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1013发布日期:2023-04-19 22:1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杀菌混料,具体是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医药或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时需要把几种粉剂进行混合,通常会使用杀菌混料一体装置将几种原料进行混合与杀菌,而杀菌方式大多为紫外线照射,通过紫外线作用于原料内部微生物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2、根据专利号为cn214051335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蛋白米粉生产加工用杀菌混料装置,该装置通过刮片和搅拌片设置为涡轮式搅拌片,使得内壁不容易留下米粉胶层,进料口一体成型嵌装在活动板上,方便拆卸清洗,安装三组紫外线杀菌灯管照射进行杀菌,防止了细菌的滋生。

3、但是上述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杀菌方式较为简单,容易导致杀菌不彻底,现有杀菌混料装置大多会使用紫外线杀菌,而紫外线对粉料穿透力差和受光线限制,紫外线无法照射到所有粉料,灭菌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对粉料的杀菌不彻底,使粉料内细菌超标,并给产品带来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的内部设置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混料罐内顶壁的转动管,所述混料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转动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公转杆,所述公转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l型架,所述转动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贯穿l型架并与l型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混料罐的上方设置有杀菌机构,所述杀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混料罐上表面的真空机,所述真空机的输入端安装有第一单向空气阀,所述第一单向空气阀与混料罐相连通,所述混料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空气阀。

3、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靠近转动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作用下转动管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转动杆进行转动。

4、进一步的,所述混料罐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转动杆贯穿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支撑板为第一转动杆的转动起支撑作用。

5、进一步的,所述混料罐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保护箱,所述转动管贯穿保护箱并与保护箱转动连接,所述l型架贯穿保护箱并与保护箱滑动连接,保护箱能够为保护箱内部结构进行保护,避免原料粉料黏附在保护箱内部结构上。

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管的顶端贯穿混料罐并延伸至混料罐的上方,所述混料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端与转动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旋转电机为转动管的转动提供动力。

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管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槽,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槽的内壁,限位槽和限位条为第二转动杆起限位作用,使转动管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向空气阀的底端贯穿混料罐并延伸至混料罐的内部,所述第二单向空气阀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固定连接在混料罐的内壁,所述连通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固定连接在混料罐的内壁,所述环形管的内壁固定连通有多个第三单向空气阀,第三单向空气阀能够保证臭氧与原料粉料进行充分接触。

9、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混料罐、混料机构和杀菌机构的设置,能够使臭氧与粉料的表面进行充分接触,完成无死角杀菌,避免了现有装置大多使用紫外线杀菌而造成紫外线无法照射到所有粉料,从而导致杀菌不彻底的问题,通过臭氧进行彻底杀菌,杀菌效果较好,从而降低了各微生物指标,保证了混合后原料的全性与质量。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真空机、第一单向空气阀、第二单向空气阀和第三单向空气阀的设置,将混料罐内部空气通过真空机和第一单向空气阀抽空,使混料罐内部呈真空状态,第二单向空气阀与外部臭氧设备连接,将外部臭氧通过第二单向空气阀和连通管注入环形管内,并从第三单向空气阀喷出,使臭氧与粉料进行充分接触,保证了杀菌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包括混料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1)的内部设置有混料机构(2),所述混料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在混料罐(1)内顶壁的转动管(21),所述混料罐(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23),所述第一转动杆(23)远离转动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25),所述转动盘(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公转杆(26),所述公转杆(2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架(27),所述滑动架(2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l型架(28),所述转动管(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9),所述第二转动杆(29)贯穿l型架(28)并与l型架(2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2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210),所述混料罐(1)的上方设置有杀菌机构(3),所述杀菌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混料罐(1)上表面的真空机(31),所述真空机(31)的输入端安装有第一单向空气阀(32),所述第一单向空气阀(32)与混料罐(1)相连通,所述混料罐(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空气阀(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2),所述第一转动杆(23)靠近转动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4),所述第一锥齿轮(22)与第二锥齿轮(24)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1),所述第一转动杆(23)贯穿支撑板(211)并与支撑板(21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保护箱(212),所述转动管(21)贯穿保护箱(212)并与保护箱(212)转动连接,所述l型架(28)贯穿保护箱(212)并与保护箱(212)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21)的顶端贯穿混料罐(1)并延伸至混料罐(1)的上方,所述混料罐(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214),所述电机支架(2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213),所述旋转电机(213)的输出轴端与转动管(21)的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21)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槽(215),所述第二转动杆(2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条(216),两个所述限位条(216)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槽(215)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空气阀(33)的底端贯穿混料罐(1)并延伸至混料罐(1)的内部,所述第二单向空气阀(33)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连通管(34),所述连通管(34)固定连接在混料罐(1)的内壁,所述连通管(34)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环形管(35),所述环形管(35)固定连接在混料罐(1)的内壁,所述环形管(35)的内壁固定连通有多个第三单向空气阀(3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杀菌混料技术领域,特别应用于特医食品、药品、食品等生产的工艺过程中的一种臭氧杀菌混料一体装置,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的内部设置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混料罐内顶壁的转动管,所述混料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转动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公转杆,所述公转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架。能够通过混料罐、混料机构和杀菌机构的设置,能够使臭氧与粉料的表面进行充分接触,完成无死角杀菌,避免了现有装置大多使用紫外线杀菌而造成紫外线无法照射到所有粉料,从而导致杀菌不彻底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各微生物指标,保证混合后原料的安全性与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喜,陈涛,邓跃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特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