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池的扫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1056发布日期:2022-12-13 22:1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池的扫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池的扫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使用净水过滤池时,一个过滤周期结束往往需要反洗滤池中滤料,反洗过程中将滤料截留下来的污染物以及未完全反应的药剂残渣形成的泡沫在水面难以排出,在传统滤池中,是在进水槽底部与反洗液面同一水平线开孔,使其流动水可以冲刷表面泡沫浮渣,从而将浮渣冲出,但由于开孔角度和水槽壁厚因素,导致扫洗水进入滤池的角度不能有效将滤池液面浮渣冲走。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滤池反洗过程中表面浮渣泡沫冲洗不彻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池的扫洗装置,该装置通过在滤池进水槽底部扫水孔处增加扫水引导结构,从而改变扫水孔出水的水流流向及形状,使扫洗水改变进入滤池液面角度,从而全面扫洗液面浮渣至排水槽。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池的扫洗装置,包括v形板,所述v形板设置在滤池的侧壁上,所述v形板与滤池固定连接,所述v形板上设置有扫水引导结构,所述扫水引导结构与滤池中的液面同高,所述扫水引导结构正对于v形板上的出水孔;所述扫水引导结构加速从出水孔流出的水,并形成扇形水流流向滤池中的液面位置。
5.优选的,所述扫水引导结构包括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板面与滤池中的液面同高并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引导板设置在出水孔的下方,所述引导板上设置有引流筒,所述引流筒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引流筒的小半径端朝向滤池中的液面方向,所述引流筒的入水口正对出水孔的位置。
6.优选的,所述引流筒设置在引导板上,数个所述引流筒并排设置并与一个出水孔相对,所述入水口为倾斜的敞口。
7.优选的,一个出水孔对应两个引流筒,所述引导板上设置有扇形出水区,所述扇形出水区位于两个出水孔之间,所述出水孔的大小大于两个引流筒所占的面积。
8.优选的,所述引流筒设置在引导板的侧面,数个所述引流筒并排设置并与一个出水孔相对。
9.优选的,所述引导板上设置有导流凹槽,所述导流凹槽由出水孔朝向引流筒的方向扇形分布。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扫洗引导结构由引导板和引流筒组成,通过将引流筒制作成梯形结构,使得进入到引流筒的水流由大到小排出,从而在引流筒的出口处对水流进行小幅度的加速,使得对滤池中的液面上的漂浮物快速冲入到排水槽中;在引导板上设置有扇形出水区,可以在加速的同时扩大冲向滤池中液面的水流面积,保证对液面上的漂浮物大面积冲洗。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扫水引导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14.图3为扫水引导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15.图4为扫水引导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16.图5为扫水引导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17.图中:1-滤池;2-排水槽;3-v形板;4-引导板;5-引流筒;6-出水孔;7-入水口;8-扇形出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所示,一种滤池的扫洗装置,包括v形板3,所述v形板3设置在滤池1的侧壁上,所述v形板3与滤池1固定连接,所述v形板3上设置有扫水引导结构,扫水引导结构设置在v形板3的外侧靠近水面的位置,所述扫水引导结构与滤池1中的液面同高,从而改变水流的方向使得进入到滤池的水可以直接作用在水面位置并将其上的漂浮物冲入到旁边的排水槽2中,所述扫水引导结构正对于v形板3上的出水孔6,当水从出水孔6流出后,直接冲入到扫水引导结构上再流入到滤池1中;所述扫水引导结构加速从出水孔6流出的水,扫水引导结构可以对从出水孔6流出的水轻微加速,提高冲洗效果,并形成扇形水流流向滤池1中的液面位置,从而扩大水流冲洗面积。
20.所述扫水引导结构包括引导板4,所述引导板4的板面与滤池1中的液面同高并位于同一平面,从而保证冲洗效果,所述引导板4设置在出水孔6的下方,从出水孔6流出的水直接流到引导板4上,所述引导板4上设置有引流筒5,引流筒5为筒状结构,所述引流筒5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引流筒5的小半径端朝向滤池1中的液面方向,从而保证水可以从引流筒5的大半径端流向小半径端,由于出口变窄而使得流出引流筒5的水流速度小幅度提升,提高冲洗效果,所述引流筒5的入水口7正对出水孔6的位置。
21.实施例一
22.引流筒5的一种设置方式为,将所述引流筒5设置在引导板4上,如图2-3所示,数个所述引流筒5并排设置并与一个出水孔6相对,本实施中一个出水孔6对应两个引流筒5,所述入水口7为倾斜的敞口,引流筒5的长度可与引导板4的宽度相当,也可以短于引导板4的宽度,也即当水流从引流筒5流出后,直接流到引导板4上再流入到滤池1中即可。
23.所述引导板4上设置有扇形出水区8,所述扇形出水区8位于两个出水孔6之间,扇形出水区8由相邻的两个引流筒5的侧边构成,形成扇形,流经此处的水流可以形成扇形流动后直接流入到滤池1中,所述出水孔6的大小大于两个引流筒5所占的面积,也即从出水孔
6流出的水,一部分从两个引流筒5中流出,一部分流在引导板4上,通过引流筒5的侧边构成的扇形区域,流入到滤池1中。
24.实施例二
25.不同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引流筒5设置在引导板4的侧面,如图4-5所示,数个所述引流筒5并排设置并与一个出水孔6相对,从而保证从引导板4上流动的水可以通过引流筒5流出。
26.所述引导板4上设置有导流凹槽,所述导流凹槽由出水孔6朝向引流筒5的方向扇形分布,导流凹槽可以引导水流形成扇形流出,并使得部分水流汇聚后流向引流筒5上的入水口7处,最终想滤池1中流动。
27.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意改变和组合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滤池的扫洗装置,包括v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板(3)设置在滤池(1)的侧壁上,所述v形板(3)与滤池(1)固定连接,所述v形板(3)上设置有扫水引导结构,所述扫水引导结构与滤池(1)中的液面同高,所述扫水引导结构正对于v形板(3)上的出水孔(6);所述扫水引导结构加速从出水孔(6)流出的水,并形成扇形水流流向滤池(1)中的液面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池的扫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水引导结构包括引导板(4),所述引导板(4)的板面与滤池(1)中的液面同高并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引导板(4)设置在出水孔(6)的下方,所述引导板(4)上设置有引流筒(5),所述引流筒(5)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引流筒(5)的小半径端朝向滤池(1)中的液面方向,所述引流筒(5)的入水口(7)正对出水孔(6)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池的扫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筒(5)设置在引导板(4)上,数个所述引流筒(5)并排设置并与一个出水孔(6)相对,所述入水口(7)为倾斜的敞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池的扫洗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出水孔(6)对应两个引流筒(5),所述引导板(4)上设置有扇形出水区(8),所述扇形出水区(8)位于两个出水孔(6)之间,所述出水孔(6)的大小大于两个引流筒(5)所占的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池的扫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筒(5)设置在引导板(4)的侧面,数个所述引流筒(5)并排设置并与一个出水孔(6)相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池的扫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4)上设置有导流凹槽,所述导流凹槽由出水孔(6)朝向引流筒(5)的方向扇形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池的扫洗装置,包括V形板,所述V形板设置在滤池的侧壁上,所述V形板与滤池固定连接,所述V形板上设置有扫水引导结构,所述扫水引导结构与滤池中的液面同高,所述扫水引导结构正对于V形板上的出水孔;所述扫水引导结构加速从出水孔流出的水,并形成扇形水流流向滤池中的液面位置。目的在于通过在滤池进水槽底部扫水孔处增加扫水引导结构,从而改变扫水孔出水的水流流向及形状,使扫洗水改变进入滤池液面角度,从而全面扫洗液面浮渣至排水槽。面浮渣至排水槽。面浮渣至排水槽。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光 张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翰克偲诺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2/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