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0342发布日期:2022-12-07 03:4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蜂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经过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气味清香浓郁,味道纯真甜美。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蜜蜂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再由工蜂将转化后花蜜或分泌物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将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葡萄糖、果糖。而水分含量少于23%的花蜜或分泌物就是蜂蜜。
3.现有的蜂蜜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搅拌,传统的搅拌罐体易粘附较多的原料,且传统的设备不能对不同深度的蜂蜜进行搅拌,搅拌不够均匀,影响蜂蜜质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便于更好的对不同深度的蜂蜜进行搅拌,使得蜂蜜搅拌更均匀,同时蜂蜜不易粘附在搅拌桶内壁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现有的蜂蜜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搅拌,传统的搅拌罐体易粘附较多的原料,且传统的设备搅拌不够均匀,影响蜂蜜质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便于更好的对不同深度的蜂蜜进行搅拌,使得蜂蜜搅拌更均匀,同时蜂蜜不易粘附在搅拌桶内壁上。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外桶,所述外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外桶的前壁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外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环,所述外桶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内桶,且内桶贴合在加热环的内侧壁上,所述外桶和内桶的内部下方贯穿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外桶的外壁上方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外桶和内桶的顶部安装有顶盖,且顶盖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远离电机的一侧底部与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电机下方设有的转轴活动贯穿顶盖,且转轴插接在内桶内部,所述转轴下方两侧固定连接有刮料架,且刮料架上固定连接有横向搅拌杆和倾斜搅拌杆,所述顶盖的前后壁铰接有进料盖板,且进料盖板压合在外桶和内桶的顶部。
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腿固定连接在外桶的底部四周,所述加热环为环形结构。
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顶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外桶的顶部。
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搅拌杆远离刮料架的一端连接在转轴上,所述刮料架与内桶的内壁下方相适配。
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料套,所述刮料套套接在
转轴上且刮料套内壁下方与转轴相贴合。
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和进料盖板与外桶顶部相适配,所述plc控制器、加热环、电动推杆和电机电性连接,且plc控制器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便于更好的对不同深度的蜂蜜进行搅拌,使得蜂蜜搅拌更均匀,同时蜂蜜不易粘附在搅拌桶内壁上。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加热环对内桶内部的蜂蜜进行定温加热,使得蜂蜜不易粘附在内桶的内壁上,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转轴、刮料架、横向搅拌杆和倾斜搅拌杆进行旋转,此时刮料架、横向搅拌杆和倾斜搅拌杆可对内桶内部的蜂蜜进行搅拌,同时刮料架可对内桶内壁的蜂蜜进行刮料处理,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带动连接板进行高度调节,此时连接板带动电机、转轴、刮料架、横向搅拌杆和倾斜搅拌杆进行高度调节,使得刮料架、横向搅拌杆和倾斜搅拌杆可对内桶内部不同深度的蜂蜜进行搅拌处理,使得蜂蜜搅拌更均匀。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16.图中标记:1-外桶;2-支腿;3-plc控制器;4-加热环;5-内桶;6-出料管;7-固定板;8-电动推杆;9-顶盖;10-电机;11-连接板;12-转轴;13-刮料套;14-刮料架;15-横向搅拌杆;16-倾斜搅拌杆;17-进料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8.参考图1和2所示,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外桶1,外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2,支腿2固定连接在外桶1的底部四周,外桶1的前壁设置有plc控制器3,外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环4,加热环4为环形结构,外桶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内桶5,且内桶5贴合在加热环4的内侧壁上,外桶1和内桶5的内部下方贯穿连接有出料管6,出料管6上设置有控制阀,外桶1的外壁上方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8,外桶1和内桶5的顶部安装有顶盖9,顶盖9通过螺栓安装在外桶1的顶部。
19.参考图1和2所示,顶盖9的上方设有电机10,plc控制器3、加热环4、电动推杆8和电机10电性连接,且plc控制器3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电机10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且连接板11远离电机10的一侧底部与电动推杆8连接,电机10下方设有的转轴12活动贯穿顶盖9,且转轴12插接在内桶5内部,顶盖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料套13,刮料套13套接在转轴12上且刮料套13内壁下方与转轴12相贴合,转轴12下方两侧固定连接有刮料架14,刮料架14与内桶5的内壁下方相适配,刮料架14上固定连接有横向搅拌杆15和倾斜搅拌杆16,横向搅拌杆15远离刮料架14的一端连接在转轴12上,顶盖9的前后壁铰接有进料盖板17,且进料盖板17压合在外桶1和内桶5的顶部,顶盖9和进料盖板17与外桶1顶部相适配。
20.本申请优点:便于更好的对不同深度的蜂蜜进行搅拌,使得蜂蜜搅拌更均匀,同时蜂蜜不易粘附在搅拌桶内壁上。
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plc控制器3控制加热环4对内桶5内部的蜂蜜进行定温加热,使得蜂蜜不易粘附在内桶5的内壁上,通过plc控制器3控制电机10带动转轴12、刮料架14、横向搅拌杆15和倾斜搅拌杆16进行旋转,此时刮料架14、横向搅拌杆15和倾斜搅拌杆16可对内桶5内部的蜂蜜进行搅拌,同时刮料架14可对内桶5内壁的蜂蜜进行刮料处理,通过plc控制器3控制电动推杆8带动连接板11进行高度调节,此时连接板11带动电机10、转轴12、刮料架14、横向搅拌杆15和倾斜搅拌杆16进行高度调节,使得刮料架14、横向搅拌杆15和倾斜搅拌杆16可对内桶5内部不同深度的蜂蜜进行搅拌处理,使得蜂蜜搅拌更均匀。
22.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外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外桶(1)的前壁设置有plc控制器(3),所述外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环(4),所述外桶(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内桶(5),且内桶(5)贴合在加热环(4)的内侧壁上,所述外桶(1)和内桶(5)的内部下方贯穿连接有出料管(6),所述外桶(1)的外壁上方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8),所述外桶(1)和内桶(5)的顶部安装有顶盖(9),且顶盖(9)的上方设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且连接板(11)远离电机(10)的一侧底部与电动推杆(8)连接,所述电机(10)下方设有的转轴(12)活动贯穿顶盖(9),且转轴(12)插接在内桶(5)内部,所述转轴(12)下方两侧固定连接有刮料架(14),且刮料架(14)上固定连接有横向搅拌杆(15)和倾斜搅拌杆(16),所述顶盖(9)的前后壁铰接有进料盖板(17),且进料盖板(17)压合在外桶(1)和内桶(5)的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固定连接在外桶(1)的底部四周,所述加热环(4)为环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6)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顶盖(9)通过螺栓安装在外桶(1)的顶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搅拌杆(15)远离刮料架(14)的一端连接在转轴(12)上,所述刮料架(14)与内桶(5)的内壁下方相适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料套(13),所述刮料套(13)套接在转轴(12)上且刮料套(13)内壁下方与转轴(12)相贴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9)和进料盖板(17)与外桶(1)顶部相适配,所述plc控制器(3)、加热环(4)、电动推杆(8)和电机(10)电性连接,且plc控制器(3)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蜂蜜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蜂蜜加工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外桶,所述外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外桶的前壁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外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环,所述外桶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内桶,且内桶贴合在加热环的内侧壁上,所述外桶和内桶的内部下方贯穿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外桶的外壁上方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外桶和内桶的顶部安装有顶盖,且顶盖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远离电机的一侧底部与电动推杆连接,便于更好的对不同深度的蜂蜜进行搅拌,使得蜂蜜搅拌更均匀,同时蜂蜜不易粘附在搅拌桶内壁上。蜜不易粘附在搅拌桶内壁上。蜜不易粘附在搅拌桶内壁上。


技术研发人员:但捍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野花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2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