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粒机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1220发布日期:2023-04-19 22:1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粒机机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材料加工相关,尤其涉及一种切粒机机头。


背景技术:

1、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强度、韧性、硬度、弹性等机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金属玻璃)等,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电、光、声、磁、热等功能和物理效应,近几年,世界上研究、发展的新材料主要有新金属材料,精细陶瓷和光纤等等。

2、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一篇名为一种新型龙门切粒机机头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837302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通过设置快开顶盖,可以迅速打开顶盖,方便龙门切粒机机头内部部件的更换维修;通过锁紧把手可以有效封闭龙门切粒机机头;通过设有送料压紧气缸可以通过高压气体的进入对切粒机机头进行降温;但是上述装置实际使用的时候,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切粒机机头出料的时候,物料颗粒会粘结在一起,这就造成切粒得到的物料的质量合格,基于此,现在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切粒机机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粒机机头,旨在解决现有的切粒机机头出料的时候,物料颗粒会粘结在一起,这就造成切粒得到的物料的质量合格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切粒机机头,包括切粒机主体,所述切粒机主体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单元与机头主体连接,所述机头主体上设置有分散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机头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的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卡接杆,所述切粒机主体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接杆配合的第一卡接槽。

3、优选地,所述机头主体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4、优选地,所述分散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头主体上的分散电机,所述分散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机头主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不完全轮齿,所述机头主体内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杆,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端设置有与不完全轮齿啮合的第一轮齿,所述移动板的侧面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一弹簧与机头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连接杆的外侧,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打散杆件。

5、优选地,所述打散杆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板侧面的多个阵列分布的打散外杆,所述打散外杆套设在打散内杆的外侧,所述打散外杆内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打散内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的侧面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二弹簧与第二卡接槽连接,所述机头主体内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打散凸条。

6、优选地,所述连接框上设置有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通过第二转轴与连接框转动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8、1、通过分散单元的设置,分散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继而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上设置的不完全轮齿与移动板上设置的第一轮齿啮合的时候,带动移动板在第一连接杆方向上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等到不完全轮齿与第一轮齿脱离的时候,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移动板恢复原位,随着分散电机的转动,上述过程反复进行,能够带动打散杆件反复的对物料进行打散作业;

9、2、通过限位单元的设置,转动限位杆对第一卡接杆和第一卡接槽进行限位,保证切粒机主体与机头主体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切粒机机头,包括切粒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粒机主体(1)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单元与机头主体(2)连接,所述机头主体(2)上设置有分散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机头主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的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卡接杆(3),所述切粒机主体(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4),所述连接框(4)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接杆(3)配合的第一卡接槽(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粒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主体(2)上固定连接有把手(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粒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头主体(2)上的分散电机(701),所述分散电机(7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702),所述机头主体(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703),所述第一转轴(702)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板(70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704),所述转动齿轮(70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不完全轮齿(705),所述机头主体(2)内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杆(706),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706)的外侧套设有移动板(707),所述移动板(707)的上端设置有与不完全轮齿(705)啮合的第一轮齿(708),所述移动板(707)的侧面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一弹簧(709)与机头主体(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09)套设在第一连接杆(706)的外侧,所述移动板(70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打散杆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切粒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杆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板(707)侧面的多个阵列分布的打散外杆(801),所述打散外杆(801)套设在打散内杆(802)的外侧,所述打散外杆(801)内开设有第二卡接槽(803),所述打散内杆(8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板(804),所述第一卡接板(804)的侧面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二弹簧(805)与第二卡接槽(803)连接,所述机头主体(2)内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打散凸条(80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粒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4)上设置有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杆(901),两个所述限位杆(901)均通过第二转轴(902)与连接框(4)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适用于材料加工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切粒机机头,包括切粒机主体,切粒机主体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单元与机头主体连接,机头主体上设置有分散单元,连接单元包括机头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的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卡接杆,切粒机主体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本技术通过分散单元的设置,分散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继而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上设置的不完全轮齿与移动板上设置的第一轮齿啮合的时候,带动移动板在第一连接杆方向上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等到不完全轮齿与第一轮齿脱离的时候,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移动板恢复原位,随着分散电机的转动,上述过程反复进行,能够带动打散杆件反复的对物料进行打散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舒青松,尤志飞,黄代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南凯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