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EP配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3153发布日期:2022-08-09 22:3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FEP配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fep配料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fep配料系统。


背景技术:

2.fep即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由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得到。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在进入反应釜进行共聚前,需要在配料槽内以特定比例混合均匀。
3.目前配套使用的配料系统设计的配料槽底部进料,顶部经压缩机、缓冲罐后,对反应釜供料,配料槽内设计搅拌器,这种结构的配料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4.1、仅依靠搅拌器混合底部进入的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导致由配料槽顶部排出的混合气中的组分配比不稳定,需要混合较长时间后才能排料,配料时间较长;
5.2、配料槽顶部和底部的组分配比偏差较大,且难以保证进入反应釜物料比例稳定,使得反应釜反应过程波动较大,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6.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配料时间短且配料均匀的fep配料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fep配料系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配料效率由传统的2釜/天提高到2.8-3釜/天,且配料槽顶底组分偏差由1-1.5%降低至0.1-0.3%,达到配方控制要求。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fep配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配料槽,所述配料槽中设置有搅拌器,配料槽的底部设有进料管,用于与四氟乙烯源、六氟丙烯源相连,进料管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配料槽的顶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经第一压缩机、缓冲罐、干燥器,对反应釜提供混合原料,该出料管上设置第二阀门,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有回流管与配料槽的底部相连,该回流管上设置第三阀门。
9.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均为两位式调节阀。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压循环管路,所述加压循环管路的上游端与配料槽的出料管相连,下游端与配料槽的进料管相连,加压循环管路上设置第二压缩机、第四阀门,且第四阀门位于第二压缩机的上游。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上游、干燥器的下游分别设有过滤器。
12.进一步的,所述配料槽的数量为四个,并联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配料槽为立式罐。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fep配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配料槽,所述配料槽中设置有搅拌器,配料槽的底部设有进料管,用于与四氟乙烯源、六氟丙烯源相连,进料管上设置第一阀门,也即,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经进料管进入配料槽的底部,且逐渐充满整个配料槽。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经第一压缩机、缓冲罐、干燥器,对反应釜提供混合原料,该出料管上设置第
二阀门,也即,配料槽内的混合物料,经第一压缩机增压、第一缓冲罐经稳压、干燥器干燥后进入反应釜作为原料进行共聚反应。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有回流管与配料槽的底部相连,该回流管上设置第三阀门,在配料初期,配料槽内的物料配比沿高度方向分布不均,配料槽顶和配料槽底的组分偏差较大,不宜直接作为原料气供至反应釜,通过开启第三阀门,使压缩后的混合物料经回流管回流至配料槽的底部,对配料槽内的混合物料形成气相扰动,与搅拌器配合,使配料槽内的混合物料快速混匀,降低配料时间,且极大的降低了配料槽顶和和配料槽底组分的偏差,当配料完毕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第三阀门的开度,进而控制混合物料的回流量,保证聚合反应质量。
16.2、还包括加压循环管路,所述加压循环管路的上游端与配料槽的出料管相连,下游端与配料槽的进料管相连,加压循环管路上设置第二压缩机、第四阀门,且第四阀门位于第二压缩机的上游,通过加压循环管路提高配料槽内混合物料的压力,降低第一压缩机的负荷。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19.附图中,1为配料槽,2为搅拌器,3为进料管,4为出料管,5为第一压缩机,6为缓冲罐,7为干燥器,8为回流管,9为加压循环管路,10为第二压缩机,11为过滤器,a为第一阀门,b为第二阀门,c为第三阀门,d为第四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用新型中,未标注具体结构或型号的设备、部件通常选用化工领域常规的设备或部件,未标注具体连接方式的通常为化工领域常规的连接方式或厂家建议的连接方式。
21.参见图1,为一种fep配料系统的具体实施例。fep配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配料槽1,本实施例中,配料槽的数量为四个,并联设置,且均采用立式罐。所述配料槽1中设置有搅拌器2。配料槽1的底部设有进料管3,用于与四氟乙烯源、六氟丙烯源相连,进料管3上设置第一阀门a,第一阀门采用二位式调节阀。所述配料槽1的顶部设有出料管4,出料管4经第一压缩机5、缓冲罐6、干燥器7,对反应釜提供混合原料,该出料管4上设置第二阀门b,第二阀门采用二位式调节阀,本实施例中,第二阀门和第一压缩机之间设置有过滤器11,干燥器的下游设置有过滤器11,通常的,第一压缩机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联设置,互为备份,通常的,为了降低第一压缩机的负荷,还包括加压循环管路9,所述加压循环管路9的上游端与配料槽的出料管4相连,具体的,为了方便布置,将出料管设置在配料槽的顶部右侧,将加压循环管路的上游端设置在配料槽的顶部左侧,下游端与配料槽的进料管3相连,加压循环管路9上设置第二压缩机10、第四阀门d,且第四阀门d位于第二压缩机10的上游。所述缓冲罐6的顶部设有回流管8与配料槽1的底部相连,该回流管8上设置第三阀门c,第三阀门采用二位式调节阀。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持续经进料管进入配料槽的底部,且逐渐充满整个配料槽,同时开启第二压缩机对配料槽内的混合物料循环增压。配料槽内
的混合物料经第一压缩机增压、第一缓冲罐稳压,开启第三阀门,使压缩后的混合物料经回流管回流至配料槽的底部,并在配料槽内膨胀,对配料槽内的混合物料形成气相扰动,与搅拌器配合,使配料槽内的混合物料快速混匀,降低配料时间,且极大的降低了配料槽顶和和配料槽底组分的偏差,当配料完毕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第三阀门的开度,进而控制混合物料的回流量,其余的混合均匀的四氟乙烯/六氟丙烷混合气经干燥器后进入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保证聚合反应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fep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配料槽(1),所述配料槽(1)中设置有搅拌器(2),配料槽(1)的底部设有进料管(3),用于与四氟乙烯源、六氟丙烯源相连,进料管(3)上设置第一阀门(a),所述配料槽(1)的顶部设有出料管(4),出料管(4)经第一压缩机(5)、缓冲罐(6)、干燥器(7),对反应釜提供混合原料,该出料管(4)上设置第二阀门(b),所述缓冲罐(6)的顶部设有回流管(8)与配料槽(1)的底部相连,该回流管(8)上设置第三阀门(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p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第三阀门(c)均为两位式调节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p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压循环管路(9),所述加压循环管路(9)的上游端与配料槽的出料管(4)相连,下游端与配料槽的进料管(3)相连,加压循环管路(9)上设置第二压缩机(10)、第四阀门(d),且第四阀门(d)位于第二压缩机(10)的上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p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5)的上游、干燥器(7)的下游分别设有过滤器(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p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槽(1)的数量为四个,并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p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槽(1)为立式罐。

技术总结
一种FEP配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配料槽,所述配料槽中设置有搅拌器,配料槽的底部设有进料管,用于与四氟乙烯源、六氟丙烯源相连,进料管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配料槽的顶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经第一压缩机、缓冲罐、干燥器,对反应釜提供混合原料,该出料管上设置第二阀门,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有回流管与配料槽的底部相连,该回流管上设置第三阀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配料效率由传统的2釜/天提高到2.8-3釜/天,且配料槽顶底组分偏差由1-1.5%降低至0.1-0.3%,达到配方控制要求。达到配方控制要求。达到配方控制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章 谢蔷薇 侯生容 李晓红 李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新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