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10559发布日期:2022-12-10 07:2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日用净水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


背景技术:

2.前置过滤器作为入户前端的净水设备,可以过滤管道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的物质,已经越来越被用户所熟知和接受。
3.随着技术的进步,现有的前置过滤器的技术已经从传统的无电直冲,升级到了带电自动冲洗、喷洗、刮洗。
4.然而,带电自动冲洗的过滤器在安装中经常遇到安装地在室外没有插座的情况,这时都会选择电池来供电。
5.因此,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量降低,用户又没有及时充电或者更换电池时,会导致净水器不冲洗或者冲洗过程中电池阀没有关闭,导致漏水,给用户造成财产损失。
6.在现有技术中虽然已经出现了采用如光伏发电板这类户外充电装置的改进技术,但是光伏发电板这种充电装置对阳光的要求较高,而户外的天气无法保证随时都有充足的阳光。
7.因此,如何满足置过滤器户外的电能需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实现的目的是实现前置过滤器的户外自充电,避免了缺电导致无法在户外正产工作。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包括电池和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为发电组件;
10.所述发电组件相对过滤器的壳体固定;
11.所述过滤器的水流路径设有最少一个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
12.所述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通过传动装置将经水流推动产生的动能传递给所述发电组件。
13.优选的,所述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是叶轮;
14.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的外侧,所述叶轮的旋转轴与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同轴,所述叶轮旋转的切线位置设有水流的进入口;
15.所述叶轮的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沿轴向向外延伸与所述发电组件连接,作为所述传动装置将所述叶轮旋转时的动能传递给所述发电组件。
16.更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叶轮连接的一端设有平键,与所述发电组件连接的一端设有花键。
17.优选的,所述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是叶轮;
18.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内靠近进水口的位置,所述叶轮旋转方向的切线位置
朝向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且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向过滤芯方向延伸;
19.所述传动装置为传动轴,一端位于所述过滤器内通过齿轮与所述叶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电组件连接。
20.优选的,所述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是侧壁带有多个网孔的圆管状滤网;
21.所述圆管状滤网设置在滤瓶中,与所述滤瓶相对呈回转副连接,能够绕轴线旋转;
22.所述传动装置为传动轴,一端位于所述过滤器内通过齿轮与所述圆管状滤网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电组件连接。
23.更优选的,所述圆管状滤网侧壁的每一所述网孔均与所在位置的圆柱面呈45度夹角。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5.本发明的应用实现了前置过滤器的户外自充电,避免了缺电导致无法在户外正产工作。
2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叶轮设置在过滤器进水口外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2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叶轮被水流冲击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叶轮设置在过滤器进水口内侧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圆管状滤网作为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
32.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包括电池和充电装置,充电装置为发电组件1;
33.发电组件1相对过滤器的壳体固定;
34.过滤器的水流路径设有最少一个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
35.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通过传动装置3将经水流推动产生的动能传递给发电组件1。
36.本发明利用一个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收集进入过滤器的水流所携带的动能,并进行发电,实现了前置过滤器的户外自充电,避免了缺电导致无法在户外正产工作。
37.如图1和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是叶轮2;
38.叶轮2设置在过滤器的进水口4的外侧,叶轮2的旋转轴与进水口4的进水方向同轴,叶轮2旋转的切线位置设有水流的进入口;
39.叶轮2的旋转轴的一端沿轴向向外延伸与发电组件1连接,作为传动装置3将叶轮2
旋转时的动能传递给发电组件1。
40.在某些实施例中,旋转轴与叶轮2连接的一端设有平键,与发电组件1连接的一端设有花键。
41.如图3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是叶轮2;
42.叶轮2设置在过滤器内靠近进水口4的位置,叶轮2旋转方向的切线位置朝向进水口4的进水方向,且旋转轴的一端向过滤芯方向延伸;
43.传动装置3为传动轴,一端位于过滤器内通过齿轮与叶轮2连接,另一端与发电组件1连接。
44.如图4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是侧壁带有多个网孔的圆管状滤网6;
45.圆管状滤网6设置在滤瓶5中,与滤瓶5相对呈回转副连接,能够绕轴线旋转;
46.传动装置3为传动轴,一端位于过滤器内通过齿轮与圆管状滤网6连接,另一端与发电组件1连接。
47.在某些实施例中,圆管状滤网6侧壁的每一网孔均与所在位置的圆柱面呈45度夹角。
48.在实际应用中,水流进入滤瓶5后,由于圆管状滤网6表面分布较小的网孔,使得水流在圆管状滤网6产生较高水压,在经过网孔过程中水流对圆管状滤网6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得圆管状滤网6旋转,并通过传动装置3带动发电组件1发电。
4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包括电池和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为发电组件(1);所述发电组件(1)相对过滤器的壳体固定;所述过滤器的水流路径设有最少一个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所述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通过传动装置(3)将经水流推动产生的动能传递给所述发电组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是叶轮(2);所述叶轮(2)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4)的外侧,所述叶轮(2)的旋转轴与所述进水口(4)的进水方向同轴,所述叶轮(2)旋转的切线位置设有水流的进入口;所述叶轮(2)的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沿轴向向外延伸与所述发电组件(1)连接,作为所述传动装置(3)将所述叶轮(2)旋转时的动能传递给所述发电组件(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叶轮(2)连接的一端设有平键,与所述发电组件(1)连接的一端设有花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是叶轮(2);所述叶轮(2)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内靠近进水口(4)的位置,所述叶轮(2)旋转方向的切线位置朝向所述进水口(4)的进水方向,且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向过滤芯方向延伸;所述传动装置(3)为传动轴,一端位于所述过滤器内通过齿轮与所述叶轮(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电组件(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是侧壁带有多个网孔的圆管状滤网(6);所述圆管状滤网(6)设置在滤瓶(5)中,与所述滤瓶(5)相对呈回转副连接,能够绕轴线旋转;所述传动装置(3)为传动轴,一端位于所述过滤器内通过齿轮与所述圆管状滤网(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电组件(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状滤网(6)侧壁的每一所述网孔均与所在位置的圆柱面呈45度夹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带自充电装置的前置过滤器,包括电池和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为发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相对过滤器的壳体固定;所述过滤器的水流路径设有最少一个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所述承载水流冲击并输出旋转运动的部件通过传动装置将经水流推动产生的动能传递给所述发电组件。本发明的应用实现了前置过滤器的户外自充电,避免了缺电导致无法在户外正产工作。致无法在户外正产工作。致无法在户外正产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林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0
技术公布日:2022/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