支撑立脚的内侧底端;
20.连接板,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下端底部;
21.底板,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底部;
22.圆槽,其开设于所述底板的内侧处。
23.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杆与连接板和底板构成传动结构,且底板通过圆槽和筒体相嵌合。
24.优选的,所述圆槽的内壁处铺设有水平的滤孔板,且滤孔板内开设有均匀的滤孔。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6.该秸秆废渣回收装置,采用多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功能性强,可利用液杆来将筒体内部空间压缩,从而将秸秆进行压合,使秸秆内水分挤出,并利用锥形的粉碎辊,来将秸秆进行粉碎,来使秸秆碎屑进行更完成的粉碎,以便对后续加工成烟花底座做好基础作业。
27.1.本实用新型,以顶板作为活动件,通过外侧四周连接杆作为连接件,以第二升降杆作为动力源,来使顶板可在筒体进行进行升降,并利用底端的凸块,来保证压合时的紧密和稳定,缩小秸秆的加工体积,并利用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来使粉碎辊进行旋转,以达到粉碎秸秆的目的,以便后续烟火底座的加工处理。
28.2.本实用新型,以连接板作为通断件,来以第一升降杆带动连接板升降,使连接板嵌合处于筒体底端处,并利用滤孔,保证秸秆内水分的排出,以及可以将多余的空气挤出,来减少内部的压强,使装置更加稳定,此外利用直接升降的结构,使出料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筒体;2、出料机构;201、底板;202、圆槽;203、滤孔板;204、连接板;205、第一升降杆;3、粉碎加工机构;301、第二升降杆;302、连接杆;303、顶板;304、凸块;305、驱动电机;306、粉碎辊;4、支撑立脚。
具体实施方式
3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外部四周设置有四组支撑立脚4;粉碎加工机构3,其设置于支撑立脚4的上端顶部;粉碎加工机构3包括:第二升降杆301,其分别设置于四组支撑立脚4的上端处;连接杆302,其分别设置于四组第二升降杆301的上端一侧;顶板303,其设置于四组连接杆302的底端;驱动电机305,其设置于顶板303的上端顶部;粉碎辊306,其设置于驱动电机305的下端底部。顶板303的下表面处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块304,且凸块304均匀分布在顶板303底部。第二升降杆301通过连接杆302和顶板303构成液压传动结构,且顶板303外径和筒体1内径尺寸相嵌合。驱动电机305和粉碎辊306构成传动结构,且粉碎辊306呈锥形状顶端朝下,以顶板303作为活动件,通过外侧四周连接杆302作为连接件,以第二升降杆301作为动力源,来使顶板303可在筒体1进行进行升降,并利用底端的凸块304,来保证压合时的紧密和稳定,缩小秸秆的加工体积,并利用驱动电机305作为动力,来使粉碎辊306进行旋转,以达到粉碎秸秆的目的,以便后续烟火底座的加工处理。
34.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出料机构2,其设置于支撑立脚4的内侧顶端;出料机构2包括:第一升降杆205,其分布设置于四周支撑立脚4的内侧底端;连接板204,其设置于第一升降杆205的下端底部;底板201,其设置于连接板204的下端底部;圆槽202,其开设于底板201的内侧处。第一升降杆205与连接板204
和底板201构成传动结构,且底板201通过圆槽202和筒体1相嵌合。圆槽202的内壁处铺设有水平的滤孔板203,且滤孔板203内开设有均匀的滤孔,以连接板204作为通断件,来以第一升降杆205带动连接板204升降,使连接板204嵌合处于筒体1底端处,并利用滤孔,保证秸秆内水分的排出,以及可以将多余的空气挤出,来减少内部的压强,使装置更加稳定,此外利用直接升降的结构,使出料更加便捷。
35.综上,该秸秆废渣回收装置,使用时,首先先将秸秆来直接投入到筒体1内腔处,然后再启动型号为sc100
×
500tc的第二升降杆301,来带动顶板303进行下压,来使顶板303逐渐嵌合坐落于筒体1内壁处,来对秸秆进行挤压,同时启动型号为bwy18-9-2.2kw的驱动电机305,来带动顶板303底端的粉碎辊306进行旋转,来对内腔秸秆进行粉碎,并使顶板303将秸秆进行压缩,使秸秆内的水分挤出,从下端圆槽202内滤孔流出,保证秸秆内水分的排出,以及可以将多余的空气挤出,来减少内部的压强,使装置更加稳定,待粉碎处理后,来通过与第二升降杆301同型号的第一升降杆205,来带动底板201下降,利用直接升降的结构,使该装置出料更加便捷便利,以便后续利用粉碎秸秆对烟火底座的加工。


技术特征:
1.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外部四周设置有四组支撑立脚(4);出料机构(2),其设置于所述支撑立脚(4)的内侧顶端;粉碎加工机构(3),其设置于所述支撑立脚(4)的上端顶部;所述粉碎加工机构(3)包括:第二升降杆(301),其分别设置于四组所述支撑立脚(4)的上端处;连接杆(302),其分别设置于四组所述第二升降杆(301)的上端一侧;顶板(303),其设置于所述四组连接杆(302)的底端;驱动电机(305),其设置于所述顶板(303)的上端顶部;粉碎辊(306),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305)的下端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03)的下表面处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块(304),且凸块(304)均匀分布在顶板(303)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杆(301)通过连接杆(302)和顶板(303)构成液压传动结构,且顶板(303)外径和筒体(1)内径尺寸相嵌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05)和粉碎辊(306)构成传动结构,且粉碎辊(306)呈锥形状顶端朝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2)包括:第一升降杆(205),其分布设置于所述四周支撑立脚(4)的内侧底端;连接板(204),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杆(205)的下端底部;底板(201),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04)的下端底部;圆槽(202),其开设于所述底板(201)的内侧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杆(205)与连接板(204)和底板(201)构成传动结构,且底板(201)通过圆槽(202)和筒体(1)相嵌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202)的内壁处铺设有水平的滤孔板(203),且滤孔板(203)内开设有均匀的滤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废渣回收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部四周设置有四组支撑立脚;出料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撑立脚的内侧顶端;粉碎加工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支撑立脚的上端顶部;所述粉碎加工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杆,其分别设置于四组所述支撑立脚的上端处。该秸秆废渣回收装置,以第二升降杆作为动力源,来使顶板可在筒体进行进行升降,并利用底端的凸块,来保证压合时的紧密和稳定,缩小秸秆的加工体积,并利用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来使粉碎辊进行旋转,以达到粉碎秸秆的目的,以便后续烟火底座的加工处理,并利用滤孔,保证秸秆内水分的排出,以及可以将多余的空气挤出,来减少内部的压强,使出料更加便捷。使出料更加便捷。使出料更加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罗阳 黄双平 黎良平 戴典 李安定 童金花 张慧颖 陈文 孙鏖 李昊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浏阳市双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