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溶药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5942发布日期:2022-08-24 09:2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自动溶药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溶药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药液加药装置在将药物和水进行搅拌均匀后,会停止进行加药、补水和搅拌的操作从而便于加药装置进行出液,待加药装置出液完毕后才能进行新一轮的药液搅拌,此种形式使得药物加工生产过程中会存有间歇性,不利于药物的持续高效生产,因此仍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自动溶药加药装置,包括plc控制装置和加药罐主体,所述加药罐主体上设置有液位计、搅拌机和进药装置,所述进药装置的下端设置有预置空腔,所述预置空腔下端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置成漏斗形结构,所述预置空腔处连接设置有补水管和进气管,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补水阀,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空气阀,所述加药罐主体下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液位计、进药装置、补水阀和空气阀均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接。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不停歇的进行药物混合与加药,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5.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7.图中:1、加药罐主体;2、进气管;3、空气阀;4、补水阀;5、补水管;6、进药装置;7、plc控制装置;8、搅拌机;9、液位计;10、出液管;11、计量泵;12、预置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8.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9.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10.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溶药加药装置,包括plc控制装置7和加药罐主体1,所述加药罐主体1上设置有液位计9、搅拌机8和进药装置6,所述进药装置6的下端设置有预置空腔12,所述预置空腔12下端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置成漏斗形结构,所述预置空腔12处连接设置有补水管5和进气管2,所述补水管5上设置有补水阀4,所述进气管2上设置有空气阀3,所述加药罐主体1下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出液管10,所述出液管10上设置有计量泵11,所述计量泵11、液位计9、进药装置6、补水阀4和空气阀3均与plc控制装置7相连接。
11.在使用过程中,药物通过进药装置6落入到预置空腔12中,同时补水管5补水进入预置空腔12,之后药物和水同时落入加药罐主体1中,通过搅拌机8进行混合,待混合完毕后,通过出液管10进行出液,在出液的过程中液位计9会实时向plc控制装置7反馈液位,当加药罐主体1中的药液低于预设液位时,plc控制装置会先控制计量泵11减小出液管10的出液量,然后控制进药装置6进行进药,与此同时控制补水阀4和空气阀3打开,此时药物、水和压缩空气三者会同时进入到预置空腔中,药物和水会因为压缩空气的进入进行预混作业,之后预混好的药物和水会落入到加药罐主体1中,再通过搅拌机8进行搅拌,从而实现出液管10一边出药液,加药罐主体一边补药的持续出药补药的状态。
12.所述计量泵11可通过plc控制装置7控制出液管10的出液量大、小。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不停歇的进行药物混合与加药,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14.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溶药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装置(7)和加药罐主体(1),所述加药罐主体(1)上设置有液位计(9)、搅拌机(8)和进药装置(6),所述进药装置(6)的下端设置有预置空腔(12),所述预置空腔(12)下端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置成漏斗形结构,所述预置空腔(12)处连接设置有补水管(5)和进气管(2),所述补水管(5)上设置有补水阀(4),所述进气管(2)上设置有空气阀(3),所述加药罐主体(1)下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出液管(10),所述出液管(10)上设置有计量泵(11),所述计量泵(11)、液位计(9)、进药装置(6)、补水阀(4)和空气阀(3)均与plc控制装置(7)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溶药加药装置,包括PLC控制装置和加药罐主体,所述加药罐主体上设置有液位计、搅拌机和进药装置,所述进药装置的下端设置有预置空腔,所述预置空腔下端设置有出药口;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不停歇的进行药物混合与加药,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笪泳 夏小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圣富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2/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