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0213发布日期:2022-08-27 03:0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机加球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


背景技术:

2.目前选矿厂使用的磨机加球斗主要有两种型式,分别为圆台型和棱台型。圆台型加球斗底部设有活动杆,当行车吊钩下落时可实现自动落球功能,倒是圆台型加球斗有效容积较小,一般容积不超过2吨,其重量较大,钢球斗重量基本在800千克以上,且其存在卡球现象;棱台型加球斗不具备自动落球功能,其底部设有仓板,当球斗完全落下后,人工打开仓板后,钢球沿着仓口滚出,这种型式的加球斗体积大、重量轻,但缺点是无法实现自动落球,且人工在打开仓板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由斗身、活动底板和钢丝绳组成;斗身后部下端通过活动连接轴与活动底板连接,斗身前部和后部设置有吊环;活动底板一端与活动连接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环;钢丝绳一端与斗身后部的吊环连接,另一端穿过斗身前端的吊环与连接环连接。
4.进一步的,连接环为两个,通过两根钢丝绳与斗身后部的吊环连接。
5.进一步的,斗身两侧设置有筋板。
6.进一步的,钢丝绳为5t钢丝绳。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充分融合棱台型加球斗容积大、重量轻、卡球率低等优势,通过对加球斗底板进行改造,当行车吊钩下落时,实现球斗自动落球功能,减少员工劳动强度和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8.图1为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的立体图;
10.图3为活动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11.附图标记:
12.1:吊环;2:连接环;3:斗身;4:筋板;5:钢丝绳;6:活动底板;7:活动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4.如图1-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由斗身3、活动底板6和钢丝
绳5组成;斗身3后部下端通过活动连接轴7与活动底板6连接,斗身前部和后部设置有吊环1;活动底板6一端与活动连接轴7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环2;钢丝绳5一端与斗身后部的吊环1连接,另一端穿过斗身前端的吊环1与连接环2连接。
15.优选的,连接环为两个,通过两根钢丝绳与斗身后部的吊环连接。
16.优选的,斗身两侧设置有筋板4。一方面可用于叉车的倒运,另一方面作为球斗支撑,在加球时,球斗两侧筋板落于漏斗上方,使球斗底部与漏斗底部有一定的空间。
17.优选的,钢丝绳为5t钢丝绳。
18.行车吊钩通过钢绳吊起球斗至指定加球位置后,行车吊钩缓慢下降,球斗两侧的筋板落于加球漏斗上,承受整个加球斗的重量,随着行车的下落,底部活动盖板逐渐打开实现自动落球,当加球完成后,行车缓慢上升,底板逐渐关闭,完成加球。
19.通过该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加球人员由2人缩减至1人,员工只需将球放于球斗内,行车工即可实现加球,大大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另外无需人工打开仓板,落球过程实现自动,加球过程风险大大降低。
2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其特征在于,由斗身、活动底板和钢丝绳组成;所述斗身后部下端通过活动连接轴与活动底板连接,斗身前部和后部设置有吊环;所述活动底板一端与活动连接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斗身后部的吊环连接,另一端穿过斗身前端的吊环与连接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为两个,通过两根钢丝绳与斗身后部的吊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身两侧设置有筋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为5t钢丝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落球的磨机加球斗,由斗身、活动底板和钢丝绳组成;斗身后部下端通过活动连接轴与活动底板连接,斗身前部和后部设置有吊环;活动底板一端与活动连接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环;钢丝绳一端与斗身后部的吊环连接,另一端穿过斗身前端的吊环与连接环连接。本实用新型充分融合棱台型加球斗容积大、重量轻、卡球率低等优势,通过对加球斗底板进行改造,当行车吊钩下落时,实现球斗自动落球功能,减少员工劳动强度和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安全风险。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 彭远伦 梁泽跃 田小松 郦超 张军 胡龙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6
技术公布日:2022/8/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