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移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9888发布日期:2023-05-05 15:3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动移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移液器,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动移液器。


背景技术:

1、电动移液器又称移液枪,是一种用于定量转移液体的器具,被广泛用于生物、化学等领域和临床诊断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药学和化学实验室,环境实验室,食品实验室的一种常用工具,经检索,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161275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移液器,包括电动移液器本体,所述电动移液器本体上套设四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电动移液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移液器本体上套设有三个筒环,三个所述筒环与四个固定环交替布置在电动移液器本体上,所述筒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直螺纹筒,所述第一直螺纹筒内安装横杆,所述横杆远离第一直螺纹筒的一端安装第二直螺纹筒,所述第二直螺纹筒内安装支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竖向放置,提高拿取的便捷性。

2、该方案中通过调整三个筒环的位置,使三个筒环上的横杆均匀布置,随后调整支撑杆在第二直螺纹筒内的位置,使三个支撑杆的下端相平齐,此时三个支撑杆呈三角状布置,进而三个支撑杆实现对电动移液器本体的支撑,实现电动移液器本体的竖向放置,但是该方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电动移液器本体的输出端口竖向下,导致端口上残留的试剂溶液会出现滴落的状况,进而对工作台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卫生。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电动移液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动移液器,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新型电动移液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新型电动移液器,包括电动移液器本体,所述电动移液器本体的外壁一侧设有托板机构,所述托板机构的底端连接有若干支撑机构,若干所述支撑机构的底端设有底座机构,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圆台座、海绵垫、托角和存储腔,所述存储腔设置在圆台座的顶端,所述存储腔的内壁分别安装若干托角,若干所述托角的顶端放置海绵垫,且所述海绵垫位于电动移液器本体的正下方,所述存储腔的内部底端设有倾斜坡,所述圆台座的外壁一侧连接有排污阀,且所述排污阀的一端延伸至倾斜坡的底部一侧。

4、进一步的,所述托板机构包括圆板、备用针头和圆孔,所述圆板的顶端表面设置若干锥形槽,若干所述锥形槽的内部分别放置备用针头,所述圆板的顶端中心位置设置圆孔。

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顶杆和底杆,所述顶杆的底端与底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顶杆的顶端与圆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底杆的底端与圆台座的顶端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电动移液器本体包括外壳、机箱、延伸管、对接管和针头,所述外壳的底端连接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底端安装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底端套装针头,所述机箱安装在外壳的顶端。

7、进一步的,所述圆孔的内壁与延伸管的外壁相贴合,所述针头的底端与海绵垫的顶端之间设有间距。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该种新型电动移液器,通过底座机构、支撑机构与托板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该电动移液器使用的时候有利于保护工作的卫生环境,其中,通过顶杆与底杆的连接,使得圆板与圆台座之间保持间距,便于为电动移液器本体的底端提供放置空间,再配合托角对海绵垫的托举作用,使得海绵垫在适宜的高度进行吸水工作,使得电动移液器本体输出端口滴落的试剂溶液可以渗透到圆台座的内部,从而被存储腔收集起来,再配合排污阀的连接使用,并排放存储腔内部的试剂溶液,其次,通过利用海绵垫自身的弹性,避免试剂溶液出现溅射的状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保护工作台的卫生环境,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移液器本体(100),所述电动移液器本体(100)的外壁一侧设有托板机构(200),所述托板机构(200)的底端连接有若干支撑机构(400),若干所述支撑机构(400)的底端设有底座机构(300),所述底座机构(300)包括圆台座(3001)、海绵垫(3002)、托角(3003)和存储腔(3004),所述存储腔(3004)设置在圆台座(3001)的顶端,所述存储腔(3004)的内壁分别安装若干托角(3003),若干所述托角(3003)的顶端放置海绵垫(3002),且所述海绵垫(3002)位于电动移液器本体(100)的正下方,所述存储腔(3004)的内部底端设有倾斜坡,所述圆台座(3001)的外壁一侧连接有排污阀(500),且所述排污阀(500)的一端延伸至倾斜坡的底部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机构(200)包括圆板(2001)、备用针头(2002)和圆孔(2003),所述圆板(2001)的顶端表面设置若干锥形槽,若干所述锥形槽的内部分别放置备用针头(2002),所述圆板(2001)的顶端中心位置设置圆孔(2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00)包括顶杆(4001)和底杆(4002),所述顶杆(4001)的底端与底杆(4002)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顶杆(4001)的顶端与圆板(2001)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底杆(4002)的底端与圆台座(3001)的顶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移液器本体(100)包括外壳(1001)、机箱(1002)、延伸管(1003)、对接管(1004)和针头(1005),所述外壳(1001)的底端连接延伸管(1003),所述延伸管(1003)的底端安装对接管(1004),所述对接管(1004)的底端套装针头(1005),所述机箱(1002)安装在外壳(1001)的顶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2003)的内壁与延伸管(1003)的外壁相贴合,所述针头(1005)的底端与海绵垫(3002)的顶端之间设有间距。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动移液器,涉及移液器技术领域,包括电动移液器本体,所述电动移液器本体的外壁一侧设有托板机构,所述托板机构的底端连接有若干支撑机构,若干所述支撑机构的底端设有底座机构,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圆台座、海绵垫、托角和存储腔,所述存储腔设置在圆台座的顶端,所述存储腔的内壁分别安装若干托角,若干所述托角的顶端放置海绵垫,且所述海绵垫位于电动移液器本体的正下方,所述存储腔的内部底端设有倾斜坡,所述圆台座的外壁一侧连接有排污阀,且所述排污阀的一端延伸至倾斜坡的底部一侧。该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保护工作台的卫生环境,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陈镜钦,何健灵,范家豪,赖长生,何铭威,林礼棋,邓映彤,梁海进,李必爱,何佳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科英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