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4249发布日期:2023-04-26 21:0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白乳胶加工,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


背景技术:

1、白乳胶是是醋酸乙烯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经聚合反应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粘合剂,其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水溶性胶粘剂之一,可常温固化、固化较快、粘接强度较高,粘接层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久性且不易老化,而现有白乳胶在加工的过程中,为了对生产加工白乳胶的原料进行混合,防止其混合不匀或外漏造成配置比例失调,使白乳胶加工的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使用反应釜对加工白乳胶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或承载是非常有必要的;

2、1、当针对白乳胶进行生产制作时,由于普通的反应釜为将白乳胶原料直接导入的,从而使得导入后的白乳胶材料需要工作人员另外操作启动装置对其进行搅拌混合,严重影响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3、2、不便于自动感应进行的控制,从而不便于针对达到预先设定液面位置的白乳胶混合原料进行感应作用,且针对导入的白乳胶原料无法自动进行启动搅拌,传统的反应釜多需要工作人员另外手动进行启动装置运转的程序,不能够自动感应进行控制启动,这样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的操作量,且浪费时间,不利于提高白乳胶原料混合加工成白乳胶的效率,导致装置的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于感应控制的问题。

3、(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外壳、顶盖和伺服电机,所述反应釜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白乳胶原料,所述反应釜外壳底端的一侧固定有排料口,所述反应釜外壳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反应釜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反应釜外壳的顶端安装有顶盖,且顶盖顶端的一侧固定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顶盖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底端安装有转轴,且转轴两侧的底端均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控制器、报警器、支撑板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反应釜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且液位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

5、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导入白乳胶原料的液面数值达到预先设定的范围时,紧接着将结果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给单片机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控制器接收单片机处理后的数据信息控制报警器启动进行报警,便于提醒工作人员反应釜外壳内白乳胶原料的液位已达到预定值,同时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启动经过转轴带动搅拌叶对白乳胶原料开设自动搅拌。

6、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把手、粘合胶层、橡胶套和防滑颗粒,所述把手均固定在反应釜外壳的两侧,所述把手的外侧设置有粘合胶层,且粘合胶层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滑颗粒。通过把手与反应釜外壳连接固定,便于工作人员经过两组把手架起反应釜外壳进行位置移动,同时粘合胶层将橡胶套粘连在把手的表面,阻隔把手表面的毛刺,通过橡胶套表面多组防滑颗粒增加工作人员手部与橡胶套接触的摩擦力,防止工作人员手部出汗脱手。

7、优选的,所述防滑颗粒在橡胶套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组防滑颗粒在橡胶套的外侧呈等间距分布。使多组防滑颗粒均匀分布在橡胶套的表面上,便于增加橡胶套表面的摩擦力,防止工作人员手部出汗打滑。

8、优选的,所述把手在反应釜外壳的两侧关于反应釜外壳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使对称分布的两组把手在反应釜外壳的两侧增加可手握的范围,便于经过把手搬动反应釜外壳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所述把手与反应釜外壳呈焊接一体化。加强把手与反应釜外壳连接的效果,防止把手断裂脱落。

9、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平塞、连接块和转把,所述平塞插设在进料口的内部,所述平塞的外侧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平塞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顶端固定有转把。通过拿取转把经过连接块带动平塞插入进料口的内部,紧接着转动转把带动平塞经过螺纹啮合拧紧将进料口堵住,从而加强反应釜外壳的密封性,同时密封圈受到进料口外壁挤压变形填充平塞与进料口连接处的缝隙,便于加强平塞与进料口连接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平塞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进料口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平塞与进料口通过内外螺纹的啮合构成转动结构。使转动的平塞经过螺纹啮合沿着进料口的内壁上下移动,便于转把带动平塞离开或进入进料口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平塞的直径小于进料口的内径,使平塞可插入进料口内,便于将平塞与进料口拧紧连接,加强进料口的密封性,所述连接块与转把呈焊接一体化。使连接块与转把连接更紧密,便于转动转把经过连接块带动平塞进行旋转。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4、(1)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导入白乳胶原料的液面达到预先设定的数值范围时,紧接着将结果发送给单片机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控制器接收单片机处理后的数据信息控制报警器启动进行报警,便于提醒工作人员反应釜外壳内白乳胶原料的液位已达到预定值,同时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启动经过转轴带动搅拌叶对白乳胶原料开设自动搅拌,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感应控制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功能性,便于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加工的效率;

15、(2)通过工作人员手握两组与反应釜外壳连接固定的把手架起反应釜外壳进行位置移动,同时粘合胶层将橡胶套粘连在把手的表面,防止把手表面的毛刺划伤手部,通过多组防滑颗粒增加工作人员手部与橡胶套接触的摩擦力,防止工作人员手部出汗脱手,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辅助移动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便捷性,便于移动装置进行位置调节,便于降低移动难度;

16、(3)通过拿取转把经过连接块带动平塞对齐插入进料口的内部,紧接着转动转把带动平塞经过螺纹啮合拧紧与进料口将进料口堵住,从而加强反应釜外壳的密封性,同时密封圈受到进料口外壁挤压变形填充平塞与进料口连接处的缝隙,便于加强平塞与进料口连接的效果,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加强密封功能,保证装置反应的效果,防止反应气体快速外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外壳(1)、顶盖(5)和伺服电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白乳胶原料(2),所述反应釜外壳(1)底端的一侧固定有排料口(11),所述反应釜外壳(1)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3),所述反应釜外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4)包括把手(401)、粘合胶层(402)、橡胶套(403)和防滑颗粒(404),所述把手(401)均固定在反应釜外壳(1)的两侧,所述把手(401)的外侧设置有粘合胶层(402),且粘合胶层(402)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403),所述橡胶套(403)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滑颗粒(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颗粒(404)在橡胶套(403)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组防滑颗粒(404)在橡胶套(403)的外侧呈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01)在反应釜外壳(1)的两侧关于反应釜外壳(1)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所述把手(401)与反应釜外壳(1)呈焊接一体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7)包括密封圈(701)、平塞(702)、连接块(703)和转把(704),所述平塞(702)插设在进料口(6)的内部,所述平塞(702)的外侧固定有密封圈(701),所述平塞(702)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块(703),且连接块(703)的顶端固定有转把(7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塞(702)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进料口(6)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平塞(702)与进料口(6)通过内外螺纹的啮合构成转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塞(702)的直径小于进料口(6)的内径,所述连接块(703)与转把(704)呈焊接一体化。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白乳胶加工的改进型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外壳、顶盖和伺服电机,反应釜外壳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反应釜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结构,进料口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结构。本技术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导入白乳胶原料的液面达到预先设定的数值范围时,紧接着将结果发送给单片机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控制器接收单片机处理后的数据信息控制报警器启动进行报警,便于提醒工作人员反应釜外壳内白乳胶原料的液位已达到预定值,同时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启动经过转轴带动搅拌叶对白乳胶原料开设自动搅拌,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感应控制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功能性,便于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加工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严慧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合裕粘贴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