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2081发布日期:2023-04-20 03:3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现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几乎所有地方都遍布人类所制造的垃圾,而这些垃圾在经过风吹和雨水冲击后很多会落入到水域中,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使得水体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同时很多水生动物死亡,更加加剧水体污染,使得人类无法饮用。

2、因此现在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不仅仅是从污染来源上进行控制,同时对于水体中的垃圾也需要进行打捞和过滤,减少水体污染,在水利工程中,一般是在排水渠或者泄洪口架设滤网,通过滤板进行过滤,但是现有的垃圾过滤装置在进行垃圾过滤后,如果不及时通过人力或者机械进行及时清理,垃圾堆积会使得滤网再次堵塞,导致垃圾过滤较为困难,而在水中对滤网进行清理非常不方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新型的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包括河道主体、过滤板和升降装置,所述过滤板设置在所述河道主体内,所述过滤板与所述河道主体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河道主体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过滤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升降机构控制过滤板在河道主体内升降,这样可以避免在水中对堵塞的过滤板清理的麻烦,大大简化清理过程,提高效率。

5、可选的,所述过滤板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过滤板固定连接。

6、可选的,所述河道主体两侧的内壁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过滤板两侧的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板两侧设置滑槽,滑槽与河道主体内侧壁的滑槽滑动配合从而便于过滤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8、可选的,所述滑槽设置为“t”型,所述滑块对应设置为“t”型。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t”型的滑块与“t”型的滑槽滑动配合,这样的结构稳定性更好,防止过滤网在竖直方向移动时发生晃动。

10、可选的,所述滑块的长度比所述过滤板的长度更长,所述滑块从所述滑槽内伸出。

11、可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气缸和连接杆,所述气缸和连接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河道主体的两侧,所述气缸的方向相对设置,两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均铰接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滑块的顶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推动连接杆,连接杆随之推动滑块向上移动,直到过滤板露出水面位置,对露出水面的过滤板进行清理大大提高清理效率,有效防止过滤板堵塞。

13、可选的,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贯穿所述滑块,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滑块的部分与所述连接杆铰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杆,并且使连接杆与固定杆连接,这样在两侧的气缸工作时,可以避免连接杆直接对滑块施加压力,防止滑块变形影响工作。

15、可选的,所述河道主体上设置有清理平台,所述清理平台设置在靠近所述过滤板的一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清理平台可以方便河道维护清洁人员站上去实现对过滤板堵塞部分的清理。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设计升降机构控制过滤板在河道主体内升降,这样可以避免在水中对堵塞的过滤板清理的麻烦,大大简化清理过程,提高效率;

19、2.气缸推动连接杆,连接杆随之推动滑块向上移动,直到过滤板露出水面位置,对露出水面的过滤板进行清理大大提高清理效率,有效防止过滤板堵塞;

20、3.设置固定杆,并且使连接杆与固定杆连接,这样在两侧的气缸工作时,可以避免连接杆直接对滑块施加压力,防止滑块变形影响工作。

21、4.设置清理平台可以方便河道维护清洁人员站上去实现对过滤板堵塞部分的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包括河道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板(2)和升降装置(3),所述过滤板(2)设置在所述河道主体(1)内,所述过滤板(2)与所述河道主体(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升降装置(3)设置在所述河道主体(1)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3)用于控制所述过滤板(2)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的两侧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与所述过滤板(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主体(1)两侧的内壁开设有两条滑槽(4),所述过滤板(2)两侧的滑块(5)与所述滑槽(4)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设置为“t”型,所述滑块(5)对应设置为“t”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的长度比所述过滤板(2)的长度更长,所述滑块(5)从所述滑槽(4)内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气缸(31)和连接杆(32),所述气缸(31)和连接杆(32)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气缸(31)分别设置在所述河道主体(1)的两侧,所述气缸(31)的方向相对设置,两组所述气缸(31)的活塞杆分别均铰接所述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滑块(5)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之间设置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两端均贯穿所述滑块(5),所述固定杆(6)穿过所述滑块(5)的部分与所述连接杆(32)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主体(1)上设置有清理平台(7),所述清理平台(7)设置在靠近所述过滤板(2)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环境治理用杂物过滤装置,其包括河道主体、过滤板和升降装置,所述过滤板设置在所述河道主体内,所述过滤板与所述河道主体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河道主体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过滤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升降装置包括气缸和连接杆,所述气缸和连接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河道主体的两侧,所述气缸的方向相对设置,两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均铰接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滑块的顶部,设计升降机构控制过滤板在河道主体内升降,这样可以避免在水中对堵塞的过滤板清理的麻烦,大大简化清理过程,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汪颖,陈丽萍,徐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城印象(苏州)水净化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