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液垫加工用物料混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5380发布日期:2023-02-10 18:2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吸液垫加工用物料混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液垫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吸液垫加工用物料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2.吸液垫能迅速吸收本身重量数十倍的油污、有机溶剂、碳氢化合物、植物油等液体。吸液垫加工时,需先将聚丙烯、表面活性剂、交联剂等物料进行混合,再将混合的原料熔融送入压力挤出装置,通过压力挤出装置的喷头挤出形成纤维丝。
3.现有技术中,物料在混合搅拌时,一般都是直接批量加入,再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桨转动进行打散混合,增加搅拌负担,容易混合不均,原料的混合效果差,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吸液垫加工用物料混合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原料直接批量加入再进行打散混合、增加搅拌负担、容易混合不均、原料的混合效果差、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障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混合箱体,所述混合箱体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加料套筒,所述加料套筒的中间通过轴承套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于混合箱体的中心位置,加料套筒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作为加料通道的空腔,混合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6.所述加料套筒和搅拌轴分别通过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实现各自转动,加料套筒的顶部为敞口设置,加料套筒的敞口的上方对应设有数个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的底部伸进加料套筒的空腔内;
7.所述加料套筒的底部伸进混合箱体内部,加料套筒的底部两侧分别连通有分散通道,所述分散通道为倒l型结构,分散通道包括顶部通道和侧面通道,所述顶部通道和侧面通道分别沿着混合箱体的顶部和侧面的内壁延伸,顶部通道的底部和侧面通道靠近搅拌轴的一侧分别设有若干分散孔;
8.所述搅拌轴的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桨,所述顶部通道设于搅拌桨的上方,所述侧面通道设于搅拌桨远离搅拌轴的一侧。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安装于混合箱体的顶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搅拌轴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加料套筒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均倾斜连接于搅拌轴上且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搅拌轴的一侧由上往下设有数个搅拌桨,搅拌轴同侧的数个搅拌桨中,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依次间隔设置。
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物料需要混合时,将不同的物料通过不同的进料管道加入加料套筒内,物料沿着加料套筒内的加料通道向下输送至分散通道内,
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加料套筒转动带动分散通道转动,分散通道内的物料经分散孔分散添加至混合箱体内的各个区域,再通过混合箱体内的搅拌轴带动搅拌桨转动,将物料搅拌混合,可防止物料批量加入时增加搅拌负担,搅拌桨为倾斜设置,且第一搅拌桨与第二搅拌桨的倾斜方向相反,提升搅拌效果,物料的混合更充分,混合后的原料更均匀,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14.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混合箱体1,混合箱体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加料套筒2,加料套筒2的中间通过轴承套设有搅拌轴3,搅拌轴3设于混合箱体1的中心位置,加料套筒2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作为加料通道的空腔,混合箱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混合完成的物料通过出料口11排出。
15.加料套筒2和搅拌轴3分别通过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实现各自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分别安装于混合箱体1的顶部,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搅拌轴3连接,第二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加料套筒2连接,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分别驱动搅拌轴3和加料套筒2转动,两者可以不同的转速转动,也可以不同的方向转动。
16.加料套筒2的顶部为敞口设置,加料套筒2的敞口的上方对应设有数个进料管道6,进料管道6的底部伸进加料套筒2的空腔内,不同的物料通过不同的进料通道6加入加料套筒2的空腔内,物料加入加料套筒2的空腔后在加料套筒2的转动下可先进行初步混合。
17.加料套筒2的底部伸进混合箱体1内部,加料套筒2的底部两侧分别连通有分散通道7,分散通道7为倒l型结构,分散通道7包括顶部通道71和侧面通道72,顶部通道71和侧面通道72分别沿着混合箱体1的顶部和侧面的内壁延伸,顶部通道71的底部和侧面通道72靠近搅拌轴3的一侧分别设有若干分散孔,物料在加料套筒2的空腔内预先混合后进入分散通道7内,在加料通道2的转动带动下,物料从顶部通道71底部的分散孔和侧面通道72侧面的分散孔分散排出至混合箱体1内部进行混合,避免物料直接批量加入至混合箱体1内导致物料堆积,减少搅拌桨的搅拌负担。
18.搅拌轴3的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桨,顶部通道71设于搅拌桨的上方,侧面通道72设于搅拌桨远离搅拌轴3的一侧,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31和第二搅拌桨32,第一搅拌桨31和第二搅拌桨32均倾斜连接于搅拌轴3上且倾斜方向相反,搅拌轴3的一侧由上往下设有数个搅拌桨,搅拌轴3同侧的数个搅拌桨中,第一搅拌桨31和第二搅拌桨32依次间隔设置,不同倾斜方向设置的第一搅拌桨31和第二搅拌桨32,在搅拌轴3的转动带动下,可具有不同的搅拌面,搅拌效果更好。
19.工作原理:物料需要混合时,将不同的物料通过不同的进料管道6加入加料套筒2
内,第二驱动电机5驱动加料套筒2转动,物料在加料套筒2的空腔内可先进行初步混合,物料再沿着加料套筒2内的加料通道向下输送至分散通道7内,加料套筒2转动带动分散通道7转动,分散通道7内的物料经分散孔分散添加至混合箱体1内的各个区域,可降低搅拌桨的搅拌负担,第一驱动电机4驱动搅拌轴3转动,带动搅拌桨转动,将分散加入至混合箱体1内的物料搅拌混合,且第一搅拌桨31与第二搅拌桨32的倾斜方向相反,可提升搅拌效果,物料的混合更充分,混合后的原料更均匀,吸液垫的质量得到保障。
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吸液垫加工用物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箱体,所述混合箱体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加料套筒,所述加料套筒的中间通过轴承套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于混合箱体的中心位置,加料套筒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作为加料通道的空腔,混合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加料套筒和搅拌轴分别通过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实现各自转动,加料套筒的顶部为敞口设置,加料套筒的敞口的上方对应设有数个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的底部伸进加料套筒的空腔内;所述加料套筒的底部伸进混合箱体内部,加料套筒的底部两侧分别连通有分散通道,所述分散通道为倒l型结构,分散通道包括顶部通道和侧面通道,所述顶部通道和侧面通道分别沿着混合箱体的顶部和侧面的内壁延伸,顶部通道的底部和侧面通道靠近搅拌轴的一侧分别设有若干分散孔;所述搅拌轴的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桨,所述顶部通道设于搅拌桨的上方,所述侧面通道设于搅拌桨远离搅拌轴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液垫加工用物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安装于混合箱体的顶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搅拌轴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加料套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液垫加工用物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均倾斜连接于搅拌轴上且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搅拌轴的一侧由上往下设有数个搅拌桨,搅拌轴同侧的数个搅拌桨中,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依次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吸液垫加工用物料混合设备,它涉及吸液垫加工领域。混合箱体上安装有加料套筒,加料套筒的中间设有搅拌轴,加料套筒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作为加料通道的空腔;加料套筒和搅拌轴分别通过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实现各自转动,加料套筒的敞口的上方对应设有进料管道;加料套筒的底部两侧分别连通有分散通道,分散通道为倒L型结构,分散通道上设有若干分散孔;搅拌轴两侧对称设有搅拌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物料通过进料管道加入加料套筒内,沿着加料套筒内的加料通道输送至分散通道,经分散孔分散添加至混合箱体内的各个区域,再通过搅拌桨将物料搅拌混合,物料的混合更充分,混合后的原料更均匀。混合后的原料更均匀。混合后的原料更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尤祥银 杨媛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丽洋洁净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