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2155发布日期:2022-12-07 02:0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
3.

背景技术:

4.现有的用于混料的装置大多数都是用混料灌进行的,现有的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专利号: cn201020508981.8 ),包括盛装器、连接机构、支撑架和振动筛,盛装器与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机构与支撑架活动连接,盛装器的倒料口下设置有振动筛,所述的盛装器的横截面为多面体结构;所述的连接机构与支撑架通过锁定装置连接,连接机构可以绕锁定装置调整搅拌角度。此专利存在的缺点是盛装器的体积不会很大,生产量低,生产的速度慢。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圆筒内的原料在混料轴和一级混料翅的作用下能够不断的混合,向前运动的同时能够将原料进行均匀的混合,连续混匀,混料效果好,混料速度快的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
7.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其组成包括:加料斗,所述的加料斗的底部具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连接斜圆筒,所述的斜圆筒的首端高、尾端低,所述的斜圆筒内设置混料轴,所述的混料轴绕圆周连接一级混料翅,所述的一级混料翅横向设置在所述的混料轴上,所述的混料轴的首端连接首端轴承,所述的首端轴承连接首端圆套,所述的首端圆套连接首端拉杆,所述的首端拉杆连接所述的斜圆筒,所述的混料轴的尾端连接尾端轴承,所述的尾端轴承连接尾端圆套,所述的尾端圆套连接尾端拉杆,所述的尾端拉杆连接所述的斜圆筒。
9.所述的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所述的混料轴连接皮带轮,所述的皮带轮连接皮带,所述的皮带穿过所述的斜圆筒,所述的皮带连接主皮带轮,所述的主皮带轮连接转轴,所述的转轴连接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连接电机,所述的电机连接支架,所述的支架连接所述的斜圆筒。
10.所述的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所述的斜圆筒的尾端连接连通管,所述的连通管伸入混料罐,所述的混料罐扣上上盖,所述的连通管穿过所述的上盖,所述的上盖开有圆孔,所述的圆孔穿过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绕圆周连接一组搅拌翅,所述的圆孔与所述的搅拌轴之间连接有轴承,所述的搅拌轴连接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连接搅拌电机。
11.所述的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所述的混料罐连接一组混料罐支撑腿,所述的混料罐开有出料孔,所述的出料孔连接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连接塞堵。
12.所述的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所述的斜圆筒的底部连接一组支撑腿,所述的支撑腿的长度依次递增。
13.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斜圆筒内的原料在混料轴和一级混料翅的作用下能够不断的混合,向前运动的同时能够将原料进行均匀的混合,混合的均匀,混合的效果好。
15.本实用新型的混料轴和一级混料翅不但具有混合原料的作用,还具有输送原料的作用,给原料的混合提供了保证。
16.本实用新型的斜圆筒内的原料堆聚的不严重,在混料轴和一级混料翅的作用下混合的更好,搅拌的更均匀。
17.本实用新型的原料通过混料轴和一级混料翅、搅拌轴和搅拌翅进行双重搅拌混料,能够彻底的将生料带的原料均匀混合。
18.附图说明:
19.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2是附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21.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实施例1:
24.一种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其组成包括:加料斗1,所述的加料斗的底部具有出料口2,所述的出料口连接斜圆筒3,斜圆筒内的原料滞留的时间长,混料的效果好,所述的斜圆筒的首端高、尾端低,所述的斜圆筒内设置混料轴4,所述的混料轴绕圆周连接一级混料翅5,一级混料翅对于原料具有很好的混匀的作用,所述的一级混料翅横向设置在所述的混料轴上,所述的混料轴的首端连接首端轴承6,所述的首端轴承连接首端圆套7,所述的首端圆套连接首端拉杆8,能够稳定的支撑住混料轴的一端,所述的首端拉杆连接所述的斜圆筒,所述的混料轴的尾端连接尾端轴承9,确保混料轴不歪不斜,能够准确地带动一级混料翅,给原料的混合提供了保证,所述的尾端轴承连接尾端圆套10,所述的尾端圆套连接尾端拉杆11,能够稳定的支撑住混料轴的另一端,所述的尾端拉杆连接所述的斜圆筒。
25.所述的混料轴连接皮带轮12,所述的皮带轮连接皮带13,所述的皮带穿过所述的斜圆筒,所述的皮带连接主皮带轮14,所述的主皮带轮连接转轴15,所述的转轴连接联轴器16,所述的联轴器连接电机17,所述的电机连接支架18,所述的支架连接所述的斜圆筒。电机能够带动混料轴匀速的运动,给原料的混匀提供了保证。
26.所述的斜圆筒的尾端连接连通管19,所述的连通管伸入混料罐20,所述的混料罐扣上上盖21,所述的连通管穿过所述的上盖,所述的上盖开有圆孔22,所述的圆孔穿过搅拌轴23,所述的搅拌轴绕圆周连接一组搅拌翅24,搅拌轴和搅拌翅能够进一步混匀原料,能够大大的提高生料带的质量,所述的圆孔与所述的搅拌轴之间连接有轴承25,所述的搅拌轴连接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连接搅拌电机26。
27.所述的混料罐连接一组混料罐支撑腿27,所述的混料罐开有出料孔28,所述的出料孔连接出料管29,所述的出料管连接塞堵30。释放混匀的原料时方便、顺畅。
28.所述的斜圆筒的底部连接一组支撑腿31,支撑腿不在一条直线上,支撑的更稳定,所述的支撑腿的长度依次递增,能够稳定支撑住斜圆筒,确保斜圆筒使用安全。
29.工作原理:
30.将原料不断地加入到加料斗内,启动电机和搅拌电机,通过混料轴和一级混料翅、搅拌轴和搅拌翅进行双重搅拌混料。


技术特征:
1. 一种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其组成包括:加料斗,其特征是: 所述的加料斗的底部具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连接斜圆筒,所述的斜圆筒的首端高、尾端低,所述的斜圆筒内设置混料轴,所述的混料轴绕圆周连接一级混料翅,所述的一级混料翅横向设置在所述的混料轴上,所述的混料轴的首端连接首端轴承,所述的首端轴承连接首端圆套,所述的首端圆套连接首端拉杆,所述的首端拉杆连接所述的斜圆筒,所述的混料轴的尾端连接尾端轴承,所述的尾端轴承连接尾端圆套,所述的尾端圆套连接尾端拉杆,所述的尾端拉杆连接所述的斜圆筒。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混料轴连接皮带轮,所述的皮带轮连接皮带,所述的皮带穿过所述的斜圆筒,所述的皮带连接主皮带轮,所述的主皮带轮连接转轴,所述的转轴连接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连接电机,所述的电机连接支架,所述的支架连接所述的斜圆筒。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斜圆筒的尾端连接连通管,所述的连通管伸入混料罐,所述的混料罐扣上上盖,所述的连通管穿过所述的上盖,所述的上盖开有圆孔,所述的圆孔穿过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绕圆周连接一组搅拌翅,所述的圆孔与所述的搅拌轴之间连接有轴承,所述的搅拌轴连接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连接搅拌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混料罐连接一组混料罐支撑腿,所述的混料罐开有出料孔,所述的出料孔连接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连接塞堵。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斜圆筒的底部连接一组支撑腿,所述的支撑腿的长度依次递增。

技术总结
新型一体化生料带混料装置。本产品其组成包括:加料斗,所述的加料斗的底部具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连接斜圆筒,所述的斜圆筒的首端高、尾端低,所述的斜圆筒内设置混料轴,所述的混料轴绕圆周连接一级混料翅,所述的一级混料翅横向设置在所述的混料轴上,所述的混料轴的首端连接首端轴承,所述的首端轴承连接首端圆套,所述的首端圆套连接首端拉杆,所述的首端拉杆连接所述的斜圆筒,所述的混料轴的尾端连接尾端轴承,所述的尾端轴承连接尾端圆套,所述的尾端圆套连接尾端拉杆,所述的尾端拉杆连接所述的斜圆筒。本实用新型用于生料带混料。本实用新型用于生料带混料。本实用新型用于生料带混料。


技术研发人员:杨显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渤海万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