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材端部喷胶机构、上料装置及复合板材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3698发布日期:2023-04-01 02:2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芯材端部喷胶机构、上料装置及复合板材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材端部喷胶机构、上料装置及复合板材生产线。


背景技术:

2.复合板材由两侧金属板中间夹持芯材原料形成,例如洁净板、保温板等,复合板材可以通过使用不同材质的金属板以及不同材质的芯材原料,使复合板材具有耐火、保温、防尘、防静电、抗菌等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3.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复合板材时,需要对芯材原料裁切后放入复合板材的框架中进行组拼。然而当在芯材原料靠近端部位置进行裁切时,裁切下来的料头无法使用需要丢弃,造成浪费。
4.所以针对技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芯材端部喷胶机构、上料装置及复合板材生产线,以使芯材原料能够自动的进行端部的喷胶,进而可以粘结成连续延伸的芯材,可以有效解决对芯材裁切时产生废弃料头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包括:
8.储料部,所述储料部用于存放芯材原料,所述储料部顶部具有出料口;
9.喷胶部,包括直线驱动单元和胶枪,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边沿,所述胶枪与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连接;
10.其中,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胶枪沿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边沿往复运动,用于对升起并突出所述出料口的所述芯材原料的端部喷胶。
11.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喷胶部还包括:
12.支架,所述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料部的侧部连接,所述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一端相远离,所述直线驱动单元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直线驱动单元和所述胶枪均位于所述出料口端部所处平面的上方。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单元包括:
14.直线导向结构和驱动电机;
15.所述直线导向结构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的上部连接,并与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边沿平行;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直线导向结构上并与所述胶枪连接;所述胶枪与所述直线导向结构滑动连接;
16.其中,所述胶枪位于所述直线导向结构朝向所述出料口的一侧,且所述胶枪的喷胶口朝向所述出料口的一侧。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还包括:
18.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承托体和连接体,所述承托体上方安装所述胶枪,所述承托体的一侧与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连接体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直线导向结构滑动连接;
19.其中,所述连接体上沿竖直方向开设至少一条长条孔,所述长条孔贯穿所述连接体,所述连接体通过所述长条孔与所述滑块螺栓连接。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枪的喷胶口的轴线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水平方向,于竖直平面内呈-30度至30度夹角。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胶部还包括:
22.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方,位于所述支架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并与所述出料口的顶端连接。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芯材端部喷胶机构还包括:
24.胶枪清洗遮挡部,安装在所述出料口的设置所述直线驱动单元的侧边沿的一端,用于接收清洗所述胶枪时喷出的液体;
25.所述胶枪清洗遮挡部包括:槽体和排液接头,所述槽体呈一端开口的筒状,且开口朝向所述直线驱动单元,所述槽体的底板向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并向上翻边形成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的底部设置所述排液接头,所述排液接头与所述集液槽连通。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料部包括:
27.仓体、第一推动机构和第二推动机构;
28.所述仓体包括连通的集料仓和上料仓,所述集料仓用于放入叠放的所述芯材原料,所述第一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仓体的集料仓远离所述上料仓的一侧,所述第一推动机构能够将所述集料仓的芯材原料推入所述上料仓;所述上料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二推动机构,顶部为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二推动机构能够将叠放的所述芯材原料顶出所述出料口。
2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包括:上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和芯材原料上料机;
30.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包括:
31.储料部,所述储料部用于存放芯材原料,所述储料部顶部具有出料口;
32.喷胶部,包括直线驱动单元和胶枪,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边沿,所述胶枪与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连接;
33.其中,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胶枪沿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边沿往复运动,用于对升起并突出所述出料口的所述芯材原料的端部喷胶;
34.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具有水平设置的抓料工位和放料工位,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位于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下方,且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的储料部的出料口正对所述抓料工位。
35.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板材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和生产传输线;
36.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和芯材原料上料机;
37.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包括:
38.储料部,所述储料部用于存放芯材原料,所述储料部顶部具有出料口;
39.喷胶部,包括直线驱动单元和胶枪,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边沿,所述胶枪与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连接;
40.其中,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胶枪沿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边沿往复运动,用于对升起并突出所述出料口的所述芯材原料的端部喷胶;
41.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具有水平设置的抓料工位和放料工位,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位于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下方,且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的储料部的出料口正对所述抓料工位;
42.所述生产传输线设置在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下方,所述生产传输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的抓料工位至放料工位的方向垂直,且所述生产传输线正对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的放料工位。
4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其能够将从储料部中顶出的芯材原料的端部喷胶,进而芯材原料可以依次的首尾相粘结,形成连续延伸的芯材,之后便可以根据复合板材对芯材尺寸长度的需要,进行裁切,而此时的裁切将不会产生料头,即不会产生废料,避免了浪费;同时本技术提供的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其是自动的对芯材原料的端部进行喷胶,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配合上料机组成上料装置,使喷胶后的芯材原料可以通过上料装置依次的放置在生产传输线上,使芯材原料依次首尾粘结,可以促进芯材的自动化成型,还能够进一步的配合其他自动化生产设备组成复合板材生产线,极大地提升复合板材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44.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45.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芯材端部喷胶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6.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芯材端部喷胶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7.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芯材端部喷胶机构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8.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芯材端部喷胶机构的喷胶部的结构示意图;
49.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0.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复合板材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51.上述图中各标号分别为:
52.储料部s1、出料口10、仓体11、第一推动机构12、第二推动机构13;
53.喷胶部s2、直线驱动单元20、直线导向结构201、驱动电机202、安装架203、承托体2031、连接体2032、长条孔2033、滑块204、胶枪21、支架22、挡板23;
54.芯材原料s3;
55.胶枪清洗遮挡部s4、槽体40、排液接头41;
56.芯材原料上料机s5;
57.生产传输线s6。
具体实施方式
5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
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5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6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1.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6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63.复合板材由位于两侧的金属板中部夹持芯材原料形成,被广泛使用,作为代表的是洁净板,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制药、食品、生物、航天航空、精密仪器制造及科研等对室内环境要求苛刻的洁净工程领域。
64.其中,洁净板的生产一直处于半手工状态,尤其是洁净板的金属板、框架以及芯材原料的组装工作。具体地,洁净板是先使用设备加工好金属板使其呈盒状(后续称之上盒体和下盒体),以及加工好框架使其符合放入金属板的盒中的尺寸要求,之后进行手动组装。
65.手动组装工作包括:工作人员先将下盒体抬放在指定的工位上,然后将框架放入下盒体中;之后拿取芯材原料(例如岩棉块),将芯材原料拼装入下盒体的框架中,并且为了填满框架内的空间,需要对放入的芯材原料进行裁切,直至芯材原料填满框架;最后拿起上盒体并扣盖再下盒体上,将芯材原料和框架完全包裹,并送入成型机器,进行挤压成型,使上下盒体稳固的连接在一起,并将框架和芯材原料稳固的包裹在中间。
66.如上可知,在手动的生产中,工人需要裁切芯材原料,而当裁切的位置为芯材原料靠近端部的位置时,裁切下来的料头不在合适作为芯材,只能作为废料处理,导致浪费,同时人工的生产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无法做到连续生产。
6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发现有必要进行复合板材的自动化生产,包括将金属板制成上、下盒体后沿生产线自动传输、芯材原料的自动化成型(符合装入框架内部的尺寸)并放入生产传输线自动传输、框架自动放入生产线进行传输、以及将上下盒体、芯材原料和框架在生产线上自动组装成型。
68.然而在进行芯材原料的连续的自动化成型时,还是要面对一个与人工工作时同样的问题,即芯材原料需要裁切,还是会导致料头的浪费。
69.故本技术提供一种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实现对芯材原料的端部喷胶,然后便可以利用上料机将喷胶后的芯材原料依次放入生产传输线,使芯材原料依次的首尾粘贴,形成连续延伸的芯材,然后利用自动的裁切设备进行芯材的裁切,可以连续的自动化的产出符
合尺寸要求的芯材。进而不仅实现了芯材的连续自动化的成型,同时还避免了料头的浪费。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70.实施例一
71.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包括:储料部s1和喷胶部s2;
72.所述储料部s1用于存放芯材原料s3,所述储料部s1顶部具有出料口10;所述喷胶部s2包括直线驱动单元20和胶枪21,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设置在所述出料口10的一侧边沿,所述胶枪21与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连接;其中,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能够驱动所述胶枪21沿所述出料口10的一侧边沿往复运动,用于对升起并突出所述出料口10的所述芯材原料s3的端部喷胶。
73.具体地,储料部s1是用于存储芯材原料s3的设备,储料部s1不仅要能够层叠的存储一定量的芯材原料s3,还需要能够将存储的芯材原料s3从顶部的出料口10顶出,以便进行端部喷胶后,通过上料机将芯材原料s3送入复合板材的生产传输线上。例如储料部s1可以是复合板材生产线中临时的存储芯材原料s3的设备。
74.喷胶部s2是用于对突出出料口10的芯材原料s3端部进行喷胶的结构。喷胶部s2的直线驱动单元20可以固定或者可拆卸的安装在储料部s1的出料口10的一侧边沿,可以是焊接、螺栓连接、或者通过夹持部件夹持固定,直线驱动单元20可以是任何一种能够驱动胶枪21沿直线往复运动的设备,例如可以是直线电机、气缸、液压缸、同步带等。其中,由于芯材原料s3的端部是直线型的,同时配合的储料部s1的出料口10也是直线型的,故为了使胶枪21可以沿直线运动将胶喷洒在芯材原料s3的端部,将直线驱动单元20平行的设置在出料口10的一侧边沿。
75.胶枪21与直线驱动单元20连接,并受直线驱动单元20的驱动,胶枪21的喷胶口需要朝向出料口10。胶枪21是能够连接压力供胶设备的部件,其可以通过管材与压力供胶设备连接,并将胶通过喷胶口分散喷出,即分散的喷洒在芯材原料s3的端部。胶枪21可以通过采购获得。
7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其能够将从储料部s1中顶出的芯材原料s3的端部喷胶,进而芯材原料s3可以依次的首尾相粘结,形成连续延伸的芯材,之后便可以根据复合板材对芯材尺寸长度的需要,进行裁切,而此时的裁切将不会产生料头,即不会产生废料,避免了浪费;同时本技术提供的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其是自动的对芯材原料s3的端部进行喷胶,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配合上料机组成上料装置,使喷胶后的芯材原料s3可以通过上料装置依次的放置在生产传输线上,使芯材原料s3依次首尾粘结,可以促进芯材的自动化成型,还能够进一步的配合其他自动化生产设备组成复合板材生产线,极大地提升复合板材的生产效率。
77.如图1-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喷胶部s2还包括:支架22,所述支架22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料部s1的侧部连接,所述支架22的第二端与第一端相远离,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与所述支架22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和所述胶枪21均位于所述出料口10端部所处平面的上方。
78.具体地,支架22可以是任何形式,例如可以是绗架结构、支腿形式、支撑板形式等等,即支架22不做具体的结构限定,只要能够连接在储料部s1和直线驱动单元20之间,使二
者能够实现连接和相对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支架22的来连接之后,直线驱动单元20与胶枪21相对出料口10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是根据胶枪21的喷胶距离(保证胶水良好的喷洒在芯材原料s3端部的距离)而设定;同时,需要保证胶枪21和直线驱动单元20是位于出料口10端部所处平面的上方,以便胶枪21能够与突出出料口10的芯材原料s3的端部正对,保证喷胶效果。
79.如图1-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包括:直线导向结构201和驱动电机202;
80.所述直线导向结构201与所述支架22的第二端的上部连接,并与所述出料口10的一侧边沿平行;所述驱动电机202设置在所述直线导向结构201上并与所述胶枪21连接;所述胶枪21与所述直线导向结构201滑动连接;其中,所述胶枪21位于所述直线导向结构201朝向所述出料口10的一侧,且所述胶枪21的喷胶口朝向所述出料口10的一侧。
81.具体地,支架22可以水平的连接在出料口10的一侧,支架22的上部可以与出料口10的端部所在平面一平,而直线驱动单元20可以是同步带模组,直线导向结构20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22的第二端的上部,此时直线导向结构201位于出料口10的端部所在平面的上方,驱动电机202位于出料口10的端部所在平面的上方,连接在直线导向结构201上得胶枪21也位于出料口10端部所在平面得上方。
82.其中,直线导向结构201可以保证胶枪21是沿直线平稳得滑动得,而驱动电机202则可以保证胶枪21得移动速度是可控的。
83.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还包括:安装架203;
84.所述安装架203包括承托体2031和连接体2032,所述承托体2031上方安装所述胶枪21,所述承托体2031的一侧与所述连接体2032连接,所述连接体2032与滑块204连接,所述滑块204与所述直线导向结构201滑动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体2032上沿竖直方向开设至少一条长条孔2033,所述长条孔2033贯穿所述连接体2032,所述连接体2032通过所述长条孔2033与所述滑块204螺栓连接。
85.具体地,安装架203可以是弯折的板体结构,即承托体2031可以是板体,连接体2032也可以是板体,但不限于板体结构,安装架203也可以是杆体结构。本技术优选的使用板体制作安装架203,承托体2031可以为水平设置的板体,胶枪2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在承托体2031的上表面,而连接体2032与承托体2031可以是一体的结构,通过弯折获得安装架203结构(例如弯折90度),或者连接体2032的板体可以一端与承托体2031的一侧边连接(例如焊接,连接角度也可以为90度)。
86.其中,在连接体2032的板体上设置贯穿的,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孔2033,则可以通过长条孔2033旋拧螺栓与直线导向结构201的滑块204连接,并且可以通过调整长条孔2033与滑块204的连接位置,调整承托体2031与出料口10端部所在平面的距离,即调整胶枪21与出料口10端部所在平面的距离,使胶枪21能够调整到正对突出出料口10的芯材原料s3端部的位置。
87.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胶枪21的喷胶口的轴线与所述支架22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水平方向,于竖直平面内呈-30度至30度夹角。
88.具体地,通过将胶枪21的喷胶口的轴线设置的与支架22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水平方向成上述的-30度至30度夹角,则在需要胶枪21是正对着芯材原料s3端部喷胶时,可以将
上述夹角设置为0度,在需要胶枪21时俯角向芯材原料s3端部喷胶时,可以将上述夹角设置为-30至0度(也可以更大,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在需要胶枪21时仰角向芯材原料s3端部喷胶时,可以将上述夹角设置为0至30度(也可以更大,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89.如图1-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喷胶部s2还包括:挡板23,所述挡板23设置在所述支架22上方,位于所述支架2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并与所述出料口10的顶端连接。
90.具体地,挡板23设置在处于水平的支架22上方,可以作为喷胶时的胶水阻挡板,避免喷出的胶水穿过支架22落在下方,也可以使支架22上方成为一个平板,便于观察处于挡板23上方的胶枪21的工作状态,以及便于清理。
91.如图1-图3所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芯材端部喷胶机构,还包括:胶枪清洗遮挡部s4;
92.所述胶枪清洗遮挡部s4安装在所述出料口10的设置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的侧边沿的一端,用于接收清洗胶枪21时喷出的液体;
93.所述胶枪清洗遮挡部s4包括:槽体40和排液接头41,所述槽体40呈一端开口的筒状,且开口朝向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所述槽体40的底板向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并向上翻边形成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的底部设置所述排液接头41,所述排液接头41与所述集液槽连通。
94.具体地,胶枪21在喷胶工作结束之后,需要使用溶剂进行清洗,而这些溶剂需要从胶枪21的喷胶口喷出,所以设置胶枪清洗遮挡部s4可以将溶剂收集起来,避免污染设备和芯材原料s3。
95.其中,胶枪清洗遮挡部s4的槽体40的整体形状可以为锥桶状,且槽体40的底板可以倾斜向下,以便喷入的溶剂液体可以快速的流出,并通过排液接头41排出,而排液接头41可以连接管道,通过管道排入收集桶或收集池。
96.如图1-图3所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料部s1可以为常规使用的料仓,可以包括:
97.仓体11、第一推动机构12和第二推动机构13;
98.所述仓体11包括连通的集料仓和上料仓,所述集料仓用于放入叠放的所述芯材原料s3,所述第一推动机构12设置在所述仓体11的集料仓远离所述上料仓的一侧,所述第一推动机构12能够将所述集料仓的芯材原料s3推入所述上料仓;所述上料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二推动机构13,顶部为所述出料口10,所述第二推动机构13能够将叠放的所述芯材原料s3顶出所述出料口10。
99.具体地,仓体11可以是顶部敞口的长方形的壳体,并且壳体中沿长度方向分为集料仓和上料仓,集料仓的侧壁设置一开口,以便叠放的芯材原料s3可以通过开口送入集料仓,之后第一推动机构12可以将叠放的芯材原料s3推入上料仓,上料仓的底部设置第二推动机构13,可以将芯材原料s3一层、两层或者多层的陆续顶出出料口10,而胶枪21便可以对一层芯材原料s3喷胶,或同时两层芯材原料s3或多层芯材原料s3喷胶。
100.实施例二
101.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包括: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和芯材原料上料机s5;
102.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包括:储料部s1和喷胶部s2
103.所述储料部s1用于存放芯材原料s3,所述储料部s1顶部具有出料口10;所述包括直线驱动单元20和胶枪21,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设置在所述出料口10的一侧边沿,所述胶枪21与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连接;其中,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能够驱动所述胶枪21沿所述出料口10的一侧边沿往复运动,用于对升起并突出所述出料口10的所述芯材原料s3的端部喷胶;
104.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s5具有水平设置的抓料工位和放料工位,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位于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s5下方,且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的储料部s1的出料口10正对所述抓料工位。
105.具体的,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可直接使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106.芯材原料上料机s5是现有技术已有的设备,其如上所述具有抓料工位和放料工位,在抓料工位芯材原料上料机s5能够将突出储料部s1的出料口10的一层芯材原料s3抓走,即可以将一层端部喷有胶水的芯材原料s3抓走,然后携带并移动至放料工位,实现喷胶后的芯材原料s3的转移,当依次的将喷胶后的芯材原料s3转移至生产传输线之后,可以使相邻的芯材原料s3首尾相粘结(可以通过使后入生产传输线的芯材原料s3的速度大于先入生产传输线的芯材原料s3的速度,使二者相撞并粘结)。
10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上料装置,其能够将从储料部s1中顶出的芯材原料s3的端部喷胶,并转移至生产传输线上,使芯材原料s3依次的首尾相粘结形成连续延伸的芯材,之后便可以根据复合板材对芯材尺寸长度的需要,进行裁切,而此时的裁切将不会产生料头,即不会产生废料,避免了浪费,同时本技术提供的上料装置,其是自动的对芯材原料s3的端部进行喷胶和上料,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促进芯材的自动化成型,还能够进一步的配合其他自动化生产设备组成复合板材生产线,极大地提升复合板材的生产效率。
108.实施例三
109.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板材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和生产传输线s6(图中示意局部);
110.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和芯材原料上料机s5;
111.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包括:储料部s1和喷胶部s2
112.所述储料部s1用于存放芯材原料s3,所述储料部s1顶部具有出料口10;所述包括直线驱动单元20和胶枪21,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设置在所述出料口10的一侧边沿,所述胶枪21与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连接;其中,所述直线驱动单元20能够驱动所述胶枪21沿所述出料口10的一侧边沿往复运动,用于对升起并突出所述出料口10的所述芯材原料s3的端部喷胶;
113.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s5具有水平设置的抓料工位和放料工位,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位于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s5下方,且所述芯材端部喷胶机构的储料部s1的出料口10正对所述抓料工位;
114.所述生产传输线s6设置在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s5下方,所述生产传输线s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s5的抓料工位至放料工位的方向垂直,且所述生产传输线s6正
对所述芯材原料上料机s5的放料工位。
115.具体的,本实施例三中所述的上料装置可直接使用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上料装置,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1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板材生产线,其能够将从储料部s1中顶出的芯材原料s3的端部喷胶,并转移至生产传输线s6上,使芯材原料s3依次的首尾相粘结形成连续延伸的芯材,之后便可以根据复合板材对芯材尺寸长度的需要,进行裁切,而此时的裁切将不会产生料头,即不会产生废料,避免了浪费,同时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板材生产线,其是自动的对芯材原料s3的端部进行喷胶和上料,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可以促进芯材的自动化成型,还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复合板材的生产效率。
11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