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8428发布日期:2024-04-18 20:5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缸设备,具体为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


背景技术:

1、当用于排胶工艺的工业炉在取样测量时,由于污染物质和水蒸气挥发量过大,在使用传统过滤器(杯式、线式)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过滤/除水效果不理想,更换/清扫周期过短的问题,且传统过滤器滤芯状态不能直观体现,需要拆卸后确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包括抽样出口管和第一密封盖,所述抽样出口管、第一密封盖插接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下端位置连通有第二存储桶,所述第二存储桶的上端关于第一密封盖的对称位置处设有连通导管,所述连通导管的上端位置连通有抽样入口管,第二密封盖的中心位置处套接有上连通导管,所述第二密封盖的下端卡接有第一存储桶,所述第一存储桶的侧端位置连通有连通阀,所述连通阀的侧端位置处连通有出水口管。

3、优选的,所述第二存储桶的底部位置处开设有槽体。

4、优选的,所述第一存储桶、第二存储桶均采用玻璃材料设置。

5、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存储桶通过胶体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盖与第一存储桶活动卡接设置。

7、优选的,所述连通导管的底部设有导流槽。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一、通过污染物和水溶于过滤溶剂的原理,将包含有机污染及水蒸汽的气体通入过滤溶剂中,以达到过滤/除水的目的。通过自动排水功能,使新产生的水伴随污染物质持续的排出罐体外,以达到充分过滤同时免维护的目的。通过透明可视化外观,可直观体现过滤器状态,达到方便确认及时更换过滤溶剂的目的。

10、二、有效过滤严重污染且潮湿气体中的污染物质和水蒸气,使待测气体以纯净进入下一流程;通过自动排水功能,避免繁复的人工操作,达到几乎无需维护的目的;通过可视化外观,避免滤芯状态无法确认,因维护不及时导致影响下一流程;远强于传统物理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和除水效果;自动排水,无需维护;可视化管理,是否需要更换新水可直观体现。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包括抽样出口管(1)和第一密封盖(2),所述抽样出口管(1)、第一密封盖(2)插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盖(2)的下端位置连通有第二存储桶(7),所述第二存储桶(7)的上端关于第一密封盖(2)的对称位置处设有连通导管(8),所述连通导管(8)的上端位置连通有抽样入口管(9),第二密封盖(3)的中心位置处套接有上连通导管(8),所述第二密封盖(3)的下端卡接有第一存储桶(4),所述第一存储桶(4)的侧端位置连通有连通阀(6),所述连通阀(6)的侧端位置处连通有出水口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储桶(7)的底部位置处开设有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桶(4)、第二存储桶(7)均采用玻璃材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盖(2)与第二存储桶(7)通过胶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盖(3)与第一存储桶(4)活动卡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导管(8)的底部设有导流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包括抽样出口管和第一密封盖,所述抽样出口管、第一密封盖插接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下端位置连通有第二存储桶,所述第二存储桶的上端关于第一密封盖的对称位置处设有连通导管,所述连通导管的上端位置连通有抽样入口管,第二密封盖的中心位置处套接有上连通导管,所述第二密封盖的下端卡接有第一存储桶,所述第一存储桶的侧端位置连通有连通阀,所述连通阀的侧端位置处连通有出水口管。本技术为自动排水型双重水缸,通过结构的设置,实现方便排水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亨浩,杨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纳诺奥耐(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