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9296发布日期:2023-04-19 21:5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打样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化妆品行业中,产品开发通常需要通过打样装置进行试验性质的小批量制作,从而制作出小批量产品进行初步的理化评估和稳定性试验。

2、现有的打样装置通常包括容料罐及搅拌装置,采用搅拌装置对混合在容料罐内的几种流体原料进行搅拌。现有的打样装置的配料采用人工投放,但人工投放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该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能实现高效地定量投放原料。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包括若干投料机构,每一投料机构包括平移驱动机构以及间隔地设置在平移驱动机构上的若干投料单元,每一投料单元包括设置在平移驱动机构上的备料模块、设置在备料模块一侧上的定量输出模块以及设置在备料模块另一侧上的升降投料模块,供平移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若干投料单元在其上来回活动,原料储备在备料模块内,定量输出模块将原料从备料模块定量输送到升降投料模块,通过升降投料模块将原料输出。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平移轨道、可滑动地安装在平移轨道上的托载轨道以及可滑动地安装在托载轨道上的输送座,所述平移轨道在其中段形成有供托载轨道可滑动安装的第一轨道槽、在一侧设有用以驱动托载轨道在平移轨道上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在其另一侧上设有用以驱动输送座随同托载轨道的滑动而同步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托载轨道在其顶端形成有供输送座可滑动安装的第二轨道槽以及在其底端设有与第一轨道槽对应安装的第一滑块;所述输送座在其顶端上等间隔地安装有所述的若干投料单元以及在其底端上设有与第二轨道槽对应安装的第二滑块。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平移轨道两端的两件轴承座、穿设在两件轴承座之间的第一丝杆以及设置在一轴承座外侧的用以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上设有随转动第一丝杆转动而滑动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端与托载轨道连接,使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托载轨道在平移轨道上滑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件夹带座、两件转动轮、传动带以及第二连接块,所述两件夹带座固设在平移轨道的中部,两件转动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托载轨道两端上;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带头分别固定在两件夹带座上,传动带的两端带身套设在两件转动轮上;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端固定在传动带的中段上,第二连接块的顶端与输送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备料模块包括备料仓以及盖体,所述备料仓内形成有储备原料的备料腔,所述盖体盖设在备料仓的顶端上,用以封闭备料腔的腔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盖体的一端上穿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以感应备料腔内的原料量;所述盖体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入料口以及用以开关入料口的推盖机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定量输出模块包括安装壳、称重传感器与蠕动泵以及投料主控件,所述安装壳安装在备料仓远离升降投料模块的一侧上,所述蠕动泵安装在备料仓的底端上,所述蠕动泵上设有连通备料腔底端与升降投料模块的输液管,所述蠕动泵与平移驱动机构的输送座之间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投料主控件安装在安装壳内,用以控制原料从备料仓的定量输出。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投料模块包括固定在备料仓上的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上第三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三驱动机构上的投料枪,所述投料枪与蠕动泵的输液管连通,供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投料枪升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通过平移驱动机构与投料单元之间的配合与备料模块、定量输出模块以及升降投料模块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高效地定量投放原料,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制作效率。



技术特征:

1.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投料机构(20),每一投料机构(20)包括平移驱动机构(21)以及间隔地设置在平移驱动机构(21)上的若干投料单元(22),每一投料单元(22)包括设置在平移驱动机构(21)上的备料模块(221)、设置在备料模块(221)一侧上的定量输出模块(222)以及设置在备料模块(221)另一侧上的升降投料模块(223),供平移驱动机构(21)能够驱动若干投料单元(22)在其上来回活动,原料储备在备料模块(221)内,定量输出模块(222)将原料从备料模块(221)定量输送到升降投料模块(223),通过升降投料模块(223)将原料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21)包括平移轨道(211)、可滑动地安装在平移轨道(211)上的托载轨道(212)以及可滑动地安装在托载轨道(212)上的输送座(213),所述平移轨道(211)在其中段形成有供托载轨道(212)可滑动安装的第一轨道槽(2111)、在一侧设有用以驱动托载轨道(212)在平移轨道(211)上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112)以及在其另一侧上设有用以驱动输送座(213)随同托载轨道(212)的滑动而同步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113);所述托载轨道(212)在其顶端形成有供输送座(213)可滑动安装的第二轨道槽(2121)以及在其底端设有与第一轨道槽(2111)对应安装的第一滑块(2122);所述输送座(213)在其顶端上等间隔地安装有所述的若干投料单元(22)以及在其底端上设有与第二轨道槽(2121)对应安装的第二滑块(2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12)包括相对设置在平移轨道(211)两端的两件轴承座(51)、穿设在两件轴承座(51)之间的第一丝杆(52)以及设置在一轴承座(51)外侧的用以驱动第一丝杆(52)转动的第一电机(53),所述第一丝杆(52)上设有随转动第一丝杆(52)转动而滑动的第一连接块(54),所述第一连接块(54)的顶端与托载轨道(212)连接,使第一驱动机构(2112)能够带动托载轨道(212)在平移轨道(211)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13)包括两件夹带座(61)、两件转动轮(62)、传动带(63)以及第二连接块(64),所述两件夹带座(61)固设在平移轨道(211)的中部,两件转动轮(62)可转动地设置在托载轨道(212)两端上;所述传动带(63)的两端带头分别固定在两件夹带座(61)上,传动带(63)的两端带身套设在两件转动轮(62)上;所述第二连接块(64)的底端固定在传动带(63)的中段上,第二连接块(64)的顶端与输送座(2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料模块(221)包括备料仓(2211)以及盖体(2212),所述备料仓(2211)内形成有储备原料的备料腔,所述盖体(2212)盖设在备料仓(2211)的顶端上,用以封闭备料腔的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212)的一端上穿设有液位传感器(2213),用以感应备料腔内的原料量;所述盖体(2212)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入料口(2214)以及用以开关入料口(2214)的推盖机构(22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输出模块(222)包括安装壳(2221)、称重传感器(2222)与蠕动泵(2223)以及投料主控件,所述安装壳(2221)安装在备料仓(2211)远离升降投料模块(223)的一侧上,所述蠕动泵(2223)安装在备料仓(2211)的底端上,所述蠕动泵(2223)上设有连通备料腔底端与升降投料模块(223)的输液管(2225),所述蠕动泵(2223)与平移驱动机构(21)的输送座(213)之间设有称重传感器(2222);所述投料主控件安装在安装壳(2221)内,用以控制原料从备料仓(2211)的定量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投料模块223包括固定在备料仓(2211)上的安装架(2231)、设置在安装架(2231)上第三驱动机构(2232)以及设置在第三驱动机构(2232)上的投料枪(2233),所述投料枪(2233)与蠕动泵(2223)的输液管(2225)连通,供第三驱动机构(2232)驱动投料枪(2233)升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包括若干投料机构,每一投料机构包括平移驱动机构以及间隔地设置在平移驱动机构上的若干投料单元,每一投料单元包括设置在平移驱动机构上的备料模块、设置在备料模块一侧上的定量输出模块以及设置在备料模块另一侧上的升降投料模块,供平移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若干投料单元在其上来回活动,原料储备在备料模块内,定量输出模块将原料从备料模块定量输送到升降投料模块,通过升降投料模块将原料输出。本技术所述的实验室智能化配料装置通过平移驱动机构与投料单元之间的配合与备料模块、定量输出模块以及升降投料模块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高效地定量投放原料,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制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久通,陈妮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普朗克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