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刮的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3866发布日期:2022-12-07 04:4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刮的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置过滤器,特别是指一种硬刮的前置过滤器,它具有更加理想的清洗效果。


背景技术:

2.前置过滤器通常是家庭用水的第一道过滤防线,它可以对自来水中的泥沙,铁锈、虫卵等颗粒物质进行有效过滤,从而保护后续的净水设备。
3.前置过滤器通常包括滤芯和刮刷套,刮刷套套设于滤芯的外侧,通过转动刮刷套可以对滤芯的滤网表面的杂质进行有效清理。刮刷套包括套体以及固定安装于套体上的刮洗部,现有技术中,刮洗部通常为橡胶刮条或者毛刷,当刮刷套相对于滤芯转动时,橡胶刮条或者毛刷便会对滤芯的滤网进行有效清洗。由于橡胶刮条和毛刷均为软质材料,因此在实际刮洗时,它无法对牢牢粘附于滤网表面的顽固颗粒物进行有效清洗,这些顽固的颗粒物始终会粘附在滤网的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刮的前置过滤器,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软质的刮洗部无法对滤网上的顽固颗粒物进行有效清洗的问题。
5.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硬刮的前置过滤器,包括滤芯、套设于滤芯外侧的刮刷套以及带动刮刷套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刮刷套为弹簧,该弹簧的内侧面贴合于滤芯的外侧面。
7.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沿滤芯的长度方向延伸。
8.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的内侧面为平面。
9.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置过滤器还包括阀头和滤瓶,阀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头的下端设有滤瓶连接口,所述滤瓶的上端固定于滤瓶连接口,滤瓶的下端形成排污口,所述滤芯沿滤瓶的轴向安装于滤瓶内。
10.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机构为可手动转动的拨叉组件,该拨叉组件固定安装于排污口,它的上端位于滤瓶内,它的下端外露于排污口,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于拨叉组件的上端。
11.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拨叉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拨叉以及衔接台,所述拨叉包括中空的内接管套和若干的插杆,内接管套密封固定于排污口,它的下端外露于排污口的下端口,所述插杆相互间隔地固定于内接管套的上端口;所述衔接台位于滤瓶内,衔接台的底面设有若干插接凹部,所述衔接台的顶面设有卡扣;各所述插杆插入相应的插接凹部,所述弹簧的下端卡接于卡扣。
12.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置过滤器还包括进水阀头、滤瓶和出水阀头,进水阀头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滤瓶连接口;所述出水阀头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另一端设有滤瓶连接口,所述滤瓶的一端跟进水阀头的滤瓶连接口固定连接;所述滤瓶的另一端跟
出水阀头的滤瓶连接口固定连接,所述滤芯沿滤瓶的轴向固定安装于滤瓶内。
13.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机构为齿轮组件,该齿轮组件包括旋钮以及跟弹簧同心设置的从动盘,所述旋钮由外至内伸入滤瓶内,并且旋钮的伸入端设有主动伞形齿;所述从动盘安装于滤瓶内,从动盘的侧面设有从动伞形齿,所述从动伞形齿和主动伞形齿相互啮合,并且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从动盘。
14.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弹簧以内侧面贴合于滤芯(滤网)外侧面的方式套设于滤芯,当弹簧受力转动时,便能完成对滤芯的有效刮洗。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实施例一
21.参照图1,一种硬刮的前置过滤器,包括阀头1、滤瓶2、滤芯3、弹簧4以及动力机构,滤芯3包括骨架和滤网,所述滤网套设于骨架。阀头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阀头1的下端设有滤瓶连接口(图中未标出),所述滤瓶2的上端固定于滤瓶连接口(图中未标出),滤瓶2的下端形成排污口(图中未标出)。以实际使用时的安装状态为准,所述滤芯3纵向固定于滤瓶2内,所述弹簧4套设于滤芯3的外侧,弹簧4沿滤芯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弹簧4的内侧面贴合于滤芯3的外侧面,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弹簧4的横截面为矩形,它的内侧面为平面。
22.同时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为可手动转动的拨叉组件5,所述拨叉组件5包括相互连接的拨叉6以及衔接台7,所述拨叉6包括中空的内接管套61和若干的插杆62,内接管套61密封固定于排污口,它的下端外露于排污口的下端口,所述插杆62相互间隔地固定于内接管套61的上端口。所述衔接台7位于滤瓶2内部,衔接台7的底面设有若干插接凹部70,所述衔接台7的顶面设有卡扣71。安装时,各所述插杆62插入相应的插接凹部70,所述弹簧4的下端卡接于卡扣71。
23.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前置过滤器还包括装饰套8,该装饰套8固定连接于内接管套61的外露部分,使用时,通过转动装饰套8,拨叉6、衔接台7以及弹簧4都会跟着一同转动,从而完成对滤芯3的刮洗。
24.实施例二
25.参照图3,一种硬刮的前置过滤器,它包括进水阀头1a、出水阀头2a、滤瓶3a、滤芯4a、弹簧5a以及齿轮组件6a,进水阀头1a的一端设有进水口11a,另一端设有滤瓶连接口(图中未标出)。所述出水阀头2a的一端设有出水口21a,另一端设有滤瓶连接口(图中未标出),所述滤瓶3a的一端跟进水阀头1a的滤瓶连接口固定连接;所述滤瓶3a的另一端跟出水阀头
2a的滤瓶连接口固定连接。以实际使用时的安装状态为准,所述滤芯4a水平向固定于滤瓶3a内,所述弹簧5a套设于滤芯4a的外侧,该弹簧5a沿滤芯4a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弹簧5a的内侧面贴合于滤芯4a的外侧面。
26.所述齿轮组件6a包括旋钮7a以及跟弹簧5a同心设置的从动盘8a,所述旋钮7a由外至内伸入滤瓶3a内,并且旋钮7a的伸入端设有主动伞形齿。所述从动盘8a安装于滤瓶3a内,从动盘8a的侧面设有从动伞形齿,所述从动伞形齿和主动伞形齿相互啮合,并且所述弹簧5a的一端卡接固定于从动盘8a。
27.使用时,转动旋钮7a,从动盘8a以及其上固定的弹簧5a便会跟着一同转动。
28.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硬刮的前置过滤器,包括滤芯、套设于滤芯外侧的刮刷套以及带动刮刷套转动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刷套为弹簧,该弹簧的内侧面贴合于滤芯的外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沿滤芯的长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内侧面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器还包括阀头和滤瓶,阀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头的下端设有滤瓶连接口,所述滤瓶的上端固定于滤瓶连接口,滤瓶的下端形成排污口,所述滤芯沿滤瓶的轴向安装于滤瓶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可手动转动的拨叉组件,该拨叉组件固定安装于排污口,它的上端位于滤瓶内,它的下端外露于排污口,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于拨叉组件的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拨叉以及衔接台,所述拨叉包括中空的内接管套和若干的插杆,内接管套密封固定于排污口,它的下端外露于排污口的下端口,所述插杆相互间隔地固定于内接管套的上端口;所述衔接台位于滤瓶内,衔接台的底面设有若干插接凹部,所述衔接台的顶面设有卡扣;各所述插杆插入相应的插接凹部,所述弹簧的下端卡接于卡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器还包括进水阀头、滤瓶和出水阀头,进水阀头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滤瓶连接口;所述出水阀头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另一端设有滤瓶连接口,所述滤瓶的一端跟进水阀头的滤瓶连接口固定连接;所述滤瓶的另一端跟出水阀头的滤瓶连接口固定连接,所述滤芯沿滤瓶的轴向固定安装于滤瓶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齿轮组件,该齿轮组件包括旋钮以及跟弹簧同心设置的从动盘,所述旋钮由外至内伸入滤瓶内,并且旋钮的伸入端设有主动伞形齿;所述从动盘安装于滤瓶内,从动盘的侧面设有从动伞形齿,所述从动伞形齿和主动伞形齿相互啮合,并且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从动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刮的前置过滤器,包括滤芯、套设于滤芯外侧的刮刷套以及带动刮刷套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刮刷套为弹簧,该弹簧的内侧面贴合于滤芯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的弹簧以内侧面贴合于滤芯(滤网)外侧面的方式套设于滤芯,当弹簧受力转动时,便能完成对滤芯的有效刮洗。芯的有效刮洗。芯的有效刮洗。


技术研发人员:李党凯 智永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美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3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