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沉降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0339发布日期:2022-07-26 23:21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锥形沉降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锥形沉降桶。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城市化和科技化的发展,工业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是环保设备使用量的增加和污水处理问题的彰显,对于保护环境来说,污水的处理非常的重要。在对污水的处理中,经常要用到沉降桶,沉降桶是利用重力作用,通过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比重差,使两者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比重大的重相与比重小的轻相的分离,比重大的沉降在沉降桶的底部,比重小的从沉降桶的溢流口流出。
3.现有的沉降桶通常为平底槽,污水在平底槽内自然沉降速度慢,而且沉降后的重相容易沉积在槽底,不易排干净,需要增加洗涤次数,浪费水资源、增加洗涤时间。
4.同时,在一些电池用材料生产中,经常用到沉降桶,如果采用金属材质的沉降桶,则沉降桶的金属元素含量、尤其是铁元素含量会对轻相造成影响,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沉降桶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锥形沉降桶,提高沉降速度,避免重相沉积,提高产品品质。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锥形沉降桶,桶体包括直桶部与锥桶部,直桶部顶部盖设有桶盖,桶盖上穿设有进料管,直桶部的壁面上开设有轻相出口,锥桶部底部开设有重相出口;直桶部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进料管之间具有轻相流动通道;进料管外周设置有若干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桶体内壁面之间具有轻相流动通道。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9.直桶部对两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轻相出口,其中一侧轻相出口的位置低于另一侧轻相出口的位置。
10.锥桶部外周套设有外套,外套上设有若干加强筋。
11.第一挡板位于轻相出口的下方,第一挡板为上大下小的锥筒形;第一挡板外壁面与直桶部内壁面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筋。
12.第二挡板为上小下大的锥筒形。
13.桶盖中央设有套筒,套筒伸入桶体内、向下延伸至锥桶部的中下部,进料管穿插在套筒内。
14.第二挡板设置在套筒外壁面上。
15.进料管与套筒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板。
16.桶盖上开设有人孔。
17.桶体、桶盖、套筒、进料管、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采用非金属材质;外套采用金属材质。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本实用新型的锥桶部可以引导重相向下沉降,提高重相的自然沉降速度,避免重相沉积在桶底,利于将重相排赶紧,减少了后续的洗涤次数,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减少了洗涤时间,提高清理效率。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可以将比重大的重相下压往下运动,比重小的轻相引导往上运动,利于重相向下沉降,轻相向上溢流,提高重相与轻相的分离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低位侧的轻相出口保证轻相的正常溢流,高位侧的轻相出口为安全溢流口,保证轻相的安全排液。
21.本实用新型的外套可以提高锥桶部的强度,提高桶体的可靠性。
22.本实用新型的进料管通过支撑板支撑在套筒上,可以防止进料管在进料时发生抖动,提高进料的稳定性。
23.本实用新型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元件采用非金属材质,相对于金属材质,非金属材质可以避免金属元素含量、尤其是铁元素含量对轻相的影响,提高轻相的纯度及品质。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切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中箭头所示分别为重相与轻相的运动方向。
26.图中:1、桶体;11、直桶部;12、锥桶部;2、桶盖;21、人孔;3、套筒;4、进料管;5、轻相出口;6、重相出口;7、第一挡板;71、支撑筋;8、第二挡板;9、外套;91、加强筋;1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桶体1上部为直桶部11、下部为锥桶部12。直桶部11的顶部盖设有桶盖2,桶盖2中央伸出有套筒3,套筒3伸入桶体1内、向下延伸至锥桶部12的中下部,进料管4穿插在套筒3内。直桶部11上部相对两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轻相出口5,其中一侧轻相出口5的位置低于另一侧轻相出口5的位置,低位侧的轻相出口5保证轻相的正常溢流,高位侧的轻相出口5为安全溢流口,保证轻相的安全排液;锥桶部12底部开设有重相出口6。锥桶部12可以引导重相向下沉降,提高重相的自然沉降速度,避免重相沉积在桶底,利于将重相排赶紧,减少了后续的洗涤次数,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减少了洗涤时间,提高清理效率。
29.直桶部11的内壁面上、位于轻相出口5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挡板7,第一挡板7为上大下小的锥筒形,第一挡板7下端口与套筒3外壁面之间具有间距、构成轻相流动通道;第一挡板7外壁面与直桶部11内壁面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筋71,第一挡板7通过若干支撑筋71支撑在直桶部11上。
30.套筒3的外壁面上、从上至下设置有若干第二挡板8,第二挡板8为上小下大的锥筒形,第二挡板8下端口与锥桶部12内壁面之间具有间距、构成轻相流道通道。
31.第一挡板7与第二挡板8可以将比重大的重相下压往下运动,比重小的轻相引导往上运动,利于重相向下沉降,轻相向上溢流,提高重相与轻相的分离效果。
32.锥桶部12外周套设有外套9,外套9上设有若干加强筋91,外套9可以提高锥桶部12的强度,提高桶体1的可靠性。
33.进料管4外周与套筒3之间具有间隙,进料管4与套筒3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板10,进料管4通过支撑板10支撑在套筒3上,可以防止进料管4在进料时发生抖动,提高进料的稳定性。
34.桶盖2上开设有人孔21,便于对桶体1进行检修。
35.桶体1、桶盖2、套筒3、进料管4、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等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元件采用非金属材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pph(均聚聚丙烯)材料,相对于金属材质,非金属材质可以避免金属元素含量、尤其是铁元素含量对轻相的影响,提高轻相的纯度及品质。外套9采用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采用普碳钢,可以有效提高锥桶部12的强度。
36.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如图2所示,物料从进料管4输入桶体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重相向下沉降至锥桶部12的底部、从重相出口6排出,轻相向下运动、从轻相出口5排出。
37.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锥形沉降桶,其特征在于:桶体(1)包括直桶部(11)与锥桶部(12),直桶部(11)顶部盖设有桶盖(2),桶盖(2)上穿设有进料管(4),直桶部(11)的壁面上开设有轻相出口(5),锥桶部(12)底部开设有重相出口(6);直桶部(11)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板(7),第一挡板(7)与进料管(4)之间具有轻相流动通道;进料管(4)外周设置有若干第二挡板(8),第二挡板(8)与桶体(1)内壁面之间具有轻相流动通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沉降桶,其特征在于:直桶部(11)对两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轻相出口(5),其中一侧轻相出口(5)的位置低于另一侧轻相出口(5)的位置。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沉降桶,其特征在于:锥桶部(12)外周套设有外套(9),外套(9)上设有若干加强筋(9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沉降桶,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7)位于轻相出口(5)的下方,第一挡板(7)为上大下小的锥筒形;第一挡板(7)外壁面与直桶部(11)内壁面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筋(7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沉降桶,其特征在于:第二挡板(8)为上小下大的锥筒形。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沉降桶,其特征在于:桶盖(2)中央设有套筒(3),套筒(3)伸入桶体(1)内、向下延伸至锥桶部(12)的中下部,进料管(4)穿插在套筒(3)内。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形沉降桶,其特征在于:第二挡板(8)设置在套筒(3)外壁面上。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形沉降桶,其特征在于:进料管(4)与套筒(3)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板(10)。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沉降桶,其特征在于:桶盖(2)上开设有人孔(21)。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沉降桶,其特征在于:桶体(1)、桶盖(2)、套筒(3)、进料管(4)、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采用非金属材质;外套(9)采用金属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形沉降桶,桶体包括直桶部与锥桶部,直桶部顶部盖设有桶盖,桶盖上穿设有进料管,直桶部的壁面上开设有轻相出口,锥桶部底部开设有重相出口;直桶部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进料管之间具有轻相流动通道;进料管外周设置有若干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桶体内壁面之间具有轻相流动通道。本实用新型的锥桶部可以引导重相向下沉降,提高重相的自然沉降速度,避免重相沉积在桶底,利于将重相排赶紧,减少了后续的洗涤次数,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减少了洗涤时间,提高清理效率。清理效率。清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力 徐芳华 裴旭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晨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1
技术公布日:2022/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