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胶装置及点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45224发布日期:2024-04-18 18:11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胶装置及点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点胶注射,具体涉及一种点胶装置及点胶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点胶机上采用的点胶阀属于精密设备,其内部通过驱动撞针的运动控制喷嘴的开合以控制出胶。随着电子器件的小型化,业界对点胶阀的出胶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撞针阀阀门放置于阀门座前,可以抗高压,但是弊端如下:1、撞针靠气缸推动或者大推力弹簧,推力比较大对阀门座的破坏力也大; 2、撞针跟阀门座同心度问题,导致阀门座不耐用。传统回吸阀阀门放置于阀门座后,不可以抗高压,另外撞针跟阀门座同心度问题,导致阀门座不耐用。因此,设计一种耐用且能够使用稳定的点胶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所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点胶装置及点胶方法,其能够提高吐胶的均匀性。

2、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点胶装置,包括

3、气缸动力机构、点胶机构、注胶机构和点胶阀阀芯;

4、所述点胶阀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阀门组件,所述阀芯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侧与注胶机构的一侧面相连接,所述阀芯本体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侧与气缸动力机构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第一连通通道连通,所述阀芯本体的第三侧设置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通过第二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腔体用于与点胶结构相连接;

5、所述阀门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处,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门座体、阀门弹性件和阀门件,所述阀门座体内设置有阀门腔道,所述阀门腔道通过连通通道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阀门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阀门腔道内,所述阀门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阀门件相连接,所述阀门件被抵接于阀门腔道的一端以使第一连通通道与阀门腔道之间处于断开状态;

6、所述气缸动力机构包括气缸盖体、弹性隔膜和移动件,所述气缸盖体设置有注气口,所述气缸盖体安装于所述阀芯本体的第二侧以形成一压强调整腔体,所述注气口与所述压强调整腔体连通,所述压强调整腔体包括第二腔体,所述弹性隔膜设置于所述压强调整腔体内,所述弹性隔膜与移动件固定,当所述弹性隔膜受压产生形变时,所述移动件对阀门件进行移动操作;所述注胶机构用于向第一腔体内进行注胶操作;所述点胶机构设置于所述阀芯本体的第三侧处,所述点胶机构用于对流入至第三腔体内的胶水进行点胶操作。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阀门座体为圆柱形阀门座体,所述阀门件为球形阀门件,所述阀门弹性件为阀门弹簧。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气缸动力机构还包括隔膜固定垫片和隔膜固定螺母,所述隔膜固定螺母用于将弹性隔膜固定于所述移动件处,所述隔膜固定垫片设置于隔膜固定螺母和弹性隔膜之间。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还包括减压阀和直通接头,所述减压阀通过直通接头与所述注气口相连通,所述减压阀用于调节压强调节腔体内的压强状态。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注胶机构包括注胶座体、注胶接头和注胶盖帽;所述注胶座体设置有注胶通道和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安装所述阀门组件,所述注胶通道与所述阀门腔道相连通。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头安装座、点胶头固定座和点胶针头;所述点胶头安装座设置于阀芯本体的第三侧,所述点胶头固定座用于将所述点胶针头固定于所述点胶头安装座;

12、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气缸动力机构、点胶机构和注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气缸动力机构、点胶机构和注胶机构的工作状态。

13、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点胶方法,包括:

14、接收用户输入的点胶控制信息;

15、根据所述点胶控制信息确定液体通过流量;

16、根据所述液体通过流量确定减压阀的输出压力以控制点胶阀的工作状态;

17、根据所述点胶控制信息控制点胶装置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移动点胶。

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液体通过流量确定减压阀的输出压力以控制点胶阀的工作状态,包括:

19、根据所述液体通过流量确定第二腔体处的气体压强变化;

20、根据所述气体压强变化确定点胶阀的相应工作状态。

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液体通过流量确定第二腔体处的气体压强变化,包括:

22、根据液体速度计算公式确定液体泄漏速度δql;所述液体速度计算公式为:其中,s1为阀门口的截面面积,pa为第二腔体处的液体压力场,pb为第第一连通通道处的液体压力场,cd为液体泄漏系数,h为液体重力势能高度;g为液体的重力势能。

23、根据所述压强调整公式确定第二腔体处的气体压强变化,所述压强调整公式包括:δf=δf1+δf2+δf3+f4,δf=δpc×s2;

24、且,δf3=δpb×s2;δf2=(pa-pb)÷δs1t;

25、其中,δf为处理开胶状态时第二腔体内的力的变化,δf1为阀门弹性件的力的变化,k为弹性系数,δf2为液体在阀门打开高度为h后,阀门所受的液体流出阻力,δf3为第一连通通道处弹性隔膜力的变化,f4为弹性隔膜内应力产生的抵抗力,δpc为第二腔体处的气体压强变化,δpb为第一连通通道处的气体压强变化,s2为弹性隔膜的受力面积,δs1为阀门口截面面积的变化,h为阀门的打开高度;d1为阀门口截面周长;t为阻力面积系数。

26、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的点胶方法。

27、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的点胶方法。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本发明实施例的点胶方法省去了传统点胶阀原有的复杂调节出胶量的流量调节机构,通过改变减压阀注入的气体压强δpc来控制阀门开启大小进而对胶水流量δql进行调节;其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点胶控制,并且采用压强调整的方式能够大大提升调整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动力机构、点胶机构、注胶机构和点胶阀阀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座体为圆柱形阀门座体,所述阀门件为球形阀门件,所述阀门弹性件为阀门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动力机构还包括隔膜固定垫片和隔膜固定螺母,所述隔膜固定螺母用于将弹性隔膜固定于所述移动件处,所述隔膜固定垫片设置于隔膜固定螺母和弹性隔膜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压阀和直通接头,所述减压阀通过直通接头与所述注气口相连通,所述减压阀用于调节压强调节腔体内的压强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机构包括注胶座体、注胶接头和注胶盖帽;所述注胶座体设置有注胶通道和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安装所述阀门组件,所述注胶通道与所述阀门腔道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头安装座、点胶头固定座和点胶针头;所述点胶头安装座设置于阀芯本体的第三侧,所述点胶头固定座用于将所述点胶针头固定于所述点胶头安装座;

7.一种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液体通过流量确定减压阀的输出压力以控制点胶阀点胶阀的工作状态,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液体通过流量确定第二腔体处的气体压强变化,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点胶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点胶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点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点胶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点胶控制信息确定液体通过流量;根据所述液体通过流量确定减压阀的输出压力以控制点胶阀的工作状态;根据所述点胶控制信息控制点胶装置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移动点胶。本发明实施例的点胶方法省去了传统点胶阀原有的复杂调节出胶量的流量调节机构,通过改变减压阀注入的气体压强ΔPc来控制阀门开启大小进而对胶水流量ΔQ<subgt;l</subgt;进行调节;其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点胶控制,并且采用压强调整的方式能够大大提升调整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焰君,黄朝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米青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