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8024发布日期:2022-12-03 00:22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


背景技术:

2.喷壶是喷漆枪中用于盛装漆料的部件、并向喷漆枪提供漆料,喷壶包括壶体和壶盖组成,在壶盖上设有与壶体使用时固定连接的旋接结构、以及与喷枪上料口连接的连接柱。起初壶盖与其上的连接柱采用铝材料一体压铸的方式加工而成,一体式的结构不仅在加工时比较麻烦,而且在壶盖上旋接结构连接后可靠性不够好。
3.因此现有大多将壶盖与其上的连接柱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并采用螺母将两者之间进行固定,同时壶盖又分为内、外盖,在内、外盖之间设有的旋接结构更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起初结构存在的缺陷,但是现有的分体式结构同样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壶盖与连接柱之间的密封性不够好,容易出现泄漏的情况,二是采用螺母固定的方式在拧转力度过大时容易发生损坏;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包括内盖、外盖、连接柱,连接柱一端穿过内盖、外盖上的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一端设有固定连接部、并形成抵靠平面台阶,所述内盖、外盖上连接孔处分别设有定位抵靠平面,连接柱的固定连接部穿过内盖和外盖上的连接孔、端部采用扩口铆固的连接方式实现固定,在固定连接后,外盖两侧的定位抵靠平面分别与抵靠平面台阶、以及内盖一侧的定位抵靠平面形成对应抵靠,同时固定连接部端部形成的扩口折弯对应抵靠在内盖侧面的定位抵靠平面上;
6.所述内盖、外盖与连接柱的固定连接部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处于内盖与外盖两者对应的定位抵靠平面之间、以及两者连接孔与固定连接部的侧面之间。
7.在上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中,所述密封圈包括平面抵靠密封部、连接部抵靠密封部,所述内盖、外盖上的定位抵靠平面分别与平面抵靠密封部两侧形成抵靠密封,内盖和外盖两者连接孔侧壁、以及固定连接部侧面分别与连接部抵靠密封部形成抵靠密封。
8.在上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中,所述内盖、外盖上的定位抵靠平面上分别设有对称的平面抵靠密封槽,密封圈的平面抵靠密封部两侧部分处于平面抵靠密封槽中;内盖、外盖两者连接孔侧壁设有侧面抵靠密封槽,密封圈的连接部抵靠密封部对应处于侧面抵靠密封槽。
9.在上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中,所述密封圈的平面抵靠密封部在无受力自然状态下、其厚度大于内盖和外盖上两个平面抵靠密封槽的总深度d1。
10.在上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中,所述密封圈的连接部抵靠密封部在无受力自
然状态下、其厚度大于连接孔侧壁上侧面抵靠密封槽的深度d2。
11.在上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中,所述内盖、外盖两者的总厚度大于两者连接孔侧壁两个侧面抵靠密封槽总高度h。
12.在上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中,所述密封圈为弹性气囊型密封圈、内部具有气体腔。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盖、外盖上连接孔与连接柱一端的固定连接部进行连接,通过固定连接部端部进行扩口形成的折弯对三者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而内盖、外盖、连接柱三者之间通过其上设置的定位抵靠平面、抵靠平面台阶形成平面抵靠,使得扩口折弯铆固后内盖、外盖、连接柱之间连接的稳固,解决螺母固定方式存在的缺陷;同时在三者连接处配合设计的密封圈、又可以在这个前提下保证足够的密封性,从而保证壶盖与壶体连接后使用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17.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18.图4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20.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包括内盖1、外盖2、连接柱3,连接柱3一端穿过内盖1、外盖2上的连接孔4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3一端设有固定连接部5、并形成抵靠平面台阶6,所述内盖1、外盖2上连接孔4处分别设有定位抵靠平面7,连接柱3的固定连接部5穿过内盖1和外盖2上的连接孔4、端部采用扩口铆固的连接方式实现固定,在固定连接后,外盖2两侧的定位抵靠平面7分别与抵靠平面台阶6、以及内盖1一侧的定位抵靠平面7形成对应抵靠,同时固定连接部5端部形成的扩口折弯对应抵靠在内盖1侧面的定位抵靠平面7上。
21.所述内盖1、外盖2与连接柱3的固定连接部5之间设有密封圈8,密封圈8处于内盖1与外盖2两者对应的定位抵靠平面7之间、以及两者连接孔4与固定连接部5的侧面之间;具体地,所述密封圈8包括平面抵靠密封部8-1、连接部抵靠密封部8-2,所述内盖1、外盖2上的定位抵靠平面7分别与平面抵靠密封部8-1两侧形成抵靠密封,内盖1和外盖2两者连接孔4侧壁、以及固定连接部5侧面分别与连接部抵靠密封部8-2形成抵靠密封;密封圈8优选为弹性气囊型密封圈,弹性气囊型密封圈是采用现有现有技术一体注塑加工而成的、在内部具有气体腔,因此可以具有更好具有弹性抵靠密封性。
22.进一步地,所述内盖1、外盖2上的定位抵靠平面7上分别设有对称的平面抵靠密封槽9,密封圈8的平面抵靠密封部8-1两侧部分处于平面抵靠密封槽9中;内盖1、外盖2两者连接孔4侧壁设有侧面抵靠密封槽10,密封圈8的连接部抵靠密封部8-2对应处于侧面抵靠密封槽10;设置的平面抵靠密封槽9、侧面抵靠密封槽10对密封圈8的安装连接进一步定位,从
而有效提高密封圈8在连接后的密封性。
23.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8的平面抵靠密封部8-1在无受力自然状态下、其厚度大于内盖1和外盖2上两个平面抵靠密封槽9的总深度d1;所述密封圈8的连接部抵靠密封部8-2在无受力自然状态下、其厚度大于连接孔4侧壁上侧面抵靠密封槽10的深度d2;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在固定连接后密封圈8的平面抵靠密封部8-1、连接部抵靠密封部8-2与内盖1、外盖2、连接柱3之间的连接进行抵靠密封。
24.进一步地,所述内盖1、外盖2两者的总厚度大于两者连接孔4侧壁两个侧面抵靠密封槽总高度h;这样的设计既保证密封圈8的连接部抵靠密封部8-2与连接孔4、固定连接部5的侧面之间形成抵靠,又能保证连接柱3的固定连接部5与内盖1、外盖2两者的连接孔4之间形成安装定位,防止内、外盖的安装出现晃动的情况。
2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包括内盖(1)、外盖(2)、连接柱(3),连接柱(3)一端穿过内盖(1)、外盖(2)上的连接孔(4)进行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一端设有固定连接部(5)、并形成抵靠平面台阶(6),所述内盖(1)、外盖(2)上连接孔(4)处分别设有定位抵靠平面(7),连接柱(3)的固定连接部(5)穿过内盖(1)和外盖(2)上的连接孔(4)、端部采用扩口铆固的连接方式实现固定,在固定连接后,外盖(2)两侧的定位抵靠平面(7)分别与抵靠平面台阶(6)、以及内盖(1)一侧的定位抵靠平面(7)形成对应抵靠,同时固定连接部(5)端部形成的扩口折弯对应抵靠在内盖(1)侧面的定位抵靠平面(7)上;所述内盖(1)、外盖(2)与连接柱(3)的固定连接部(5)之间设有密封圈(8),密封圈(8)处于内盖(1)与外盖(2)两者对应的定位抵靠平面(7)之间、以及两者连接孔(4)与固定连接部(5)的侧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包括平面抵靠密封部(8-1)、连接部抵靠密封部(8-2),所述内盖(1)、外盖(2)上的定位抵靠平面(7)分别与平面抵靠密封部(8-1)两侧形成抵靠密封,内盖(1)和外盖(2)两者连接孔(4)侧壁、以及固定连接部(5)侧面分别与连接部抵靠密封部(8-2)形成抵靠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外盖(2)上的定位抵靠平面(7)上分别设有对称的平面抵靠密封槽(9),密封圈(8)的平面抵靠密封部(8-1)两侧部分处于平面抵靠密封槽(9)中;内盖(1)、外盖(2)两者连接孔(4)侧壁设有侧面抵靠密封槽(10),密封圈(8)的连接部抵靠密封部(8-2)对应处于侧面抵靠密封槽(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的平面抵靠密封部(8-1)在无受力自然状态下、其厚度大于内盖(1)和外盖(2)上两个平面抵靠密封槽(9)的总深度d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的连接部抵靠密封部(8-2)在无受力自然状态下、其厚度大于连接孔(4)侧壁上侧面抵靠密封槽(10)的深度d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外盖(2)两者的总厚度大于两者连接孔(4)侧壁两个侧面抵靠密封槽总高度h。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8)为弹性气囊型密封圈、内部具有气体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壶上的壶盖结构,包括内盖、外盖、连接柱,连接柱一端穿过内盖、外盖上的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连接柱一端设有固定连接部、并形成抵靠平面台阶,内盖、外盖上连接孔处分别设有定位抵靠平面,连接柱的固定连接部穿过内盖和外盖上的连接孔、端部采用扩口铆固的连接方式实现固定;内盖、外盖与连接柱的固定连接部之间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内盖、外盖、连接柱三者之间通过其上设置的定位抵靠平面、抵靠平面台阶形成平面抵靠,使得扩口折弯铆固后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固,解决螺母固定方式存在的缺陷;同时在三者连接处配合设计的密封圈、可以在这个前提下保证足够的密封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东 孟雪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梦阳气动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4
技术公布日:2022/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