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4360发布日期:2022-07-26 21:4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袋式过滤器是粉煤加压气化工艺中的重要设备。来自磨煤机的粉煤通过惰性气体的输送进入袋式过滤器。粉煤被阻留在滤袋外面,干净气体透过滤袋进入净气室。滤袋外壁的粉尘层逐渐增厚,通过反吹气流作用滤袋发生全面抖动便可有效的清除掉附着堆积在滤袋外表的粉尘,粉尘掉入锥体中,完成清灰过程。后经粉煤旋转卸料阀进入粉煤储罐。
3.目前滤袋在运行中因震动大、老化、挂灰多造成滤袋过重等原因易出现脱落,因下部没有阻拦滤袋掉落的装置,致使设备下部的粉煤旋转卸料阀堵塞,严重时造成生产装置停车,影响生产效率。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可以避免因滤袋坠落造成粉煤旋转卸料阀的堵塞,确保设备长周期运行。
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包括锥体,锥体下端设有粉煤出口,锥体的侧壁上设有人孔;
8.所述锥体的内腔底部安装有上下设置的上挡网组件和下挡网组件,下挡网组件与上挡网组件平行设置,下挡网组件与上挡网组件之间设有间距,上挡网组件位于人孔的下方;
9.所述上挡网组件和下挡网组件均包括呈栅格状布置的多个挡条;所述下挡网组件中的挡条与上挡网组件中的挡条呈十字交叉状设置。
10.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锥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内设有过滤腔室和洁净室,过滤腔室内安装有多个用来过滤粉煤的滤袋,滤袋位于洁净室的底部。
11.进一步地,所述下挡网组件与上挡网组件结构相同。
12.进一步地,所述挡条的两端部分别伸入安装座内。
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呈长条状,安装座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开槽;所述安装座靠近挡条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挡条通孔,挡条通孔用于挡条端部的贯穿。
1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靠近挡条一侧的端部分别开设有连杆通孔,所述连杆通孔内穿设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条形开槽内,连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条形开槽内部。
15.进一步地,所述人孔下线到粉煤出口距离为500mm,上挡网组件位于人孔下线100mm处,下挡网组件与上挡网组件相距200mm。
1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7.当运行过程中有滤袋坠落时,上挡网组件先进行防护,上挡网组件失效后通过下挡网组件进行防护,上挡网组件与下挡网组件内的挡条呈十字交叉状设置,对滤袋进行有效拦截,可以避免因滤袋坠落造成粉煤旋转卸料阀的堵塞,确保设备长周期运行;安装挡网组件后尽可能不影响粉煤的流通面积,减少设备堵塞停车机率,提高生产效率。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挡网组件的结构俯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挡网组件的结构仰视图;
22.图4是图2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锥体,2-箱体,3-滤袋,4-粉煤出口,5-人孔,6-上挡网组件,7-下挡网组件,8-挡条,9-安装座,10-条形开槽,11-挡条通孔,12-连杆通孔,13-连杆,1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6.如图1图5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包括锥体1,锥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内设有过滤腔室和洁净室,过滤腔室内安装有多个用来过滤粉煤的滤袋3,滤袋3位于洁净室的底部。
27.所述锥体1下端设有粉煤出口4,粉煤出口4处安装有粉煤旋转卸料阀;所述锥体1的侧壁上设有人孔5,通过人孔5便于将掉落的滤袋3及时取出。
28.所述锥体1的内腔底部安装有上下设置的上挡网组件6和下挡网组件7,下挡网组件7与上挡网组件6平行设置,上挡网组件6位于人孔5的下方。
29.所述上挡网组件6包括呈栅格状布置的多个挡条8,相邻挡条8呈等间距设置;所述挡条8可以为薄扁钢,在保证牢固性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对粉煤的阻力,以免影响其流动性。挡条8间距可根据滤袋3的大小确定。
30.所述挡条8的两端部分别伸入安装座9内;所述安装座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座9呈对称设置。
31.所述安装座9呈长条状,安装座9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开槽10;所述安装座9靠近挡条8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挡条通孔11,挡条通孔11用于挡条8端部的贯穿,挡条8由挡条通孔11插入条形开槽10内;挡条8与安装座9非固定连接,便于后续对挡条8的间距进行灵活调整。
32.所述安装座9靠近挡条8一侧的端部分别开设有连杆通孔12,所述连杆通孔12内穿设有连杆13,连杆13的两端分别插入条形开槽10内,连杆13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4;所述螺母14位于条形开槽10内部;螺母14与连杆13配合将挡条8和安装座9连接为一个整体,且方便挡条8的安拆以及挡条8间距的调节。
33.所述下挡网组件7与上挡网组件6结构相同;所述下挡网组件7中的挡条8与上挡网组件6中的挡条8呈十字交叉状设置。
34.所述下挡网组件7与上挡网组件6之间设有一定间距,如果下挡网组件7与上挡网组件6之间的距离过小,会使粉煤容易积聚,如果下挡网组件7与上挡网组件6之间的距离过大,则会距离粉煤出口4近,因锥部收缩流通面积减小,也会造成粉煤积聚,且有异物时不方便取出。
35.所述人孔5下线到粉煤出口4距离为500mm,上挡网组件6位于人孔5下线100mm处,有异物时便于取出,下挡网组件7与上挡网组件6相距200mm。
3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
37.来自磨煤机的粉煤通过惰性气体的输送进入箱体2内,粉煤被阻留在滤袋3外面,干净气体透过滤袋3进入净气室,滤袋3外壁的粉尘层逐渐增厚,通过反吹气流作用滤袋3发生全面抖动便可有效的清除掉附着堆积在滤袋3外表的粉尘,粉尘掉入锥体中,完成清灰过程,后经粉煤旋转卸料阀进入粉煤储罐。当运行过程中有滤袋3坠落时,上挡网组件6先进行防护,上挡网组件6失效后通过下挡网组件7进行防护,上挡网组件6与下挡网组件7内的挡条8呈十字交叉状设置,对滤袋3进行有效拦截。安装挡网组件后尽可能小的不影响粉煤的流通面积,减少设备堵塞停车机率,提高生产效率。
38.本实用新型中挡条8的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39.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体(1),锥体(1)下端设有粉煤出口(4),锥体(1)的侧壁上设有人孔(5);所述锥体(1)的内腔底部安装有上下设置的上挡网组件(6)和下挡网组件(7),下挡网组件(7)与上挡网组件(6)平行设置,下挡网组件(7)与上挡网组件(6)之间设有间距,上挡网组件(6)位于人孔(5)的下方;所述上挡网组件(6)和下挡网组件(7)均包括呈栅格状布置的多个挡条(8);所述下挡网组件(7)中的挡条(8)与上挡网组件(6)中的挡条(8)呈十字交叉状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内设有过滤腔室和洁净室,过滤腔室内安装有多个用来过滤粉煤的滤袋(3),滤袋(3)位于洁净室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网组件(7)与上挡网组件(6)结构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8)的两端部分别伸入安装座(9)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9)呈长条状,安装座(9)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开槽(10);所述安装座(9)靠近挡条(8)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挡条通孔(11),挡条通孔(11)用于挡条(8)端部的贯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9)靠近挡条(8)一侧的端部分别开设有连杆通孔(12),所述连杆通孔(12)内穿设有连杆(13),连杆(13)的两端分别插入条形开槽(10)内,连杆(13)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4);所述螺母(14)位于条形开槽(10)内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5)下线到粉煤出口(4)距离为500mm,上挡网组件(6)位于人孔(5)下线100mm处,下挡网组件(7)与上挡网组件(6)相距2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锥体,锥体下端设有粉煤出口,锥体的侧壁上设有人孔;所述锥体的内腔底部安装有上下设置的上挡网组件和下挡网组件,下挡网组件与上挡网组件平行设置,下挡网组件与上挡网组件之间设有间距,上挡网组件位于人孔的下方;所述上挡网组件和下挡网组件均包括呈栅格状布置的多个挡条;所述下挡网组件中的挡条与上挡网组件中的挡条呈十字交叉状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滤袋坠落的粉煤过滤装置,可以避免因滤袋坠落造成粉煤旋转卸料阀的堵塞,确保设备长周期运行。长周期运行。长周期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波 常吉松 麻树亮 祖玉波 张茜华 郑庆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4
技术公布日:2022/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