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4487发布日期:2022-11-08 21:0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料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波动辊式给料机是一种多辊式输送机械,各辊同向转动,从而将托在其上的矿石由一端送到另一端。由于各辊子具有凸楞,相邻辊子问形成的空隙可以使碎料漏下。
3.传统波动辊式给料设备在运输青石、石煤等硬度较高的物料时,经常会造成波动辊式给料机卡料、传动链条跳动的故障,同时还会造成链轮和链条的磨损加快,甚至于轴承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波动辊式给料设备在运输青石、石煤等硬度较高的物料时,经常会造成波动辊式给料机卡料、传动链条跳动的故障,同时还会造成链轮和链条的磨损加快,甚至于轴承损坏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包括给料箱、给料辊部和驱动部;驱动部设置在给料箱外部并与给料辊部连接,给料辊部包括端盖、转动通道、轴承、密封部、若干给料辊和连动部;转动通道设置在给料箱的侧壁内并与给料箱外部连通,给料辊的一端设置在转动通道内,轴承安装在端盖内,端盖与给料箱外壁连接,设置在转动通道内的给料辊与轴承配合连接,密封部设置在转动通道内;连动部设置在给料辊远离转动通道的一端,连动部用于驱动多组给料辊同步转动,若干给料辊等距并排设置;驱动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驱动给料辊转动。
6.优选的,给料辊包括传动轴和外圆凸楞,传动轴的一端插入转动通道内与轴承配合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给料箱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给料箱外部,延伸至给料箱外部的传动轴与连动部连接,外圆凸楞固定安装在位于给料箱内的外侧表面。
7.优选的,连动部包括链轮,链轮与给料辊固定连接,相邻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8.优选的,密封部包括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外密封圈固定安装在转动通道与给料箱内的连通处,内密封圈固定安装在轴承与转动通道的连接处,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均滑动套设在传动轴的外端面。
9.优选的,驱动部共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部分别与不同的给料辊动力连接,两组驱动部输出功率相同。
10.优选的,驱动部包括电机驱动组,电机驱动组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联轴器,联轴器使电机驱动组与传动轴的任一端部动力连接,与电机驱动组连接的传动轴从给料箱内延伸至给料箱外部。
11.优选的,给料辊共设置有十个,相邻传动轴上安装的外圆凸楞穿插交错设置,相邻传动轴上安装的外圆凸楞未接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将所有给料辊的轴承全部外置在端盖内,同时在轴承外部安装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进行密封,这样就使设备长时间运转后,物料依旧难以进入轴承内部,有效保护了轴承安全,使轴承损坏的频率大大减少。
14.2.同时将外置驱动部的数量增加到两套,且两套驱动部的输出功率转速均相同,这样使得传动力矩增大,同时降低了载荷,从而减少设备跳停的情况,给生产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必要条件。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的结构剖视图;
17.图3为图2 a处的结构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驱动部后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给料箱10;端盖20;轴承21;内密封圈22;外密封圈23;转动通道24;链轮30;传动轴31;外圆凸楞32;电机驱动组40。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包括给料箱10、给料辊部和驱动部;驱动部设置在给料箱10外部并与给料辊部连接,给料辊部包括端盖20、转动通道24、轴承21、密封部、若干给料辊和连动部;转动通道24设置在给料箱10的侧壁内并与给料箱10外部连通,给料辊的一端设置在转动通道24内,给料辊的最优设置个数为十个,给料辊包括传动轴31和外圆凸楞32,传动轴31的一端插入转动通道24内与轴承21配合连接,传动轴31的另一端与给料箱10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给料箱10外部,延伸至给料箱10外部的传动轴31与连动部连接,外圆凸楞32固定安装在位于给料箱10内的外侧表面,相邻传动轴31上安装的外圆凸楞32穿插交错设置,相邻传动轴31上安装的外圆凸楞32未接触,轴承21安装在端盖20内,端盖20与给料箱10外壁连接,密封部设置在转动通道24内;连动部设置在给料辊远离转动通道24的一端,连动部包括链轮30,链轮30与给料辊固定连接,相邻的链轮30通过链条连接,连动部用于驱动多组给料辊同步转动,若干给料辊等距并排设置;驱动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驱动给料辊转动。
22.请参阅图1-4,密封部包括内密封圈22和外密封圈23,外密封圈23固定安装在转动通道24与给料箱10内的连通处,内密封圈22固定安装在轴承21与转动通道24的连接处,外密封圈23和内密封圈22均滑动套设在传动轴31的外端面。
23.请参阅图1-4,驱动部共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部分别与不同的给料辊动力连接,两组驱动部输出功率相同,驱动部包括电机驱动组40,电机驱动组40与传动轴31之间设置有联轴器,联轴器使电机驱动组40与传动轴31的任一端部动力连接,与电机驱动组40连接的传动轴31从给料箱10内延伸至给料箱10外部。
24.电机驱动组40内设置有常规电机、减速器和连轴器等常规构件,两组驱动部中的电机、减速器、连轴器的等构件的型号相同,两组驱动部最优的安装位置为:从右至左的方
向第二个传动轴31和第六个传动轴31分别与两组驱动部连接。
25.使用时,电机驱动组40内的电机启动,通过减速器和联轴器向第六个传动轴31和第二个传动轴31输出转速相同的动力,使两个传动轴31同步转动,从而通过链轮30和链条带动其余传动轴31同步且同方向转动。
26.传动轴31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外圆凸楞32转动,从而将位于外圆凸楞32上表面的物料被运输,物料上的碎小颗粒脱落后在重力作用下从相邻外圆凸楞32之间的空隙掉入给料箱10内的底部。
27.在物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异物被外密封圈23阻挡,当外密封圈23老化后,部分异物进入转动通道24内被内密封圈22阻挡,从而保证轴承21长时间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包括给料箱(10),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料辊部和驱动部;驱动部设置在给料箱(10)外部并与给料辊部连接,给料辊部包括端盖(20)、转动通道(24)、轴承(21)、密封部、若干给料辊和连动部;转动通道(24)设置在给料箱(10)的侧壁内并与给料箱(10)外部连通,给料辊的一端设置在转动通道(24)内,轴承(21)安装在端盖(20)内,端盖(20)与给料箱(10)外壁连接,设置在转动通道(24)内的给料辊与轴承(21)配合连接,密封部设置在转动通道(24)内;连动部设置在给料辊远离转动通道(24)的一端,连动部用于驱动多组给料辊同步转动,若干给料辊等距并排设置;驱动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驱动给料辊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给料辊包括传动轴(31)和外圆凸楞(32),传动轴(31)的一端插入转动通道(24)内与轴承(21)配合连接,传动轴(31)的另一端与给料箱(10)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给料箱(10)外部,延伸至给料箱(10)外部的传动轴(31)与连动部连接,外圆凸楞(32)固定安装在位于给料箱(10)内的外侧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连动部包括链轮(30),链轮(30)与给料辊固定连接,相邻的链轮(30)通过链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部包括内密封圈(22)和外密封圈(23),外密封圈(23)固定安装在转动通道(24)与给料箱(10)内的连通处,内密封圈(22)固定安装在轴承(21)与转动通道(24)的连接处,外密封圈(23)和内密封圈(22)均滑动套设在传动轴(31)的外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部共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部分别与不同的给料辊动力连接,两组驱动部输出功率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部包括电机驱动组(40),电机驱动组(40)与传动轴(31)之间设置有联轴器,联轴器使电机驱动组(40)与传动轴(31)的任一端部动力连接,与电机驱动组(40)连接的传动轴(31)从给料箱(10)内延伸至给料箱(10)外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给料辊共设置有十个,相邻传动轴(31)上安装的外圆凸楞(32)穿插交错设置,相邻传动轴(31)上安装的外圆凸楞(32)未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属于给料机领域。一种新型波动给料装置,包括给料箱、给料辊部和驱动部;驱动部设置在给料箱外部并与给料辊部连接,给料辊部包括端盖、转动通道、轴承、密封部、若干给料辊和连动部;转动通道设置在给料箱的侧壁内并与给料箱外部连通,给料辊的一端设置在转动通道内,设置在转动通道内的给料辊与轴承配合连接,它通过将所有给料辊的轴承全部外置在端盖内,同时在轴承外部安装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进行密封,这样就使设备长时间运转后,物料依旧难以进入轴承内部,有效保护了轴承安全,使轴承损坏的频率大大减少。率大大减少。率大大减少。


技术研发人员:吴炎峰 汪峰 徐功武 敬仕洪 毛建文 刘晓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