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0164发布日期:2023-05-05 13:5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回收,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往往通过粉碎将建筑垃圾进行处理,粉碎过后通过人工进行装车回收处理,而对粉碎过后的建筑垃圾进行装车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灰尘,对工人的身体伤害较大,且劳动成本增加。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和传送组件,所述回收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回收箱的一侧开设有两个转轴孔,每个所述转轴孔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每根所述转轴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滚刀,两个转轴的一端分别键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回收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有一个第三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回收箱的一侧开设有出料槽。

4、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传送组件位于回收箱的一侧,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对应位置开设有三个通孔,三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分别贯穿连接有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以及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以及第三旋转轴的一端均通过键连接有一个带轮,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以及第三旋转轴的外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挡条。

5、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相啮合。

6、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两个所述滚刀相互交错咬合。

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贯穿出料槽并位于滚刀的下方,所述传送带位于出料槽的上方。

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板的对应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宽度大于传送带的高度。

9、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板底端斜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10、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11、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四个万向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收箱的一侧开设转轴孔,并通过在转轴孔的内部设置转轴,通过在转轴的外围设置两个相互啮合的滚刀实现对建筑垃圾的滚压切割与粉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收箱的一侧设置传送装置以及在回收箱的一侧开设出料槽,实现通过传送装置将粉碎过后的建筑垃圾送出回收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板的一侧开设三个通孔,并在通孔内贯穿连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通过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的外围设置传送带实现对建筑垃圾的传送,首先利用第一电机作为动力源将建筑垃圾进行粉碎,然后利用第二电机作为动力源带动传送组件将建筑垃圾传送出去,通过将支撑板设置为倾斜向上的,方便直接将传送带上的建筑垃圾传送刀车箱内,同时为防止建筑垃圾由于重力的影响向下滑落。本实用新型在传送带上设置挡条,通过以上各零部件的相互配合最终实现对建筑垃圾自动装车,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同时也避免了建筑垃圾粉尘对工人的伤害。

14、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箱(1)和传送组件(2),所述回收箱(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101),所述回收箱(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转轴孔(102),每个所述转轴孔(10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103),每根所述转轴(103)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滚刀(104),两个转轴(103)的一端分别键连接有第一齿轮(105)和第二齿轮(106),所述回收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7)和第二电机(108),所述第一电机(107)的输出端键连接有一个第三齿轮(109),所述第二电机(108)的输出端键连接有第四齿轮(110),所述回收箱(1)的一侧开设有出料槽(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2)位于回收箱(1)的一侧,所述传送组件(2)包括支撑板(201),所述支撑板(201)的两侧对应位置开设有三个通孔(202),三个所述通孔(202)的内部分别贯穿连接有第一旋转轴(203)、第二旋转轴(204)以及第三旋转轴(205),所述第一旋转轴(203)的一端键连接有第五齿轮(206),所述第一旋转轴(203)、第二旋转轴(204)以及第三旋转轴(205)的一端均通过键连接有一个带轮(207),所述第一旋转轴(203)、第二旋转轴(204)以及第三旋转轴(205)的外围设置有传送带(208),所述传送带(208)的一侧设置有挡条(20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05)与第二齿轮(106)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06)与第三齿轮(109)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10)和第五齿轮(206)相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滚刀(104)相互交错咬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08)的一侧贯穿出料槽(111)并位于滚刀(104)的下方,所述传送带(208)位于出料槽(111)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1)的对应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宽度大于传送带(208)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1)底端斜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20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和传送组件,所述回收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回收箱的一侧开设有两个转轴孔,每个所述转轴孔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每根所述转轴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滚刀,两个转轴的一端分别键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回收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回收箱的一侧开设转轴孔,并通过在转轴孔的内部设置转轴,通过在转轴的外围设置两个相互啮合的滚刀实现对建筑垃圾的滚压切割与粉碎,本技术通过在回收箱的一侧设置传送装置以及在回收箱的一侧开设出料槽,实现通过传送装置将粉碎过后的建筑垃圾送出回收箱。

技术研发人员:武志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陵市俊华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